【重整】杉杉集团破产重整方案出炉;
来源:集微网 22 小时前

1.杉杉集团破产重整方案出炉,TCL科技拟5亿参投;

2.华海清科聘任刘福生任副总经理;

3.调用北斗日定位量近1万亿次,高德创民用导航服务新纪录;

4.日月光高雄新厂动土;

5.南亚科第3季营收季增78%;


1.杉杉集团破产重整方案出炉,TCL科技拟5亿参投;

近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朋泽贸易”)、杉杉集团管理人(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下称“鄞州法院”)指定的杉杉集团和朋泽贸易合并重整案管理人,下称“管理人”)与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新扬子商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扬船”)、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TCL产投”)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下称“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等重整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

根据公告,重整投资人拟通过“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剩余保留股票表决权委托”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朋泽贸易持有的杉杉股份 23.36%股票的控制权。

杉杉股份表示,如上述重整成功,公司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任元林。

重整方案显示,新扬子商贸牵头和新扬船共同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投资人持股平台,直接收购223311200股杉杉股份股票,占杉杉股份总股本的9.93%。其中新扬子商贸应作为投资人持股平台的第一大有限合伙人进行出资,对合伙企业持有的份额比例不低于40%。

新扬船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参与出资,负责为投资人持股平台继续招募具备相应资金实力与产业背景的主体,并向其部分或全部转让其所持之投资人持股平台的有限合伙份额。

据悉,TCL厦门产投参与本次重整的投资额不超过5亿元。TCL产投直接收购43700900股杉杉股份股票,占杉杉股份总股本的1.94%,并将其表决权委托予该持股平台。作为面板大厂为何要参与杉杉集团重整?TCL科技在公告中解释称,杉杉股份主营产品之一偏光片为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生产所需材料,且杉杉股份为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参与本次重整,既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双方现有的合作关系,提升公司生产供应链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公司参与上游材料研发与生产进程,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本次重整投资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较大影响。

资料显示,今年2月25日,杉杉集团被法院裁定进入重整程序。杉杉集团于2025年1月发布的最新信用债公告显示,集团超95%债务需1年内偿清。截至2025年1月15日,杉杉集团合并口径(除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外)有息负债总额为126.21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为120.37亿元。



2.华海清科聘任刘福生任副总经理;


9月30日,华海清科发布公告,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王科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此外,华海清科董事会聘任刘福生为副总经理,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二届董事会任期结束之日止。

刘福生简历:

刘福生,男,1976 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00 年 8 月至 2002 年 3 月历任北京建中机器厂市场部业务员、采购部副部长;2002 年 3 月至 2017 年 2 月,历任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MFC 分公司市场部部长、副总经理,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C 设备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总经理;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11 月,历任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清洗机事业部总经理、NAURA AKRION INC 公司副总裁;2022年 11 月至今任华海清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3.调用北斗日定位量近1万亿次,高德创民用导航服务新纪录;

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相当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11000多次的距离;峰值期间,每分钟有超过1300万用户,通过高德获取实时导航服务。一系列数据,在刷新我国民用导航服务纪录的同时,也印证了北斗系统“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规模化落地成效。

作为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北斗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而高德作为规模最大的北斗民用服务平台,一张吃喝玩乐“活地图”,多年来持续助力北斗系统从“先进”走向“好用”,从“前沿科技”走向“民生日常”。无论日常通勤还是长途出游,北斗定位与高德服务始终协同稳定,为广大用户的出行和生活提供可靠支撑。

高德董事长、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振飞表示,国庆长假首日高德调用北斗近万亿次,不只是技术指标,更代表着亿万用户对“中国精度”的信任。“对高德来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北斗征服星辰大海,高德呵护人间烟火。”



国庆长假首日,高德当天活跃用户数突破3.6亿,再创历史新高。而能够如此全面提升产品服务体验、更广泛地呵护人间烟火,源于高德在北斗加持下,对“空间智能”的系统性探索——让AI真正理解和预判物理世界的空间关系与动态变化,从“对话”走向“行动”。

例如全球首个AI原生智能体“小高老师”,不仅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更能主动预判需求,显著提升出行效率与交互体验,国庆长假首日的调用次数突破了26亿次。这一切的底层基础,正是北斗提供的高精度、低延时、广覆盖的时空校准,推动高德成为国内最大空间智能应用。

高德正不断将空间智能融入各类产品功能:AI领航,基于北斗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准确识别车道变化,还能通过与应急管理部中国安科院联合发布的“鹰眼守护”预警系统,秒级提示各类异常情况,国庆长假首日即发出安全预警超2.9亿次;在应急救援方面,高德卫星求救应用北斗高精定位,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救助超过100人;而紧跟北斗全球化脚步,高德世界地图也已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

还有高德近期重点建设的扫街榜,作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到店行为的生活服务榜单,同样需要能够理解真实世界的AI来支撑。高德花了二十年,把“理解世界很复杂”,沉淀成一个极其稳定、可靠的底层服务——空间智能,并应用到了如今的高德扫街榜上。

“但北斗、空间智能的价值,远远不止是在高德一个APP里,更大意义在于帮助各行各业企业和开发者,打造出更好的产品服务。”刘振飞认为,未来空间智能将像云计算一样,成为360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北斗力量”。“让合作伙伴专注于自己的创新,无需在‘理解世界’这件事上,再耗费精力。”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具身智能及可穿戴设备等前沿领域的大量合作伙伴,已选择接入高德空间智能;而高德通过开放平台已接入超40万个应用、近300万开发者,助力北斗进一步广泛深入各个行业。

刘振飞表示,北斗、空间智能的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高德希望继续站在北斗巨人的肩膀上,用AI技术力量和应用生态,更好地呵护人间烟火,让广大用户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更美好。”


4.日月光高雄新厂动土;

因应AI需求兴盛带动芯片先进制程与封测需求,全球封测龙头日月光投控(3711)昨(3)日在高雄楠梓科技园区的K18B新厂动土,新厂投资176亿元,预计2028年第1季完工投产,带动近2,000个就业机会。

AI芯片需求大增,除先进制程满载外,更带动后段高阶封装与测试商机。日月光先前提出对今年展望,先进封装与先进测试合计营收将自2024年的6亿美元大幅提高至16亿美元(约新台币486.3亿元),其中先进封装约75%,其余为先进测试。

日月光高雄厂资深副总洪松井表示,先进封装在整体半导体价值链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日月光持续投入最新技术与设备,满足全球客户在AI与HPC的庞大需求,巩固台湾半导体的全球领导地位。业界看好日月光新厂上线有助产能去瓶颈且扩产的效益,导入高单价订单,提升产能与毛利率。

根据规划,K18B厂为地上8层、地下2层,主要为先进封装制程(CoWoS)及终端测试,总投资金额约176亿元,2028年第1季完工启用。

研调机构Yole Group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先进封装市场规模约460亿美元、年增19%,并预期2030年上看794亿美元。随着AI/HPC推动高密度互连与异质整合渗透,扇出型(如面板/扇出架构)、SiP、FC-BGA与先进基板需求持续升温。经济日报



5.南亚科第3季营收季增78%;

南亚科(2408)受惠DRAM量价齐扬,带动今年9月营收66.64亿元(新台币,下同),月减1.45%,年增1.58倍;合计第3季营收达187.79亿元,季增78.3%、年增130.9%,是近三年半以来单季新高;累计前三季营收为364.93亿元,年增32.4%。

法人指出,存储器三大原厂包括三星、美光以及SK海力士相继停产DDR4产品,南亚科第3季DRAM合约价大幅调涨,营收季增幅度近八成,8月单月提前转盈。南亚科自结8月营运成果,税后纯益达8.11亿元,年增210.2%,每股纯益0.26元。

美光先前暂停报价并宣布涨价后,三星也跟进涨价,向来保守的南亚科在上一季度调涨价格后,本季DRAM产品价格仍上调15%至30%,法人看好DDR4稀缺议题,将是南亚科后续营运改善的契机。

业界说明,南亚科目前产能满载,DDR4产品占营收50%,随着DRAM合约价格上扬将带动平均销售价格(ASP)。折旧费用下降也将有助下半年加速实现单季转盈的目标。目前大厂专注于HBM和DDR5等高效能运算产品的产能投资,减少DDR3、DDR4和LPDDR4的生产,市场库存水位持续下降,更有助于南亚科市场地位。

以产业趋势来看,南亚科看好AI需求推升高阶记忆体需求,透过DDR5与LPDDR5的量产布局,将有机会取得AI服务器、数据中心与移动装置等领域的订单。南亚科也与台塑集团旗下福懋科技合作建置3D矽穿孔(TSV)制程,并且携手策略伙伴补丁科技开发高效能、低功耗的记忆体解决方案。

在制程方面,南亚科已导入10纳米级第二代(1B)制程,计划逐步提高高阶产品占比,优化生产效能与良率。

南亚科将于13日召开法说会,届时将公布今年第3季财报与展望第4季营运,DRAM涨价与市况预期将是市场关注焦点。经济日报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