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Top10,北方华创第七位
2.帝奥微:高效率DCDC、模拟开关、电平转换等产品已在头部客户导入
3.顺络电子:目前公司AI服务器相关订单饱满
4.宏光半导体上半年营收3306.1万元,亏损为6600万元
5.通富微电:超大尺寸FCBGA已预研完成并进入正式工程考核阶段
6.精智达获半导体测试设备采购合同,总金额为3.23亿元
1.2025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Top10,北方华创第七位
根据CINNO • IC Research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排名Top10的营收合计超过64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4%。
Top10厂商名单与2024年保持一致,前五名排名未发生变化,显示出市场格局的稳定性。荷兰公司阿斯麦(ASML)以约170亿美元的营收位居榜首,美国公司应用材料(AMAT)以约137亿美元排名第二,美国公司泛林(LAM)、日本公司Tokyo Electron(TEL)和美国公司科磊(KLA)分别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前五大设备商的半导体业务营收合计近540亿美元,占Top10总营收的约85%,凸显了头部企业的主导地位。
在Top10厂商中,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北方华创是唯一的中国企业。北方华创于2023年首次进入全球Top10,2024年排名从第八位上升至第六位,但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22亿美元,排名降至第七位。
2.帝奥微:高效率DCDC、模拟开关、电平转换等产品已在头部客户导入
9月17日,帝奥微(301319)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多款应用于光模块的产品,基本覆盖光模块所需的大部分模拟产品。
公司介绍,其推出的高效率DCDC、模拟开关、电平转换等多类产品已经在头部客户导入。同时,公司还针对高速光模块推出了多款新品:包括国内首款高精度大电流负载限流开关DIO76087,以及5V、1A/3A集成电感的超小尺寸模块电源DPM6101和DPM6103,上述方案正在光模块头部客户有序验证中。
光模块作为光通信和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的核心器件,对模拟芯片的功耗、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AI算力需求和数据流量的激增,高速光模块市场快速扩容,对电源管理芯片、负载开关和电平转换器件的需求不断上升。
国产模拟芯片企业在光模块等高端应用领域的渗透率仍较低。帝奥微凭借DCDC、电平转换、限流开关等产品的迭代,实现了在头部客户的导入验证,有望在未来光模块及相关高速互联场景中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提升市场份额。
3.顺络电子:目前公司AI服务器相关订单饱满
近日,顺络电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AI服务器相关的订单饱满,相关业务快速增长。
数据中心是顺络电子战略布局新兴战略市场之一,公司立足于小型化、高精度、高功率密度技术优势,从服务器整体供电架构出发,为客户供应从一次电源、二次电源、三次电源(各类xPU芯片、网卡、内存、SSD周边)的一整套产品解决方案。
一次电源以大型功率类的器件为主,应用于交直流电转换、高低电压转换等应用场景。公司从车规级大功率器件业务出发,以强大的设计能力,以产品的高可靠性、一致性,为AI服务器的应用场景定制生产各类配套产品。
二次电源为48V转12V直流供电,顺络各类电感、变压器产品为客户解决供电难题。三次电源中,顺络提供的各类元器件产品为xPU芯片(CPU、GPU、ASIC)、网卡、内存、SSD等应用场景供电,产品包括各类工艺的新型AI电感(组装/铜磁共烧/模压/一体成型工艺)、钽电容产品及多种类配套产品等。
从传统服务器向AI服务器升级的过程中,CPU、GPU、ASIC芯片周边的功耗快速提升,对元器件的性能、功率密度、散热系数等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顺络电子基于对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工艺的能力,把握住产业机会,为功率半导体类客户及各类AI服务器类客户提供一站式元器件解决方案。
4.宏光半导体上半年营收3306.1万元,亏损为6600万元
宏光半导体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908)于9月16日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尽管面临市场挑战,宏光半导体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持续推动业务转型与升级。
在2025年上半年,宏光半导体的总收入约为3306.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48%。这一下降主要归因于,上半年国内房地产、消费电子等市场较为疲软,LED产品销售收益的减少。
然而,公司毛利由去年同期约271.8万元增加至约321.4万元,毛利率从7.9%上升至9.7%。尽管如此,公司期内亏损约为66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720万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行政及其他开支的增加。
于2025年上半年,宏光半导体在保持脚踏实地经营原有LED灯珠业务的同时,继续全力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加快GaN产能落地之步伐,于年初完成了氮化嫁外延片设备的生产调试,并达到外延片生产的条件:完成芯片产线核心设备的购入及安装调试,芯片产线初具成形。
由于第三代半导体业务仍处于投放及研发阶段,宏光半导体于本期间的收益75%来自LED灯珠业务及25%来自GaN业务。
受惠于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需求,叠加产业升级和过程替代的大趋势,市场对于GaN功率产品的需求强劲,GaN功率市场已成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中产值上升最快的类别。当中,新能源汽车是增长主要动力——中国本地品牌占全国电动汽车市场逾80%的份额,并在出口方面日益受到青睐,此趋势为整个供应链带来庞大商机。有见及此,国内电动汽车厂商亦加快推动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在汽车领域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强劲市场需求推动下,GaN功率产品领域可望进一步快速发展。
5.通富微电:超大尺寸FCBGA已预研完成并进入正式工程考核阶段
近日,通富微电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大尺寸FCBGA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大尺寸FCBGA已开发进入量产阶段,超大尺寸FCBGA已预研完成并进入正式工程考核阶段。
同时,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设计优化、材料选型及工艺优化,解决了超大尺寸下的产品翘曲问题、产品散热问题。此外,公司在光电合封(CPO)领域的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产品已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
在Power产品方面,公司的Power DFN-clip sourcedown双面散热产品已研发完成,能够满足产品大电流、低功耗、高散热及高可靠性的要求。
在传统打线类封装产品技术开发方面,通过传统圆片正反面镀铜的方式,来实现封装产品高散热、低功耗等性能提升。上半年针对Cu wafer封装的需要,研发建立了相关的工艺平台,完成了相关工艺技术升级,解决了Cu wafer在切割、装片、打线等封装工艺方面的技术难题。目前已成功在PowerDFN全系列上实现大批量生产。
展望2025年下半年,通富微电表示,业界分析认为,需求持续增长的AI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依旧是关键驱动力。存储、通信、汽车、工业等主要领域的需求逐步复苏。在技术驱动的新一轮上行周期与应用市场逐步复苏的叠加影响下,整体封测市场发展向好。未来,随着5G、AIoT、智能汽车等新兴应用的普及,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封测企业需要在高密度集成、低功耗设计、高散热性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封装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多重驱动下,中国IC封测行业有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6.精智达获半导体测试设备采购合同,总金额为3.23亿元
深圳精智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627,以下简称“精智达”)于9月16日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合肥精智达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集成电路”)与某客户签订了半导体测试设备采购协议,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3.23亿元(不含税)。这一重大合同预计将对精智达2025年至2026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合肥集成电路与客户签订的半导体测试设备采购协议,是精智达在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根据公告,该合同为公司日常经营性重大合同,公司已履行了签署该合同的内部审批程序。
合同标的为半导体测试设备及其配套治具,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3.23亿元(不含税),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履行期限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合同还对采购模式、争议解决方式等进行了明确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