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科技公告,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因自身营业管理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426.72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将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
北京时间3月19日凌晨,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GTC大会上发布了多款新品。其中,GB300芯片性能有所提升,并介绍了Vera Rubin等其他芯片,同时展示了个人超算等产品。黄仁勋的演讲涵盖了消费级显卡、汽车、数据中心芯片、机器人等多个业务板块。尽管市场对英伟达GPU需求旺盛,但受DeepSeek等因素影响,其算力“霸主”地位面临挑战。黄仁勋在演讲中强调了推理对AI的重要性,并更新了“黄氏定律”。此外,大会特别设立了“量子日”活动,英伟达宣布建立量子研究中心,黄仁勋意在布局AI计算的未来。
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正加速理论突破和前沿新材料发现。北京中关村企业深势科技,作为AI for Science科研新范式引领者,利用AI技术推动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领域新材料研发。通过AI模型预测分子性质,加速材料筛选与优化,提升研发效率。
ARK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Cathie Wood旗下基金近期开始减持Meta股份,这是近一年来的首次减持,凸显出美国大型科技股当前面临的压力。具体来看,Wood的旗舰ARK创新ETF在3月17日及之前的交易日中共计减持超过1.4万股Meta股票,而该基金在去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增持Meta。这一减持动作反映出科技巨头近期增长动力有所减弱。
新思科技与英伟达深化合作,通过Grace Blackwell平台加速芯片设计达30倍。新思科技正使用英伟达CUDA-X库优化其半导体开发解决方案,并计划2025年在英伟达Grace CPU架构上启用超过15个解决方案。
宏微科技在机构调研中透露,其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取得显著进展。车规级1200V碳化硅MOSFET芯片已完成可靠性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自主研发的SiC SBD芯片也通过多家客户验证,部分产品开始小批量出货。
3月19日,晶科电子公布了其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指出,公司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5.92亿元,较去年增长了39.51%。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45.56%。经调整后,净利润更是高达1.45亿元,增幅达77.65%。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1.01亿元,同比上涨29.2%,整体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美光与SK海力士发布了新型SOCAMM内存模组,专为英伟达GB300 Grace Blackwell Ultra芯片设计。该模组基于LPDDR5X技术,尺寸小巧为90mm×14mm,采用128bit位宽设计,容量高达128GB。与传统DDR5内存相比,SOCAMM在相同容量下提供超过2.5倍的带宽,同时功耗降低至三分之一,更适合服务器环境及液冷方案。美光表示,SOCAMM内存模组已实现量产,将满足AI服务器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高需求。
央行将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协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该方案全面部署促消费措施,旨在提升消费增长动能。央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提及,将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消费和科技创新领域。专家强调,未来促进消费需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其中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所在。
Solidigm,由Intel与SK海力士整合而成,近日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采用液冷散热技术的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专为未来的液冷AI服务器设计。这款eSSD由Solidigm与NVIDIA联手打造,成功解决了液冷eSSD面临的热插拔及单侧散热限制等难题。预计今年下半年,该SSD及液冷板套件将投入AI服务器市场应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行动方案,旨在健全科创金融领域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体系。2022年推出的科创债在2024年发行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累计近万亿元。证监会及上交所推出多项支持政策,为科创债市场注入活力,部分优质企业享受“即报即审”绿色通道。2024年,央企成为科创债市场的主力军,民企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1%。上交所正推动投融资对接,完善做市机制,并计划推广央企融资经验,完善支持机制,以发挥科创债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高,定向可转债支付方式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政策“并购六条”鼓励采用多种支付工具,科技行业上市公司尤为偏爱定向可转债支付。近期,富乐德、新相微等多家半导体公司采用此方式完成大规模并购,因其兼具“股债双属性”,为交易双方提供了灵活博弈空间。尽管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工具已存在数年,且A股尚无单独以此支付的案例,但它有望在科技并购领域率先成为主流支付方式。然而,定向可转债支付也存在信用风险等问题,需在政策、市场与风险防控之间找到平衡。
2025年3月19日,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12%,报收于24771.14点;恒生科技指数则下跌1.05%,报收于6041.19点。个股方面,腾讯音乐和蜜雪集团股价上涨,而贝壳和小鹏汽车等股价下跌。
AMD为扩大AIB合作伙伴市场空间,RX 9070系列未发售公版显卡,令部分玩家感到遗憾。但AMD为OEM预装整机设计了RX 9070系列参考公版,采用双风扇设计,节省机箱空间且无RGB灯效。该版本仅供OEM整机,不单独销售。
德邦科技在近期机构调研中宣布,其先进封装材料如芯片级底部填充胶(Underfill)和LID框粘接材料(AD胶)已打破进口依赖,实现国产替代,并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同时,高端热界面材料TIM1在客户端的验证导入进展顺利,预计年内将取得重大突破。
据AMD GPUOpen驱动代码透露,下一代Zen 6架构的APU(代号“Medusa Point”)将沿用RDNA 3.5架构,而非RDNA 4。代码中明确显示,RDNA 4架构的设备ID“GfxIp12”专为独立显卡设计,预示着RDNA 4将仅应用于AMD的RX 9000系列独立显卡,不会集成于APU中。
3月19日,禾赛科技回应沽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的做空报告,表示公司始终秉持严格的商业道德标准与合规要求,强烈反对报告中的指控,并认为这些指控毫无依据。截至回应发布前,禾赛科技股价下跌7.8%,报20.56美元/股。
1. 英伟达发布DGX Spark和DGX Station两款个人AI计算机
2. 黄仁勋GTC演讲:Blackwell Ultra和Rubin今明年出货 发布AI电脑、人形机器人模型
3. 英伟达发布Dynamo,号称“AI工厂的操作系统”
4. 英伟达正同通用汽车合作,在新一代汽车、工厂和机器人中使用AI
5. 韩国首款开源推理 AI 模型:LG 推出 EXAONE Deep,数学、编程、科学全优
6. 中文大模型测评榜单发布,腾讯混元基础模型居前二,应用能力第一
7.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即将发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
8.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布会展示多款智能产品 同时发布《四川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措施》
9. 西安科技企业实现AI定制器官 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1. 特斯拉跌落神坛 销售下滑、竞争激化和马斯克政治争议均加剧担忧
2. 何小鹏:到2026年底,将会在横跨10万-50万价格带具备完整的产品布局
3. 极氪宣布2025年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自动驾驶
4. 上汽智己LS6海外版IM6正式在泰国上市
5. 小米集团据悉计划扩大第二座电动汽车工厂规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6. 英伟达宣布与通用汽车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MobilEye短线跳水整体跌超4%
7. 华为、宝马官宣合作,BBA们终于想通了?
8. 华泰证券:比亚迪闪充技术或推动高压超充趋势
9. 文远知行Robotaxi驶入北京三环,收费服务面积超600平方公里
1. 英伟达新一代 AI 芯片 Rubin 重磅官宣,2026 年下半年推出
2. 英伟达下下一代AI芯片架构命名Feynman,2028年登场
3. 英伟达与谷歌、迪士尼合作开发Newton物理引擎
4. 英伟达正与电信公司合作开发AI原生6G无线网络
5. 通用汽车与NVIDIA联手推动其陷入困境的自动驾驶项目
6. 亚马逊大幅降低自研AI芯片价格与英伟达竞争
7. 特朗普将接待阿联酋高级官员,磋商芯片和投资
8. SK海力士将在GTC 2025上展示业界顶级存储器技术实力
9. 美国“星际之门”计划首个数据中心明年中落成 将安装40万块英伟达AI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