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臻镭科技董事长郁发新被实施留置
来源:集微网 6 小时前

1.涉嫌规避关税!苹果认证中国快充品牌遭美调查

2.天玑9500的“全维革新”,定义高端手机芯片新标杆

3.消息称台积电3nm N3P代工价格上涨20%

4.苹果A19 Pro 台积电美国厂有望接手

5.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6.新能源「烂尾车」困扰中国百万名车主

1.涉嫌规避关税!苹果认证中国快充品牌遭美调查

近日,美国国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多名议员联合致信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敦促对总部位于中国的消费电子公司安克创新( 300866-CN ) 展开调查,指控该公司涉嫌透过不公平定价及规避关税手段,扰乱美国市场秩序。

涉嫌系统性违法操作

议员们在信中指出,安克创新疑似长期采用「系统性非法操作」逃避美国关税义务,具体手段包括:错误申报产品海关编码,以及将原产于中国的产品经由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运,以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若上述指控属实,可能违反美国《贸易法》及「原产地规则」。

此外,议员们还援引公开资料称,安克创新在2023 年获得中国政府至少1,200 万美元的产业补贴,认为这构成「扭曲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优势」,使其在美国市场获得「非对等市场准入」,损害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

面对指控,安克创新在一份发给媒体的声明中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相关指控,已立即启动内部合规审查程序,并将聘请第三方美国法律顾问协助核实事实、评估潜在合规风险。」

该公司强调,「我们始终遵守营运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致力于公平竞争。在完成必要核查后,将及时向监管机构及公众提供进一步说明。」

在美市场地位仍稳固

尽管面临政治压力,安克创新在美国消费者中仍拥有广泛认可度。其以高CP 值著称的充电器、行动电源及智能家居产品,长期位居亚马逊( AMZN-US )、百思买( BBY-US ) 等主流电商平台同类商品销量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公司( AAPL-US ) 不仅在其官方零售店销售多款安克创新的产品,还透过「Made for iPhone」(MFi)认证体系,认可其配件在性能与安全性上符合高标准。

公开资料显示,安克创新由前Google 工程师创立,2020 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正推进在香港的二次上市计划。

此次调查风波正值中美科技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之际,卢特尼克领导的商务部此前已多次对中国采取强硬贸易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强化技术出口管制等。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调查结果如何,此类行动都可能进一步加剧中美在消费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并对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跨国企业构成合规警示。(钜亨网)



2.天玑9500的“全维革新”,定义高端手机芯片新标杆

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全球智能手机旗舰芯片正加速向高性能、高能效与强AI处理等方向升级。作为已连续五年稳居全球手机芯片出货量榜首的厂商,联发科深度洞察行业趋势,积极将“芯”发现转化为落地实践,进而打造出契合产业脉搏的旗舰新品。

2025年9月22日,联发科在深圳推出年度重磅产品——天玑9500旗舰5G智能体AI芯片。作为天玑旗舰家族新一代“领军者”,天玑9500延续高智能、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的核心基因,不仅在CPU、GPU、NPU、ISP四大核心单元实现架构级革新,打造超强算力,同时在端侧AI、移动游戏、专业影像和高速通信等关键应用场景实现多维突破升级。



天玑9500的闪亮登场不仅彰显出以“体验驱动创新”的前沿设计思路,为消费者带来全面升级的使用体验,更通过架构级创新引领并重塑了旗舰芯片标杆,势必进一步巩固联发科技在高端芯片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与产品号召力,为智能手机行业的技术演进注入强劲动力。

PC级运算力“入袋”,重构移动端运算体验

作为旗舰芯片运算中枢,天玑9500的CPU架构围绕“性能跃升+能效优化”展开全方位革新,以将PC级运算体验装进用户“口袋”。天玑9500延续并升级天玑“全大核”设计,同时引入PC级SME技术,让运算效率和能效全新升级。其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制程,集成超300亿晶体管,复杂度创天玑旗舰芯片之最。

在性能数据方面,天玑9500的CPU实力堪称“旗舰标杆”。据Geekbench跑分显示,天玑9500单核跑分突破4000分,成为天玑旗舰系列芯片中最强悍的单核跑分,多核跑分超越11000分,较上一代天玑9400提升17%以上,因而实现无论单任务处理如大型APP启动、文档渲染,还是各类多任务并行,均能保持流畅响应。



这一性能表现的背后关键在天玑9500缓存架构的深度升级,即一级缓存容量翻倍,三级缓存提升33%,通过扩大缓存空间减少数据与内存的交互频次,让运算效率大幅提升。

如果“性能跃升”是必备要素,那么“能效进化”则是天玑9500真正的全面迭代。

通过引入全新的动态调度技术和动态电压调节机制,天玑9500能够根据任务需求智能分配资源,确保在高强度使用时既能提供强劲性能支持,又能在低负载时降低功耗,实现性能与能效的最佳平衡,即“需要时够强,闲置时够省”。数据显示,天玑9500在多核峰值性能持平的情况下,较上一代产品功耗降低37%;即便是在4K 120帧视频录制、“吃鸡+视频通话”等重载场景中,能效提升依然显著,从而告别“高性能伴随高发热”的用户痛点。



此外,天玑9500在业界⾸发⽀持4通道UFS4.1技术,从底层革新存储读写架构。这一技术使存储读写速度翻倍,AI大模型载入时间缩短40%,无论启动超大型游戏、加载4K高清视频还是传输GB级别文件,都能实现“秒开”“秒传”,进一步放大CPU性能优势。

光追性能“首破”升级,打造主机级手游体验

在智能手机领域,GPU正朝着高能效、强性能等方向发展,不仅是图形渲染的核心,还决定了游戏流畅度与画面质量等。对此,天玑9500的GPU升级可谓“年度惊喜”,不仅延续光追技术领先优势,更通过架构革新、能效优化将主机级游戏体验带到移动端。



在性能与架构方面,天玑9500搭载新一代G1-Ultra,其峰值性能相比前代预计提升33%,同时峰值性能功耗下降42%。为移动端主机级图形渲染能力打下基础。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升级,便是推出了全新的GPU Dynamic Cache 架构,通过缓存配置权限的开放,让游戏开发者可根据游戏场景需求,基于天玑9500的GPU自主控制缓存使用大小与资源使用生命周期,大幅优化带宽占用并降低功耗,进一步提升游戏的性能与功耗表现。

作为天玑9500 打造主机级游戏体验的关键,其光追渲染能力再次实现两大关键突破。首先,光追渲染性能较上一代翻倍,在专业3D跑分3D Mark - Solar Bay Extreme 测试中,性能提升119%。同时,天玑9500 GPU的光追帧率再次实现跨越式突破,从天玑9400的90帧提升至120帧,成为首款支持120帧光追的移动端芯片。以《暗区突围》为例,在开启最高画质与光追效果后,天玑9500能稳定运行120帧,光影细节如反射、阴影更接近真实物理世界,同时保持低功耗,让玩家无需在“画质”与“流畅”之间做选择。



除了光追技术,天玑9500还是首款支持主机级虚幻引擎5.5 Nanite技术和5.6 Mega light技术的移动端旗舰芯片。其中虚幻引擎5.5可将游戏模型三角片数量提升至千万级,让游戏场景细节如树干纹理、建筑结构更细腻。同时,天玑9500还通过“天玑倍增技术3.0”实现60帧到120帧的插帧优化,在《永劫无间》《原神》等热门游戏中,既能保持满帧流畅又能降低30%-40%的功耗,让“长时间畅玩”成为现实。

目前,天玑9500已与多家头部游戏工作室达成深度合作。随着跨端游戏趋势的兴起,越来越多PC/主机端游戏将通过优化适配移动端,而天玑9500凭借领先的游戏技术,将成为这些游戏落地移动端的“核心支撑”,进而推动跨端游戏产业发展迎来新的飞跃。

双NPU架构协同,驱动端侧AI向“好用”跨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将承担更多的计算任务,AI算力正成为端侧大模型部署应用的重要硬件基础。同时,手机AI智能体技术也迎来突破性进展,从单纯的对话和内容生成,向能自主理解用户意图、完成复杂任务的“执行型助手”演进。端侧AI的延迟更低、隐私性更好、成本更优的特性,正加速其成为创新焦点。



在这一趋势和技术升级需求下,天玑9500通过“双NPU架构”助推端侧AI体验,即以超性能NPU与超能效NPU的协同,实现“高性能运算”与“低功耗常驻”的全覆盖,让端侧AI应用从“尝鲜级”走向“实用级”。

性能层面,天玑9500的超性能NPU990,性能较上一代翻倍,峰值功耗下降 56%,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I Benchmark跑分中斩获15015分的行业最高分。在这一性能支撑下,端侧AI可轻松应对大模型运算。同时,其支持1.58比特低精度模型量化技术,配合硬件级内存压缩,能将4B参数大模型的内存占用降至1.6GB以下,实现“本地运行大模型”。



以日常使用为例,用户在手机本地运行大模型时,无论是录音实时转写翻译还是文档智能摘要生成,都能实现“无延迟、不联网”的流畅体验,既保护数据隐私又避免云端排队等待。

能效层面,天玑9500创新采用“存算一体”超能效NPU,将运算单元与内存单元融合,大幅减少数据搬运过程中的功耗损耗,运行轻载AI模型相较传统NPU功耗降低42%。因此,这一架构让AI功能“常驻运行”成为可能,例如超能效 NPU 可作为手机的独立追焦硬件,让智能手机比肩单反相机的追焦性能,让对焦性能提升近乎五倍。除此之外,这颗超能效 NPU 在诸如人脸识别、场景识别等场景中表现优异,让端侧AI真正拥有主动性。

在AI应用落地上,天玑9500与vivo、OPPO等终端厂商深度合作,推出一系列实用功能。例如在vivo X300系列上,基于天玑9500的端侧训练能力,实现“个人定制化美颜”;在OPPO Find X9系列上,“AI小布识屏”功能可智能识别用户操作场景,比如查看屏幕中的地址,自动建立提醒事项或开启导航。此外,其还支持4K画质端侧文生图,用户输入文字描述即可生成细节丰富的4K图像,让端侧 AI 也可满足专业设计、社交创作等需求。





可见天玑9500的双NPU架构,不仅解决了“算力”与“能效”的矛盾,更通过生态合作让AI融入日常的系统任务和相机拍摄等应用,进而将推动端侧AI的普及和使用率进一步提升。

影像能力多维跃升,SoC 成为移动影像起飞的力量

随着业界升级ISP、搭载高规格传感器并结合AI算法等,影像已成为旗舰手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赛道。在这一方面,天玑9500通过全新ISP架构与AI技术的融合,在高像素拍摄、视频录制、抓拍追焦三大场景实现全面突破,将成为移动影像“起飞”的力量。



在高像素拍摄方面,天玑9500面向“2亿像素或出现高像素但低画质”的行业痛点,通过全新的 RAW域处理引擎以及强劲的NPU性能,让2亿像素照片也可以叠加高画质算法,进一步提升画面细节,达到媲美单反的效果,告别过去“高像素仅为噱头”的体验。

此外,天玑9500影像的另一大亮点视频录制,通过首发4K60帧电影级⼈像渲染引擎,成为行业首个支持4K60帧人像视频录摄的芯片,不仅帧率更高、画面更流畅,还能叠加电影级效果,如电影级光斑、色彩滤镜等,让用户无需后期剪辑,即可拍摄出具有电影质感的视频。

在抓拍追焦方面,天玑9500堪称“神器”。其超能效 NPU 可作为专业微单级追焦核心,实现“极速追焦+精准对焦”双重保障。通过超能效NPU⾼效运算Always-On追焦算法,天玑9500的追焦帧率可达30FPS,远超行业常规6-10FPS的追焦水平。



整体来看,天玑9500在高像素拍摄、视频录制等方面的影像能力已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并且与苹果iOS产品不相伯仲。放到整个安卓阵营来看,在拍照领域,安卓已全面超越iOS;在视频领域,以天玑9500为代表的旗舰芯片正通过4K60帧电影人像等功能,帮助安卓阵营实现了“单点突破”。随着更多安卓厂商聚焦视频优化,未来1-2年安卓阵营将在视频拍摄上全面对标甚至超越iOS。

以全维技术革新,引领智能手机产业升级

除了CPU、GPU、NPU、ISP四大核心单元的创新升级与突破,天玑9500还在显示、通信等场景实现全方位优化,构建“全场景流畅体验”闭环,进而打造了系统性升级和全维跃升。

例如显示方面,天玑9500推出天玑MiraVision自适应显示技术。在户外强光环境下,手机可通过像素级对比度与饱和度调整,让画面保持清晰可见,同时降低功耗;在极暗环境下,率先实现1 nit屏的清晰显示。通信方面,天玑9500将天玑9500将AI与蓝牙、WiFi、定位深度融合,解决“蓝牙耳机穿墙断连”“电梯通话卡顿”“导航定位漂移”等用户痛点,实现“全场景稳定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科在Wi-Fi7技术领域优势显著,而天玑9500凭借全新升级的GPU、硬件光追引擎,结合领先的Wi-Fi7技术可帮助手游玩家或电竞选手实现更多“超神”操作;Wi-Fi7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也可确保其4K流媒体传输的流畅稳定,轻松应对直播、云游戏等。

综合看来,天玑9500的发布,并非一次芯片产品的简单迭代,更是联发科“技术驱动、体验为王”理念的全面践行和全维技术革新,因而对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第一,在技术层面,天玑9500以架构级创新打破行业瓶颈,包括CPU的调度技术优化交互体验、GPU的光追与缓存极致、双NPU架构与存算一体架构、ISP的4K60帧人像视频引擎,均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推动高端芯片从“参数竞争”走向“体验竞争”。



第二,在市场层面,天玑9500进一步巩固联发科在高端芯片市场的地位。自天玑9000系列进入高端市场以来,联发科通过持续迭代和技术创新,已实现连续五年全球手机芯片销量第一,在中国大陆旗舰芯片市场占有率已达40%。而天玑9500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联发科在全球高端市场的份额。同时值得期待的是,针对折叠屏、超薄机型等,天玑9500或也将通过弹性调校与能效优化等升级,推动更多设备搭载上市。

第三,在用户层面,天玑9500大力推动了“前沿技术真正落地体验”。无论是PC级的运算流畅度、主机级的游戏体验,还是单反级的影像能力、无感知的AI服务,都让用户感受到“科技为生活服务”的价值,推动智能手机从“工具”向“智能伙伴”转变。

结语

作为一款“集大成之作”,天玑9500的发布标志着联发科技在高端芯片领域的产品技术实力迈入新阶段。其以全维技术升级为基石,实现了从核心计算到场景体验的跨越,印证了“旗舰芯片竞争已从参数堆砌转向体验优化”的行业共识。

未来,随着终端厂商基于天玑9500的产品陆续上市,一场由芯片驱动、涵盖游戏、影像、AI体验的“全维度升级”将引领行业加速革新。由此,天玑9500有望成为重构高端手机价值锚点、推动产业迈向“智能体时代”的关键角色。


3.消息称台积电3nm N3P代工价格上涨20%



据报道,近日苹果最新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售,A19芯片采用的是台积电最新3nm N3P制程,下一代A20进入2nm时代,而安卓阵营的联发科、高通等CPU的3nm制程也进入尾声,业界传出,末代3nm制程CPU代工价格比前代上涨约20%,明年2nm制程将再增加逾50%的价格。

供应链指出,联发科、高通将在本周先后发布最新的旗舰芯片天玑9500以及骁龙8 Elite Gen 5,目前传出2款芯片与苹果的A19芯片相同,皆采用台积电最新N3P制程,性能及功耗互有提升,不过代工价格也比前代高出不少,代工报价有16至24%间的涨幅。明年手机芯片将进入2nm时代,不过目前业内已经传出,台积电先进制程的资本支出庞大,但良率已率先达标,因此暂无打折及议价策略,相比3nm制程涨幅最少为50%。

此前IC设计厂商透露,为解决关税、汇率及供应链效率问题,台积已向客户表示2026年5/4、3、2nm制程晶圆代工报价涨幅约5%~10%。台积电已将涨价通知代工合作伙伴,涵盖 5nm/4nm、3nm和2nm等节点。这意味着,台积电的客户现在需要为其芯片需求支付更高的价格。


4.苹果A19 Pro 台积电美国厂有望接手

苹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与新款iPhone Air核心芯片全采用自研芯片,其中处理器芯片A19 Pro采用台积电最先进3nm制程技术,并计划日后由台积电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新厂生产部分订制芯片,展现苹果打造「美国在地化供应链」的决心。

科技研究机构Creative Strategies执行长巴加林(Ben Bajarin)向CNBC新闻台表示:「如果你需要的是全球最先进的制程技术,短期内还是得依赖中国台湾,但苹果显然已立志将部分芯片制造移转到美国。」

苹果平台架构副总裁米雷(Tim Millet)也表示:「我们对台积电推进美国制造感到非常兴奋。从时间点来看这对我们是一大优势,而且我们也非常重视供应链的多元化。」

台积电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新厂目前尚未达到3nm量产水平,但预计2028年前可正式投入先进制程。苹果是该厂主要合作伙伴之一,也是率先宣布将部分自研芯片转往美国生产的科技巨头。

米雷指出,未来四年苹果将在美国投入高达6,000亿美元资金,其中将有相当比例投入自制芯片供应链建设。他表示:「我希望那笔钱多数是用在芯片上。」

除了制造地转移,苹果更积极掌控旗下所有核心芯片的研发与整合,大幅减少对第三方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在此次发表的新产品中,苹果同步推出三款自研芯片,包括A19 Pro处理器、N1无线晶片及C1X数据机芯片,分别针对运算效能、无线连接与行动网路进行全面升级。

A19 Pro不仅采用台积电最新制程,更在GPU核心中整合神经网路加速器(NPU),强化装置端AI运算能力;iPhone专用无线芯片N1,则取代过去由博通供应的芯片;第二代自研数据机芯片C1X应用于iPhone Air,正逐步取代高通的芯片供应地位。(工商时报)


5.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英伟达公司表示,将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新数据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承载人工智能工作负载。

英伟达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双方已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为了支持包括数据中心和电力在内的部署,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

双方将在未来几周内敲定合作细节,首个1吉瓦的英伟达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


6.新能源「烂尾车」困扰中国百万名车主

当中国哪吒汽车2025 年6 月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时,车主才意识到购入的哪吒汽车享有的「质保」承诺,已经变成一张废纸。

「4S 店没有配件,想要维修只能去汽修店自费。」车主高畅(化名)说道。

今年9 月,多名哪吒汽车车主收到车联网终止服务简讯通知。车主购车时,哪吒汽车曾承诺终身或5 年免费通用5G 流量,但由于车联网终止服务,车主已经无法使用远程遥控、车机娱乐等车联网功能。断网导致车门打不开了,最终车主只能自掏腰包买流量。

「断网自己买流量还是小事儿,关键是车辆还在质保范围内,出了问题,现在既联系不上厂家,也没办法从4S 店找到配件,只能自费维修。」高畅表示。

据《第一财经》周一(22 日)报导,伴随着哪吒汽车陷入经营困境,2025 年来多个城市和地区的4S 店已相继暂停营业,即便是仍在营业的网点,也无法为车主提供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

如今,车主自发成立互助群,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寻求帮助,超过40 万名哪吒汽车车主面临质保失效、配件难寻,甚至车损保险拒保的情况。

更早之前的威马汽车车主也面临同样困境,这十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经历从高速发展到理性洗牌剧烈震荡。从威马、高合到极越、哪吒等,这些新势力品牌,如今留下的不仅是空荡厂房,更有数以万计陷入售后困境的车主。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倒闭的车厂,已涉及数百万名车主,原本由企业承担的售后责任,如今已经变成了困扰车主的难题。(钜亨网)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