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 11月7日,首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由车百会研究院与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题聚焦“共建自动驾驶新生态”,标志着行业关注点正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共建”。论坛汇集了政府、产业专家以及引望、科拓、途虎养车、中国人保、支付宝、闪送等跨领域企业代表。

会上,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指出,服务生态正成为继汽车制造、数字与AI技术之后的汽车产业“第三竞争力”。他预测,到2028年,中国汽车服务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万亿,智能化是其重要发展方向,推动汽车智能化与服务智能化协同发展已成行业共识。
针对备受关注的商用落地进程,引望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给出了明确预测。他表示,预计2026年将实现高速L3规模商用,2027年实现城区L4规模商用,2028年实现无人干线物流商用。为支撑生态发展,李文广透露,引望将推出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并构建智驾生态OpenLab,向伙伴开放行业套件与开发测试指导。
论坛期间发布的《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报告,详细阐述了自动驾驶对多个服务领域的重塑。报告分析,未来车辆将可实现自主寻找车位、在电价低谷时自动充电、甚至“无感”预约保养清洁。在保险领域,风险评估模式将发生根本转变,从基于驾驶员的评估转向基于机器驾驶算法可靠性与运行环境的评估,催生新的保险服务。
在专题讨论中,来自停车、充电、养车、保险、支付等领域的代表,围绕自动驾驶落地过程中的具体痛点展开对话。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自动驾驶出行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标准、企业与用户的多方联动,产业正加速从“技术试验”走向“规模化落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