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大中华区有望恢复增长 下一财季营收将创历史新高
来源:36kr 8 小时前

划重点:

  • 截至2025年12月底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苹果整体营收和iPhone营收均有望创出历史新高。
  • 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4%,主要因iPhone供应限制;库克称市场活力足,门店客流量显著增长,预计2026财年第一财季恢复增长。
  • 库克称本季供应受限并非产能问题,而是对 iPhone 16 的产量预估低于实际需求;同时 iPhone 17 系列需求强劲,第四财季末留下了大量未交订单。
  • 人工智能为App Store带来机遇,已向开发者提供设备端模型,普及后开发者和苹果均有机会受益。
  • 苹果持续加大AI投入,Apple Intelligence引入实时翻译等功能;私人云计算用于Siri,已投产服务器工厂,预计资本支出增加。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苹果发布了该公司2025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受iPhone 17系列手机需求强劲的推动,苹果当季营收与净利润双双超出华尔街预期。

在截至2025年9月27日的第四财季,苹果净营收为102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49.30亿美元增长8%;净利润为274.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7.36亿美元增长86%;每股摊薄收益1.85美元,较去年同期的0.97美元增长91%。苹果财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苹果被欧盟要求补缴102亿美元税款,导致当季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影响。调整后EPS同比增长13%。

财报发布后,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和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Kevan Parekh)解读了苹果第四财季财报,并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

以下为库克对公司第四财季业务的点评

2025财年,公司总营收达41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双双创下历史营收峰值,iPhone也迎来历史最高营收;服务领域则在所有地理区域均实现历史新高。

在我们追踪的绝大多数市场中,公司均实现营收增长,其中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西欧、中东、日本、韩国、南亚等数十个市场,均创下同期营收新高。新兴市场方面,不仅第四财季营收刷新同期纪录,印度市场更创下历史最高营收。

这些成果,既体现了客户对苹果产品与服务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我们对创新的坚定投入。我们对当前产品与服务的强劲表现倍感振奋,同时预计,截至2025年12月底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将成为公司历史上营收最佳的季度,也将是iPhone营收最高的季度。

眼下,我们正携有史以来最强劲的产品阵容迈入假日销售季。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我们正将智能融入更多用户喜爱的产品与服务,让每一次体验更具个性化、更强大、更便捷。

第四财季,iPhone营收达490亿美元,创下同期纪录,同比增长6%。尽管受强劲需求影响,部分iPhone 16与iPhone 17机型面临供应限制,但在我们追踪的绝大多数市场中,iPhone仍实现了增长。

Mac业务在第四财季同样表现强劲,营收达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这一成绩得益于MacBook Air的出色表现

iPad业务第四财季营收为70亿美元。今年9月,我们发布了iPadOS 26——这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软件更新之一;近期,我们又推出了性能卓越的M5 iPad Pro,为iPad用户带来更多惊喜,该机型的AI 性能实现了显著提升。

可穿戴设备、家居与配件业务的第四财季营收达90亿美元。我们通过推出最新Apple Watch产品线,为用户开启了更多可能,也让这款全球最受欢迎的手表变得更加强大。

与此同时,AirPods Pro 3也获得了用户的热烈好评。借助Apple Intelligence驱动的实时翻译功能,AirPods更为全球用户带来了全新且令人兴奋的体验。

服务业务方面,第四财季营收达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创下历史纪录。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服务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广告、App Store、云服务、音乐、支付服务、视频等细分领域,也全部创下历史新高。

在今年的艾美奖上,Apple TV表现亮眼,共斩获22项大奖。其中,《The Studio》以13项大奖领跑,成为艾美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喜剧系列;《离职》(Severance)则以8项大奖位居所有剧情片之首,为这部里程碑式剧集再添荣誉。

截至目前,Apple TV制作的内容已累计获得超600项大奖与2800项提名,这离不开优质原创故事的支撑。我们很高兴看到观众发现《多数》(Pluribus)这类新作品,同时持续关注《慢马》(Slow Horses)、《早间新闻》(The Morning Show)等回归热门剧集。

不久后,Apple TV将成为美国F1车迷的 “赛道日专属平台”,这得益于我们与一级方程式赛车(F1)达成的新合作。此外,年度大片《F1 电影》(F1 The Movie)也将于12月12日登陆Apple TV。

第四财季,我们还迎来了Apple News上线十周年。作为资讯平台,Apple News为用户提供全球头条新闻访问权限,将数百种出版物呈现在用户指尖。

零售业务方面,我们正携有史以来最强劲的产品阵容,迎接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旺季。过去几个月,我们不仅在印度、阿联酋等新兴市场开设了新门店,也在美国、中国等市场拓展了零售网络。

上个月,我还前往东京,出席了苹果银座店的重装开业仪式——现场人群的热情令人难忘。苹果银座店是我们在美国以外开设的首家门店,此次重返并迎接顾客走进这个全新的美丽空间,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

我们持续投资于创新与用户体验,这些投入将塑造我们的未来。例如,我们在美国承诺未来四年投资6000亿美元,重点聚焦先进制造、芯片工程、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与战略方向。

这些承诺建立在我们对美国长期投资的基础之上,目前已支持全美50个州的45万多个就业岗位,以及数千家供应商。以休斯顿为例,我们在当地新建的先进AI服务器工厂已正式投产,近期刚完成首批产品交付;我们正引领构建覆盖全美、端到端的芯片供应链。

我们正携有史以来最强劲的产品阵容迈入假日销售季,对于未来,我充满期待。

以下是答分析师问内容摘要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埃里克·伍德林(Eric Woodring):你们认为iPhone 17目前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是由于老化存量用户进入换机周期,还是本周期中某些特定功能或特性比以往更具吸引力,从而更符合消费者需求?

库克:我认为这完全归功于产品本身。我们的产品阵容一如既往地强劲。iPhone 17 Pro是我们迄今推出过的最具专业性的手机,其性能令人叹服,设计也极为出色。iPhone Air手感纤薄轻盈,仿佛随时会飞起。而iPhone 17则提供了极高的性价比,将以往仅限于Pro系列的某些特性引入了消费级产品线。总而言之,这是史上最强大的iPhone阵容,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共鸣。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埃里克·伍德林:能否谈谈在当前阶段管理组件成本通胀的策略?显然,本财季你们同时大幅提升了设备中的内存容量,而内存价格正面临显著通胀压力。那么,你是如何应对本周期这一挑战的?

帕雷克:我们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采购团队,他们持续探索成本优化机会。目前在大宗商品领域,我想指出,在内存和存储价格方面,我们观察到轻微的顺风效应,并未出现任何显著问题。

从毛利率表现来看,我们处于有利位置,本季度毛利率达到47.2%,高于指导范围的上限。我们对下季度的指导范围为47%至48%。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成本管理成效显著。在本周期伊始,我们刚刚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这些新产品相对于其前代产品具有略高的成本结构,但团队在随时间推移降低这些成本方面表现出色,我们对材料成本节省的整体表现感到满意。

梅利厄斯研究所(Melius Research)分析师本·赖茨斯(Ben Reitzes):蒂姆,能否谈谈iPhone在中国的表现,特别是其在12月季度的趋势将如何发展?你是否已扭转局面?你对这一轨迹的预期如何?

库克:我刚刚从中国返回美国。中国市场充满活力,门店客流量同比显著增长。iPhone 17系列在那里的反响非常热烈。我们确信,2026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25年12月底)将实现增长恢复,这主要基于iPhone在那里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对于目前在那里的早期进展,我感到非常满意。

美林研究分析师本·赖茨斯:关于服务业务,其中是否包含任何税款支付,或者与你的某合作伙伴的反垄断裁决解决是否发挥了推动作用,如果有的话,其影响程度如何;抑或这完全是有机增长的优异表现,伴随你提到的诸多因素?

帕雷克:第四财季强劲表现并未涉及任何现金相关影响,我想强调的是,这一表现完全由有机因素驱动。我再次重申,本季度服务业务营收创下288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以14%的同比增长创下最佳年度表现。这完全是有机增长。我们观察到大多数类别实现了连续加速增长,并创下多项历史营收纪录。但完全没有异常情况,几乎全部为有机增长。

高盛分析师迈克尔·吴(Michael Ng):服务业务营收增长是诸多类别中增长最快的,并且是过去两年中最快的。能否进一步剖析加速的驱动因素。是否有与新iPhone发布相关的交叉销售?是否仅仅是活跃用户基础的增长?苹果一直在推动Apple One和AppleCare One的捆绑销售,能够就此详细说明?

帕雷克:我们认为,并非单一因素推动了这一更高表现。你说得对,其增速确实高于过去几个季度。我们的服务组合极为广泛,涵盖多种业务,每种业务均具有不同的增长特征和业绩模式。因此,这些在任何一个季度都可能有所差异。我们的优势再次体现为广泛分布,跨越类别和地理区域,因此我不会将超预期表现归因于任何特定因素。我们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满意。

Evercore分析师阿米特·达里亚纳尼(Amit Daryanani):中国市场在第四财季表现较为低迷。能否谈谈导致这一疲软的原因?你认为这更多是一种观望现象,例如iPhone Air直到几周前才上市?是什么导致第四财季的疲软,以及2026财年第一财季更好预期的来源是否仅限于iPhone Air的推出,还是有其他因素?

库克:大中华区营收在第四财季同比下降4%。这主要由iPhone驱动,若查看iPhone数据,大部分同比变化源于我前面提到的供应限制。因此,基本上是供应限制导致了这一业绩。我们对当前情况感到非常兴奋,包括客流量同比显著上升以及iPhone 17系列的反响。我们预计本财季将恢复增长。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瓦姆西·莫汉(Wamsi Mohan):关于你提到的本财季供应受限评论,鉴于iPhone需求强劲。你是否预计,根据对需求与供应的可见性,到第一财季将不再受限?抑或你仍预计在退出第一财季时可能存在限制?另外,是否有办法量化若无限制,本季度营收本可达到多少?

库克:是的,若考察供应限制,目前我们对几款iPhone 17型号仍受限。我们不预测供应与需求何时平衡。我们显然正全力实现这一目标,因为我们希望将尽可能多的产品交付给客户,但今天我不会进行预测。

摩根大通分析师萨米克·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蒂姆,你谈及在中国观察到的强劲势头,这也是你对第一财季信心的驱动力。你对该地区智能手机补贴在这一势头中的作用有何看法?你如何评估目前有多少比例的消费者可能在使用这些补贴?能否提供更多见解?

库克:补贴发挥了积极作用。补贴涉及多个类别,从个人电脑到平板电脑,再到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它们仅适用于某些价格范围,因此存在最高价格上限,我们的部分产品售价高于该上限,从而不符合补贴条件。但它确实产生了有利影响,而且至少从我们的视角来看,显然正在推动部分消费需求。

摩根大通分析师萨米克·查特吉:关于第一财季运营支出的增加,其增幅相当显著。你能否进一步剖析这一数字,具体包括哪些部分?此外,运营支出同比增长似乎超过营收增长。那么,这是未来应预期的趋势吗,即短期内你们可能需投入更多资金?

帕雷克:正如我们一贯概述并在上次电话会议中重申,我们正在加大对AI的投资。我们也持续投资于产品路线图。运营支出的主要增长由研发驱动。虽然我们继续以审慎且纪律严明的态度管理公司,但我们也在为长期目标管理业务,并对眼前所有机会充满期待。

至于运营支出与营收增长的比较,虽然运营支出增速快于营收,但我们已观察到毛利率扩张,因此综合来看,这使我们能够实现健康的运营杠杆,且过去几年营业收入增长总体上领先于营收增长。

道明考恩(TD Cowen)分析师克里希·桑卡尔(Krish Sankar):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iPhone的限制。是否有办法量化由于这些限制而错失的业务规模?以及来自两个不同地区的iPhone制造是否是造成限制的原因?

库克:需要明确的是,限制本身与制造产能无关。是我们对iPhone 16的制造数量预估略低于实际需求。因此,我们本可售出更多。我们未公开估计其程度。然后,对于iPhone 17系列,需求极为强劲,因此我们在第四财季结束时积累了大量积压订单。

道富银行分析师克里希·桑卡尔:鉴于聊天机器人与AI注入网页服务的普及,你认为这是否会改变移动应用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行为?或者你是否观察到任何此类迹象?这会对App Store产生任何影响吗?

库克:我认为人工智能为应用商店App Store带来了机遇。我们已向开发者提供我们的设备端模型,并观察到开发者开始采用它们。因此,我认为随着其普及,开发者和苹果均有机会受益,例如通过向应用添加功能等。

富国银行分析师亚伦·雷克(Aaron Raker):当我们看到你反复强调iPhone 17需求强劲时,我好奇iPhone 17类别中Pro与Pro Max版本之间的组合,与以往周期相比是否有任何可辨别变化?

库克:坦白说,现在判断组合尚为时过早。出于竞争考虑,我们不喜欢公开披露这一点。但我们目前尚未知晓组合将如何,因为我们在高端与入门级均存在限制,因此我们将观察随着更多供应到来会发生什么。

富国银行分析师亚伦・雷克:能否提供关于苹果私人云计算(Private Cloud Compute, PCC)构建的最新见解,以及我们应如何看待其未来发展?

库克:苹果目前已将PCC应用于Siri的多项查询处理,且正持续推进其建设。用于支撑 Apple Intelligence 的服务器工厂已于几周前在休斯顿启动生产,后续将逐步爬坡产能以服务数据中心需求。

帕雷克:2025年已规划相关资本支出,用于第一方数据中心的PCC环境建设,这将体现在本年度部分资本支出中。

花旗银行分析师阿蒂夫・马利克:消费者对iPhone Air的接受度是否能为可折叠手机市场提供参考?二者外形因素是否存在本质差异?

库克:二者难以相互替代。我们不便透露具体型号需求,但iPhone市场接受度良好,这也是我们预计本季度实现两位数百分比增长的原因。

花旗银行分析师阿蒂夫・马利克:个性化Siri预计明年推出,苹果是否会延续“自研基础模型+合作+并购” 的三管齐下策略?是否有侧重?

库克:我们正内部开发Apple基础模型(Apple Foundation Models),已部署于设备端及PCC中,且多个模型处于开发阶段。同时,我们持续关注并购机会,若能推进战略路线图,将积极开展。

Arete Research分析师理查德・克拉默:苹果常被视为新技术“快速跟进者”,当前AI 功能是否已成为消费者购买iPhone的实质性因素?创纪录销量是否更多源于iOS用户留存?

库克: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众多,iPhone 17周期尚早,我们尚未开展深入调研,需时间形成结论。但Apple Intelligence已成为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坚信其未来会成为更关键的考量点。

Arete Research分析师理查德・克拉默:在行业大幅增加AI资本支出、产能稀缺的背景下,苹果是否会调整“自有+第三方数据中心” 的混合模式?M5芯片在Apple芯片体系中作用如何?

帕雷克:我们预计AI相关资本支出将增加,例如2025年已规划投资用于PCC环境建设。混合模式兼具优势,我们将持续沿用,不会因行业趋势改变。随着PCC使用量增长,我们会逐步扩充其规模,但混合模式将保持不变。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