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BD获超10亿元B2轮融资,刷新全球MicroLED微显示单笔融资纪录;
2.睿宝科技获众行资本投资,产品已进入一线半导体Fab厂;
3.精泰达科技获毅达资本数千万元投资,客户覆盖英伟达、鸿海、歌尔等;
4.三星将率先生产Galaxy S26 Ultra,S26和Plus型号延后制造;
1.JBD获超10亿元B2轮融资,刷新全球MicroLED微显示单笔融资纪录;
10月27日,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JBD)官宣于近日完成超十亿元B2轮融资,金额刷新全球MicroLED微显示领域的单笔融资纪录。本轮由混沌投资和中信金石领投,中信证券国际资本、中信证券投资、光速光合、银柏投资、智微资本、金浦投资、浦耀信晔、广发乾和、广发信德、浙江宥金和派诺资本跟投。
JBD成立于2015年,作为全球领先的MicroLED微显示屏制造企业,JBD通过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引领微显示产业发展,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的显示解决方案,加速消费级AR+AI技术的融合与普及。JBD表示,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JBD在MicroLED微显示技术的创新与产品迭代,携手生态伙伴推动消费级AR生态共建,将JBD当前的技术优势与商业化积累转化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大规模产业化能力。
JBD成立十年来,持续深耕MicroLED微显示核心技术,从首个MicroLED原型亮相,到业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亮度、功耗等关键指标上不断突破,逐步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据悉,JBD MicroLED产品已应用于全球近50款智能眼镜。随着AI智能体快速演进,AI与AR的融合趋势愈加显现,消费级AR智能眼镜正迎来高速。作为轻量化、全天候AR的核心显示技术,MicroLED微显示正在成为推动智能眼镜走向大众化的关键动力。
JBD CEO李起鸣指出,JBD正处于AI+AR人机交互革命的新起点,十年的深耕与积累,让JBD具备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引领这场变革。
今年8月,JBD宣布完成数亿元B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安徽铁路基金、方华基金、光跃投资、混沌投资、蚂蚁独角兽基金、上海科创基金、锡创投、招商局中国基金等。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MicroLED微显示核心技术研发、扩大产能、人才引进及生态合作的深入拓展,以满足全球AR+AI终端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今年9月,JBD推出当前最小量产彩色光引擎--“蜂鸟Ⅱ”,其以0.2立方厘米的超紧凑体积和0.5克的超轻重量,打破了传统光引擎对眼镜外观设计的技术束缚。同时,“蜂鸟Ⅱ”在显示画质和功耗控制方面也实现大幅提升。这一创新为轻量化AR融入高品质彩色显示能力注入了关键动能。
前不久JBD重磅公布MicroLED 2.5微米像素间距"走鹃"平台,其不仅实现更高像素密度,还成功攻克超小尺寸MicroLED发光效率偏低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走鹃"平台的推出,为下一代小体积、大视场角的光引擎提供技术基础,为消费级AR智能眼镜的体验升级打开更多可能性。
2.睿宝科技获众行资本投资,产品已进入一线半导体Fab厂;
近日,众行资本宣布完成对成都睿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宝科技”)的投资,标志着其在半导体零部件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睿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真空检测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四川成都。该公司深耕真空检测领域二十余年,业务涵盖真空测量、质谱检漏、流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在泛工业领域,睿宝科技的真空检测产品已稳居国产企业第一,下游客户覆盖数万家,产品广泛应用于科研院所、太阳能、冶金、真空镀膜、制冷、制药、食品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睿宝科技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其产品已成功进入一线半导体Fab及设备厂商,目标是成为国产泛半导体领域真空规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目前以各类真空规产品为主,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全系列真空规开发能力的中国企业,产品涵盖皮拉尼规、MEMS、离子规、薄膜规、复合规等多个类型,打破了长期以来由海外Inficon、MKS等巨头垄断的局面。
众行资本指出,投资睿宝科技,正是看重中国泛半导体零部件领域不断加速的国产化进程和即将到来的拐点。真空系统在泛半导体和工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其中真空规作为核心的测量和控制仪器尤为重要。睿宝科技有着稳健的工业基本盘,并在泛半导体领域已有实质性突破,未来有望成为国产真空规龙头企业,助力中国半导体行业加速实现全面自主可控。
据成都高新消息,睿宝高端半导体设备真空检测仪器及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5亿元,项目主要建设高端半导体设备真空检测仪器及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
3.精泰达科技获毅达资本数千万元投资,客户覆盖英伟达、鸿海、歌尔等;
近日,毅达资本宣布完成对深圳市精泰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泰达科技”)的数千万元投资。
精泰达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深耕自动化测试及自动化装配领域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及AI服务器、3C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三大方向。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精泰达科技专注于电学、射频、声学、视觉等自动化测试设备与线体,以及自动化装配系统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精泰达科技重视研发创新,持续推进技术标准化、模块化与平台化建设,以扎实的研发实力不断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与可靠性的严苛要求。凭借在专业领域的持续深耕与技术积累,精泰达科技于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25年进一步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目前,该公司客户覆盖英伟达、Meta、谷歌、亚马逊、微软、联想、浪潮、安波福等国际科技巨头,以及鸿海集团、纬创资通、歌尔股份、华勤技术等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毅达资本投资团队表示,自动化测试赛道长坡厚雪,精泰达科技在ICT、FCT测试及自动化设备领域拥有多年技术积累与行业沉淀,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技术特色与竞争优势。随着AI技术浪潮的持续推进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广泛普及,以AI服务器、AI眼镜等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正为行业注入全新增长动力。精泰达科技有望依托与英伟达、Meta、华为等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夯实其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4.三星将率先生产Galaxy S26 Ultra,S26和Plus型号延后制造;
据报道,三星将优先启动Galaxy S26 Ultra的生产,而非Galaxy S26系列的其他型号。Galaxy S26 Ultra的生产将于12月率先开始,而Galaxy S26和Plus型号则将在1月份开始制造,届时Plus型号的开发项目将完成。
最初,三星计划在12月同时启动上述三款手机的生产。然而,由于三星终止了原计划的Edge型号的开发项目,这一计划被迫推迟。
三星原本打算在Galaxy S26系列中推出标准版、Edge版和Ultra版三款手机。但由于Galaxy S25 Edge销量不佳,三星最终决定取消Galaxy S26 Edge型号。
消息人士透露,Ultra和Galaxy S26型号的开发工作已经完成,但Plus型号仍在进行中。优先生产Ultra型号是为了最大化公司的生产能力。
此外,用于Ultra型号的OLED面板已于本月初获得批准。而Galaxy S26和Plus型号的面板预计将在12月通过审批。
这一策略调整反映了三星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和对产品线优化的重视。通过集中资源优先生产市场需求较高的Ultra型号,三星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校对/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