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张券,分别为满1000减140、满2000减280,我看中商品的价格分别为……分两次结算怎么凑单最划算?”双11开启后,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向Deepseek抛出这个问题。
结果怎样?这位网友说:“AI计算了五分钟,但最后能最大限度用券,最重要的是不用自己动脑算,爽!”
天猫双11将于20日8点正式现货开卖。中新经纬注意到,今年双11,AI含量显著升高,网友们不仅让AI计算如何使用优惠券更划算,还让AI帮忙选品、同款比价等,还有网友发文表示,“AI比我还忙,也比我了解我自己,打开电商App,推荐的全是我想买的……”
AI集中上岗
今年双11依旧提前开跑。10月9日,京东双11就已全面开启,天猫双11于15日晚8点预售,于10月20日晚8点现货开卖。两大平台双11均延续至11月14日。
从目前平台公布的情况看,今年双11消费者购买热情火爆。
天猫10月16日数据显示,双11预售开启后,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破亿品牌数、成交翻倍品牌数、活跃用户数均超2024年同周期。
京东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12点,诸多品类在京东双11实现销售爆发,包含家电、手机、数码、电脑在内的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自10月9日20点至14日12点期间,京东超市用户同比增长超30%,50多个百万品牌实现成交额同比增长翻倍。
李佳琦直播间数据显示,10月15日天猫双11大促首日,李佳琦直播间双11首小时加购GMV(成交总额)同比保持增长,美妆、母婴、时尚、食品等细分品类增长显著,最高增长近80%。大促首日,39个产品销量超10万件,其中超六成产品为美妆。
除了高涨的GMV和单量,今年双11,AI也是一大亮点。
天猫“AI万能搜”、京东“京小智”等AI助手全面“上岗”,成为这场年度购物节的新主角。天猫称,今年是首个AI全面落地的天猫双11。京东也称,今年双11是京东AI、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
带来哪些不一样?
10月16日,中新经纬从天猫双11发布会获悉,今年AI将从流量分发、消费者体验、电商经营等方面服务消费者及商家。
发布会上,淘宝天猫向消费者同步推出6款AI导购应用,其中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AI试衣”等。以上应用可实现为消费者提供购物攻略、筛选商品、推荐同款价优商品以及支持用户一键上身试穿心仪穿搭等功能。
AI万能搜界面 淘宝App截图
16日,中新经纬在AI万能搜中输入:想买一新手机,请推荐给我优惠力度最大的一款。AI万能搜随即给出了多款手机推荐,并且总结了国家补贴、百亿补贴、“双十一”活动的优惠亮点和功能优势、适用人群等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点击关键词进行购买。最后,AI万能搜还给出了优先选择的购买建议,以及叠加优惠。
京东方面则表示,在提效工具层面,京东提供了京小智、京点点等多种智能AI工具,免费开放大模型客服、设计智能体等服务以大幅缩短消费者的等候时间。京东还将携JoyAI全线产品,为商家提供超千万免费资源与超50款专业AI工具。
中新经纬也注意到,本次电商平台针对C端(消费者)推出的AI服务更加细分化,各功能侧重解决用户的不同需求。
例如,淘宝天猫的“AI万能搜”提供泛消费知识攻略问答,为用户解决购物攻略、口碑评测、优惠咨询等消费问题,是为消费者还没有明确购物目标时提供咨询服务。
而淘宝“AI帮我挑”则是在购物过程中帮助用户梳理和收敛需求、提供决策指导的专业导购,适用于消费者已经有购物意向时,提供决策建议。该功能旨在帮助用户解决在搜索购物场景中遇到的“挑选困难、缺乏决策指导”等问题。
场外AI也得干活
面对电商平台的AI助手,许多网友的第一道难关或许是如何与它对话。“我知道我喜欢什么,但让我打出来就词穷了”是不少“剁手党”的心声。
中新经纬注意到,“AI层层外包”成为购物节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给AI下指令的提示词(Prompt)教程,指导大家如何用最精准的语言“驯服”AI,买到心仪好物。
1分钟让DeepSeek帮你理性消费、让GPT制定购物清单、让豆包找券……每个AI助手双11期间都逃脱不了当采购助理的命运。
而双11期间,解出令人头疼的“满300减50,叠加店铺20元券,88VIP再享95折”系列“奥数题”是AI助手的年度重点工作。
社交平台一位网友发帖“双十一到了,AI用处+1”,内文便是向豆包App请教如何将559、648、657、298、199、200等众多数字凑1000最接近。一条名为“感谢AI帮我算折扣”的帖子下,网友在评论区纷纷求助指令是啥。
更有意思的是,场外的AI助手们交的计算题作业还被网友拿来对比打分。在使用DeepSeek和豆包同时计算双11尾款时,一位博主评价,DeepSeek思路比豆包更清晰,便于理解,情绪价值也比豆包高,豆包比较“嘴硬”。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大模型将成购物入口?
眼下,用户日常使用的一些大模型已接轨电商平台。8月,腾讯元宝曾宣布接入京东,迈入AI电商。10月,沃尔玛宣布与OpenAI合作。近期,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完成重要升级,实现与抖音商城的深度打通。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这预示着电商的入口正变得更加多元化,消费者的购物路径正在缩短,未来用户或许在和模型对话的界面,即可完成购物下单。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编制的《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5)》指出,AI大模型已深度渗透直播选品、智能客服等关键环节,78%的直播电商积极应用生成式AI优化运营流程,虚拟主播与个性化推荐系统重构了消费决策路径,让消费者购物决策更加高效精准。
对于电商平台更加AI化的趋势,刘兴亮指出,电商行业正从“货架电商”“内容电商”走向“智能电商”阶段。在“智能电商”时代,消费者的购物流程将从烦琐的“点点点”彻底简化为高效的“说说说”,AI的深度介入将极大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现在你只需要向AI发出一个指示,把你的消费需求描述清楚。”刘兴亮解释说,这个AI入口可以是一个搜索框,也可以是一个对话界面。消费者一次性提出诉求,系统便会直接提供几个选项,若其中有合适的,便可直接下单,这样能显著缩短购物决策路径和整个购物流程的时间。
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也对中新经纬表示,各平台高调推出AI服务表明,电商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价格战、流量战,全面转向技术、效率和用户体验的综合比拼。他提到,AI技术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双11作为最重要的促销节点,自然也成为展示和验证AI能力的最佳舞台。
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对中新经纬表示,在C端(消费者),电商的AI服务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不过确实是双11期间平台用以吸引眼球的“卖点”。他认为,目前AI对消费者而言,属于一种优化搜索结果的工具,能让推荐更精准,是一种“搜索的升级”,但用户尚未对其形成信任。
李成东提到,但对于电商平台的商家而言,AI已经深度介入,商家有明确的需求和付费意愿。“AI能够降本增效,可以完成供应链分析、销售预测、帮助备货和发现爆款等工作,这些都能提升商家效率并降低风险。”
对于AI未来或将如何改变购物流程,张毅认为,其想象空间仍旧较大。当前AI助手在理解用户意图方面可以做到比较智能,但在面对复杂的语义问题、模糊意图时,其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刘兴亮表示,在未来更加理想的智能电商时代,购物行为将变得无处不在,用户只需向AI助手发出指令,其余如比价、下单等烦琐过程均可由AI在后台自动完成。对于小额支付,在用户授权下,AI甚至可以直接完成支付。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