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hone 17系列欲掀“超级换机潮” A股“果链”全线躁动
2.三星显示将车载OLED定位为下一代增长引擎
3.京东方“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专利获授权
4.苹果为何要做超薄iPhone Air?听听库克及设计团队怎么说
5.只有更贵 彭博:iPhone售价将进入新时代
1.iPhone 17系列欲掀“超级换机潮” A股“果链”全线躁动
9月10日,苹果公司在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重磅发布四款iPhone 17系列机型: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其中iPhone Air以5.6mm厚度成为迄今最薄iPhone,并采用eSIM技术。
苹果此次定价策略显现出极强的市场野心:全系储存空间起步为256GB,但售价未上调,与iPhone 16系列保持一致。国行版本分别为5999元、7999元、8999元和9999元起,将于9月19日正式开售。
苹果此次产品线出现重大调整,用Air机型取代以往的Plus版本,不仅厚度达到前所未有的5.6mm,更全面采用eSIM技术,取消了物理SIM卡槽。这一变化体现了苹果对设备轻薄化的极致追求,同时也顺应了数字虚拟化的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国内仅中国联通支持eSIM,但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运营商跟进。
据报道,苹果公司计划量产近1亿部iPhone 17系列手机,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苹果对其新品引爆市场的强大信心。
多家权威机构分析指出,iPhone 17系列在AI功能、影像系统、外观设计等方面迎来重大升级,这极有可能驱动一轮前所未有的“超级换机潮”。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盛宴的焦点不止在于苹果本身,更在于其背后庞大而精密的中国供应链体系。1亿部的量产目标,犹如一剂强心针,为A股市场的一批核心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订单和业绩弹性。
A股市场汇聚了苹果供应链的众多龙头企业,它们早已不是简单的代工厂,而是深度参与研发、掌握核心工艺、具备强大成本管控能力的“隐形冠军”。
三季度以来,工业富联、水晶光电、东山精密、鹏鼎控股、环旭电子等十余家果链公司均接待了50家以上机构的密集调研,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苹果产业链的强烈关注。
据多家媒体报道,立讯精密已反超富士康,拿下iPhone 17系列45%的整机组装份额。该公司在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预计三四季度市场需求平稳略增,客户销售策略成熟,公司充满信心。这一表态从侧面印证了苹果新机的市场预期相当乐观。
蓝思科技则被曝将独家供应iPhone 17 Pro系列超瓷晶玻璃。公司在8月12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正与合作伙伴一道,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
另外,京东方将首次为iPhone 17 Pro供应LTPO OLED面板,初期出货量约500万片,打破三星显示和LGD的垄断格局。其他核心企业,如长盈精密(精密结构件)、水晶光电(光学器件)、环旭电子(SIP封装)、兆易创新(存储芯片)等均深度参与iPhone 17的零部件供应。
值得提及的是,尽管苹果试图将印度打造为第二个供应链中心,且从iPhone 17开始,供应美国市场的手机将全部由印度制造,但现实挑战依然巨大。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印度生产了2390万台iPhone,同比增53%,但仅占苹果全球出货量的约10%。同时印度制造成本比中国高出5%-10%,关键零部件(如芯片、摄像头模组)仍需从中国、日韩进口。另外,印度工厂良品率虽已从早期的50%提升至85%,但仍低于中国工厂98%的水平。
当下,尽管苹果试图推行“中国+N”战略,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甚至巴西,但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仍牢牢掌握在中国供应链手中。
据苹果公司于2024年4月披露供应链名单显示,名单中187家供应链企业有92家来自中国(其中中国大陆厂商达51家),占比超过50%,稳居首位。而这近200家的苹果核心供应商里,有87%都在中国设厂。
甚至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中国公司也在影响着苹果供应链的布局。2012年至2022年间,东南亚和印度的苹果工厂激增,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公司前往这些地区设厂推动的。
苹果的CEO库克曾明确表示:“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
随着iPhone 17系列开启“超级换机潮”,中国供应链企业正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从精密结构件到显示面板,从AI芯片到射频天线,中国企业已经深度参与iPhone的创新研发与制造全过程,在这场全球科技盛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2.三星显示将车载OLED定位为下一代增长引擎
三星显示正加速产品组合扩张和客户群增长,将车用OLED定位为下一代增长引擎。
9月10日,三星显示中小型显示事业部部长Lee Ju-hyung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举行的题为“快速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的演进”的研讨会。他强调:“三星OLED将成为连接未来出行与人的数字平台。”
Lee Ju-hyung表示:“OLED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将作为未来出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创造各种价值,例如识别周围物体或通过深度学习提供安全驾驶解决方案。”
在此次展会上,三星显示展示了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全新数字驾驶舱演示。最大的特点是,无论驾驶员和乘客的眼睛和手能接触到的地方,都有各种OLED显示屏。此外,他们还推出了车载OLED新品牌DRIVE™。
Lee Ju-hyung强调:“可滑动、可弯曲、可卷曲等未来概念如今已成为现实。通过控制视角的FMP(柔性多点显示屏)以及将摄像头嵌入显示屏以消除孔洞的UPC(单点触摸屏)等技术,我们可以提升车内美观度,并与AI功能相结合,消除各种妨碍安全驾驶的因素。”
三星显示还公布了其战略,以满足汽车客户对更大、更多样化显示屏的需求。在此次活动中,三星显示展示了“多层压合”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两块或多块显示屏组合成一个大屏幕。其优势在于,客户可以通过选择各种尺寸的显示屏自由设计产品,同时缩短产品开发时间。
Lee Ju-hyung表示:“客户可以像拼乐高积木一样在三星显示平台上测试新技术和新材料,并规划中长期信息娱乐路线图。三星显示的技术开发路线图也将与之同步,以便及时提供OLED解决方案。”
三星显示专注于车载OLED市场,是因为在信息技术(IT)市场需求放缓的同时,汽车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据市场调研公司Omdia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车载OLED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算)将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从去年的8.8亿美元增至48.6亿美元。三星显示去年在车载OLED市场的份额达到55.9%,位居第一。
3.京东方“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专利获授权
天眼查显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取得一项名为“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2002257B,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3月21日,申请日为2020年9月25日。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导电布和保护层,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和弯折区,绑定区通过弯折区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驱动芯片绑定于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导电布覆盖于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的绑定区;保护层覆盖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保护层还与导电布接触;其中,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本发明的导电布和保护层能够分别对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和弯折区进行保护,避免静电对显示面板造成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寿命。
4.苹果为何要做超薄iPhone Air?听听库克及设计团队怎么说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1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推出史上最轻薄的iPhone后,苹果高管阐释了其超薄设计背后的理念。这一设计需要消费者在实用性与时尚外观之间进行取舍。
作为苹果的工业设计副总裁,莫莉·安德森(Molly Anderson)不希望消费者只是拿到一款现有手机的简单升级版,她想让用户在挑选下一部手机时“犯难”。
于是,她设计出了iPhone Air,这款机型在苹果周二的秋季发布会上推出。Air产品名副其实:它是一款薄如刀锋的手机。
“这是我们梦想已久的事情,要打造一部极致轻薄、令人惊叹的iPhone。”安德森表示。这话口气不小,但却很难反驳:Air厚度仅为5.6毫米,比卡地亚“Love”手镯的经典款还要薄,将极致纤薄与审美融在了一起。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发布会后接受专访时表示:“握在手中时,它轻薄得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走。”
苹果人机界面设计副总裁、与安德森共同领导整个设计团队的艾伦·戴伊(Alan Dye)表示,Air的诞生标志着苹果向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当年畅想的那种“一整块浑然天成的玻璃”设计又迈进了一步。
安德森与戴伊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们观察到年轻用户以各种新奇的方式将手机佩戴在身上,而且市面上也有不少品牌在卖带绳的手机配件。于是,苹果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挂绳。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如今悄然推开了一扇窗,默许用户可能不再完全遵循苹果设定的使用范式。
“当某件物品与你形影相随时,它理应彰显你的个性,”库克表示,“我们正在传递的是信息是:这款产品具有高度个人属性,它需要反映你的个性。至于如何反映个性,你才是最好的决策者。”(凤凰网)
5.只有更贵 彭博:iPhone售价将进入新时代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1日,据彭博社报道,随着iPhone 17的发布,苹果公司开始让消费者习惯一种新常态:iPhone售价可以站上2000美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
2017年,当苹果发布iPhone X时,它不仅引入了面部识别和流光溢彩的全面屏,还开创了一个新类别:1000美元智能手机。
八年时间过去了,这一价格几乎没有变化。尽管通货膨胀和技术不断升级,iPhone 17 Pro的起售价为1099美元,仅比当年高出100美元;苹果入门级iPhone的售价为799美元,同样仅比2017年的同等机型高出100美元。
在本周iPhone 17发布前,一些分析师预测苹果新手机售价将大幅上涨,尤其是在特朗普征收关税的背景下。然而,苹果的调整相对克制。Pro机型的价格确实从999美元升至1099美元,但苹果通过将基础存储容量翻倍至256GB来缓解涨价带来的冲击。
2000美元时代
但是,这种克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苹果不太可能无限期自行吸收关税成本,转移iPhone生产也无法彻底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苹果已经开始释放信号:2000美元iPhone时代即将到来。
今年的iPhone 17 Pro Max推出了2TB存储选项,售价为1999美元,在中国大陆售价1.7999万元。这是iPhone首次触及接近2000美元的门槛。苹果不会轻易定出这个价格,除非它相信相当一部分用户愿意支付这么多钱。
2TB版iPhone 17 Pro Max售价1.7999万元
趋势已经很明显。苹果首款可折叠iPhone预计将于明年发布,其功能可与三星和谷歌多可折叠机相媲美。目前,这些可折叠机型根据配置的不同售价在1799美元到2419美元之间。
考虑到单屏版iPhone Air售价为999美元,而且它将与未来的可折叠机型共用许多组件,苹果可折叠手机价格很可能至少翻倍,这还没考虑存储空间升级、保护壳和配件带来的额外费用。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已经对华尔街表示,他相信iPhone用户愿意掏钱购买。“人们愿意尽其所能购买自己能负担得起的最优秀产品。”库克在2023年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他指出,iPhone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消费者不仅用它完成支付、操控智能家居、管理健康数据,更将银行账户信息托付于这台设备。
展望未来,苹果已经在研发20周年纪念版“iPhone 20”,预计其革新程度将与当年的iPhone X相当。正如iPhone X奠定了1000美元的售价标准一样,iPhone 20可能会为更高售价的新常态打下基础。(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