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绩再攀高峰!瑞声科技2025上半年营收破133亿;
2.华勤技术: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舜宇光学科技:与歌尔股份及歌尔光学订立谅解备忘录;
4.艾森股份H1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50.64%;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6.9%,新相微H1营收同比增长23.48%;
1.业绩再攀高峰!瑞声科技2025上半年营收破133亿;
8月21日,瑞声科技(2018.HK)在新加坡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集团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再创新高。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63.1%至8.76亿元,主要由于光学业务盈利性持续改善,以及精密结构件业务的高速增长。 财报显示,上半年瑞声科技经营性现金流入为28.9亿元,同比增长9.1%。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率为4.7%,账面现金为77.5亿元。
2025 年上半年,瑞声科技凭借在微型器件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实现多业务板块稳步进阶。从收入结构看,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以46.3亿元营收成为第一增长极,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以56.2%的同比增速展现最强爆发力,声学、车载声学、光学业务则分别以35.2亿、17.4亿、26.5亿元营收,形成高增长引擎的多元格局,为下半年业绩爬坡奠定坚实基础。
声学业务中高端产品领跑
作为瑞声的传统优势板块,声学业务上半年实现 35.2 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8%,毛利率维持27.2%的健康水平,增长核心来自中高端产品的规模化突破。其中,SLS大师级与同轴扬声器出货量超1700万只,同比激增近40%,其行业首创的“大师级同轴对称双扬声器”与“1.4mm 超薄扬声器”,不仅定义了消费电子声学的技术标杆,更成功切入AI眼镜等新兴穿戴场景,为业务增长打开第二空间。
随着下半年更多中高端项目进入量产爬坡期,叠加超薄、高保真技术在旗舰机型的渗透率提升,声学业务毛利率有望实现“稳定向上”的预期,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消费电子声学市场的份额优势。
车载声学战略升级
车载声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支撑:上半年收入 17.4 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23.9%,增长动力源于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强化升级。
在客户端,瑞声不仅持续导入新车型合作,更拿下国内某新能源品牌旗舰SUV项目,该项目搭载32扬声器、40通道功放及定制化软件调音系统,标志着其从“单一声学部件供应商” 向“车载音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在产业布局上,收购河北初光汽车的动作极具战略意义,后者的智能麦克风、RNC传感器等产品,与瑞声原有车载声学业务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车载声学闭环能力。
光学业务高端化显成效
光学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26.5 亿元收入的背后,是“高端化 + 技术突破”的双重成效。
在传统塑胶镜头领域,6P及以上规格出货占比超 18%,7P项目稳定量产并斩获更多中高端订单,推动塑胶镜头毛利率提升超10个百分点;光学模组业务受益于中高规格产品放量,收入同比增长超 20%,其中32M像素以上模组占比达34%,OIS模组销售额突破8亿元,成为模组业务的核心增长极。
更值得关注的是WLG 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上半年助力国内客户高端旗舰机型完成1G6P主摄升级,标志着玻塑混合镜头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同时为客户旗舰机型独供WLG超光棱镜,凭借优越的光学性能打开高端市场缺口。随着下半年更多搭载 WLG 工艺产品的旗舰机上市,光学业务有望迎来规模效应的爆发。
机器人赛道打开新空间
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业务以46.3亿元收入成为上半年营收最高的板块,核心驱动力来自三大方向。核心产品,横向线性马达、创新侧键、金属中框等在客户中高端机型持续渗透;新兴业务在机器人领域构建垂直一体化能力,其电机产品凭借优异磁路设计与长寿命优势,已获得多家头部机器人客户订单,打开千亿级新兴市场;散热业务首发的大面积铝合金液冷 VC 在全球头部客户旗舰机快速放量;笔电机壳业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形成手机笔电双场景支撑。
传感器及半导体AI交互催生新需求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以6.08亿元收入(同比+ 56.2%)成为增速最快的板块,增长逻辑紧密贴合“AI 驱动的智能交互升级”趋势。其高信噪比麦克风大规模向海外客户出货,既受益于消费电子端语音交互精细化的需求,也提前布局了AI音箱、智能座舱等场景的麦克风阵列需求,为业务持续高增长埋下伏笔。
整体而言,瑞声科技的“以技术创新为使命,开拓新兴领域”战略,在上半年已显现清晰落地路径:一方面,通过微型器件技术壁垒巩固消费电子基本盘;另一方面,将核心技术向车载、机器人、智能穿戴等场景延伸,形成收入多元的正向循环。
未来,随着全球化布局的深化与产品多元化的推进,瑞声科技有望进一步构筑场景服务的业务闭环,在微型器件赛道持续领跑,同时在新兴领域打开更大增长空间。
2.华勤技术: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8月22日,华勤技术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议案。此举旨在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的备案、批准和核准。目前,公司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发行事宜,但发行能否成功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7月14日,华勤技术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初步核算,2025年上半年度, 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30亿元到840亿,同比增长110.7%到113.2%;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亿元到19.0亿元,同比增长44.8%到47.2%。
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华勤技术表示,公司所处的电子信息行业,受益于全球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爆发,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助推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汽车及工业、AIOT等领域的发展,对公司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公司依托“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以及全球化产业布局,以积累多年的研发设计能力、高效的供应链平台、全球多元化的智能制造能力,服务于包括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各类细分领域的科技公司,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在核心业务方面,华勤技术展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智能手机业务保持全球ODM行业领先地位,年出货量持续超亿部;智能穿戴设备成为新的增长点,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4.7%,在智能手表、手环等细分市场占据龙头地位。高性能计算业务表现尤为突出,笔记本电脑成功打入北美市场,AIPC产品线快速扩张;数据中心业务2024年实现178.8%的惊人增长,AI服务器平台获得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青睐。
新兴业务领域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汽车电子板块完成首个智能座舱全栈产品交付,客户群体从传统车企扩展至造车新势力;通过并购豪成智能快速切入机器人赛道,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AIoT业务2024年增长187.9%,在XR设备和智能家居领域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这些布局与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为公司未来发展打开更广阔空间。
华勤技术的业绩增长不仅体现了其在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更反映出其战略布局的前瞻性。随着全球AI商业化进程加速,公司在服务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既把握了当前市场机遇,也为长期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科技制造龙头企业的强大韧性和增长潜力。
3.舜宇光学科技:与歌尔股份及歌尔光学订立谅解备忘录;
舜宇光学科技在港交所公告,于8月21日(交易时段后),本集团若干成员公司与歌尔股份及歌尔光学订立谅解备忘录。谅解备忘录订约方包括:舜宇浙江光学、宁波奥来、上海奥来、歌尔股份及歌尔光学。根据谅解备忘录,订约方同意进一步磋商,以就认购事项订立最终协议,其主要条款如下:(i) 当重组完成后,宁波奥来以其持有的上海奥来的全部股权作价出资认购歌尔光学的股权;及(ii) 于认购事项完成后,宁波奥来将持有认购事项完成后的歌尔光学股权约33.33%。
今年上半年,舜宇光学实现未经审核的收入约196.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2%。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约16.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2.6%。歌尔股份发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基本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长13.89%。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歌尔2025上半年研发投入达21.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9%。
4.艾森股份H1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50.64%;
8月21日,艾森股份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5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8.2万元,同比增长22.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43.67万元,同比增长76.14%。
报告期内,公司电镀液及配套试剂销售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64.32%;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销售收入6267.05万元,同比增长53.49%;电镀配套材料销售收入7730.7万元,同比增长42.75%。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始终聚焦半导体业务,坚守“差异化竞争,全球化布局”的核心发展理念和“一主两翼、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先进封装和晶圆领域的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力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报告称,公司重视全球化布局,不断深化国际化战略,通过本土化运营和对市场的精细耕耘,推动国际业务日益发展。公司通过子公司INOFINE,开拓了东南亚市场,目前并购整合进展顺利,公司持续优化与INOFINE的协调联动,形成高效协同、资源共享的机制和文化。公司东南亚制造中心建设与运营筹备有序推进,有利于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为在东南亚市场的深度渗透奠定坚实基础。
艾森股份表示,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战略性提升光刻胶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公司也将积极开拓新客户、新项目,完善全链条产品能力和多产品线的协同布局,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
(校对/黄仁贵)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6.9%,新相微H1营收同比增长23.48%;
A股今日延续强势表现,沪指一举突破3800点,再创十年新高。截止收盘,沪指涨1.45%,收报3825.76点;深证成指涨2.07%,收报12166.06点;创业板指涨3.36%,收报2682.55点;科创50指数涨8.59%,收报1247.86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5467亿,较昨日放量1227亿。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好。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115家公司市值上涨,芯原股份、上海新阳、光迅科技等公司市值领涨;聚灿光电、麦捷科技两家公司市值下跌。
华西证券指出,整体来看,市场在短暂震荡后迎来情绪修复,风险偏好仍然是行情的关键词。往后看,资金动向值得持续跟踪。8月15日以来,股票型ETF资金和杠杆资金均持续流入,表明资金参与意愿仍相对积极。同时,继续关注市场隐含波动率是否会大幅上升。若大幅上升的现象出现在上涨行情中,则需要注意规避因投机热度快速升温而导致的边际调整;若出现在下跌行情中,则可以尝试在行情企稳时,博弈稳市预期或稳市资金推动的修复行情。此外,时至8月底,上市公司中报将陆续出炉,业绩增长及预期可能同样成为交易线索之一。
全球动态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收跌25.61点,跌幅0.40%,报6370.17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152.81点,跌幅0.34%,报44785.50点;纳指收跌72.545点,跌幅0.34%,报21100.312点。
美国大型科技股多数收跌,特斯拉收跌1.17%,Meta Platform跌1.15%,亚马逊跌0.83%,苹果跌0.49%,英伟达跌0.24%,微软跌0.13%,谷歌A则收涨0.22%。
热门中概股里,热门中概股里,小鹏汽车收涨11.68%,满帮涨9.81%,蔚来涨9.27%,老虎证券、Boss直聘、名创优品至多涨6.65%。
个股消息/A股
新相微——8月22日,新相微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3.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73万元,与去年同期的-336.71万元相比,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4.01万元,同比增长72.37%。
瑞联新材——8月21日,瑞联新材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4%,扣非后净利润约1.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
亿纬锂能——8月21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30.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7亿元,同比下降22.82%。
个股消息/其他
舜宇光学科技——舜宇光学科技在港交所公告,于8月21日(交易时段后),本集团若干成员公司与歌尔股份及歌尔光学订立谅解备忘录。谅解备忘录订约方包括:舜宇浙江光学、宁波奥来、上海奥来、歌尔股份及歌尔光学。
英伟达——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周五表示,该公司正在与特朗普政府讨论为中国开发一种新半导体,因为华盛顿和北京在贸易限制与关键技术的获取之间寻求脆弱的平衡。
Momenta——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自研的首款辅助驾驶芯片,已在近期点亮,并开始上车测试。据了解,这块芯片的性能主要对标的是旗下的Orin-X和高通8650等主流辅助驾驶芯片。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5441.61点,涨351.14点,涨幅6.9%。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