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5月12日消息(艾斯)市场研究公司Omdia研究分析师夏茂森在一篇最新报告中针对软银与OpenAI成立的合资公司对软银的意义及潜在的市场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押注Cristal Intelligence,对软银而言既代表着战略愿景,也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风险权衡。
软银宣布与OpenAI成立合资企业,推出面向企业级市场的高级AI平台“Cristal Intelligence”。该平台将OpenAI的AI模型与企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深度融合。这家名为“SB OpenAI Japan”的合资公司致力于为日本企业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软银承诺每年投入30亿美元在其子公司部署OpenAI工具。但此次合作引发了一些疑问与担忧:在全球AI竞争加剧、软银财务波动的背景下,Cristal Intelligence究竟是奠定软银乃至日本AI领导地位的战略妙棋,还是一次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赌注?
Cristal Intelligence的诞生与市场影响
SB OpenAI Japan由软银与OpenAI各持50%股权,专注于开发专为日本企业设计的定制化AI平台Cristal Intelligence——旨在为日本企业整合企业数据和系统。该平台将整合OpenAI的生成式AI模型(如ChatGPT Enterprise)与软银的电信基础设施、行业专业知识及庞大企业用户基础。合资企业将成为Crystal Intelligence在日本企业的独家分销商,并已就未来潜在的国际扩张展开讨论。同时,软银将率先在集团内部推进AI转型,成为该平台的首个核心客户,并计划在LY Corp(Line/雅虎日本)及PayPay等子公司全面部署该技术。
这家合资企业是软银整体AI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集团正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数字服务商转型:其全球AI基础设施布局包括近期参与美国“星际之门”项目(承诺投资190亿美元),并与芯片设计公司Arm合作,这对AI硬件的协同效应至关重要。在日本本土市场,软银则宣布在大阪与北海道建设AI数据中心,构建涵盖基础设施(土地、建筑、电力)、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营、AI算力设施以及AI模型与应用的AI全生态体系。
这一实施策略体现出软银的深思熟虑:首先在软银集团内部部署Cristal Intelligence,评估业务转型效果后,再向企业客户提供经投资回报验证的解决方案。软银管理层预计2024年启动企业级AI解决方案部署,在对接大型企业的同时,建立中小企业及地方政府最终采用的技术路径。在合资公司成立前,软银一直奉行“多模型战略”——除OpenAI外,还提供微软Azure、谷歌Gemini,并自研大语言模型。这种多元化策略旨在对冲技术风险,但该战略的持续性存疑,因为对这一合资企业的投资表明,软银现专注于OpenAI解决方案的本地化。
财务影响与挑战
此项合作引发高度关注。在软银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投资者提问多聚焦于OpenAI及合资企业。主要担忧在于每年3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即使对于软银集团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这笔资金也意味着巨大的财务负担。虽然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正考虑直接向OpenAI注资250亿美元,但其电信业务分支软银公司(SoftBank Corp)计划采用按使用付费模式部署OpenAI解决方案,通过支出关联机制获取回报。
对Cristal Intelligence的巨额投资质疑背后,折射出市场对软银全面押注OpenAI战略的深层疑虑,以及对AI领域资本密集型重投资模式的担忧。当前AI行业波动剧烈且竞争白热化,技术突破持续重塑产业格局。例如中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近期推出的R1模型,以更低成本实现了与OpenAI相当的性能,直接挑战了Cristal Intelligence的价值主张,并可能促使软银重新评估包括大规模GPU采购在内的AI基础设施投资策略。
另一挑战来自运营效率:合资企业50/50的股权结构意味着平等的投票权和不确定的决策权,这在需要快速决断的AI行业可能产生治理风险。此外,软银计划从集团抽调约1000名员工加入合资企业,人员整合将增加运营复杂度,新实体架构优化需要时间沉淀。
战略愿景抑或风险考量?
Omdia分析师指出,对软银而言,Cristal Intelligence既代表着战略愿景,也代表着经过深思熟虑的风险权衡。该项目契合软银从电信运营商(telco)向科技公司(techco)转型的定位,旨在确立其在日本AI部署领域的领导地位。从实施路径、多元化AI战略到重资产投入,均显示出这是一项系统性战略规划而非冲动博弈。然而,在持续的经济与技术不确定性中,如此大规模的财务承诺不容忽视。简言之,Cristal Intelligence的成功将取决于市场接受度、技术差异化能力,以及软银将AI能力转化为客户实际价值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