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AI 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打破了存储芯片市场原有的平静,引发了对存储芯片需求的井喷式增长。这背后的原因,与 AI 技术自身的特性以及其发展带来的数据量增长密切相关。
以大模型训练为例,像 GPT-4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处理海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互联网上的各种文本,包括新闻、论文、小说、博客等等。为了让模型能够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语义理解能力,训练数据的规模动辄达到 PB(1PB = 1024TB)级别。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传统的存储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必须依赖高性能的存储芯片来进行存储和读取。
而在推理阶段,AI 应用需要快速地从存储芯片中获取模型参数和相关数据,以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比如智能语音助手,当用户说出语音指令后,它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调用存储芯片中的语音识别模型和语言理解模型,将语音转换为文字并理解用户的意图,然后给出相应的回答。这就要求存储芯片具备极低的延迟和极高的读写速度,否则就会导致用户体验变差,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
AI 发展带来的数据量增长更是惊人。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将从 2018 年的 33ZB(1ZB = 1024EB,1EB = 1024PB)增长到 2025 年的 175ZB。这些数据涵盖了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多种形式,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爆发式的增长。在医疗领域,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如 CT、MRI 等设备产生的图像数据量越来越大,这些数据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关键作用;在智能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汽车每行驶一小时就会产生数 GB 的数据,包括摄像头拍摄的路况视频、传感器收集的车辆状态信息等,这些数据用于车辆的自动驾驶决策和安全性保障。
为了应对如此巨大的数据量和 AI 应用对数据处理的严苛要求,存储芯片在容量、速度和性能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存储芯片的容量需要不断提升,从过去的 GB 级别向 TB 级别甚至更高迈进。在速度方面,存储芯片的读写速度要大幅提高,以满足 AI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对数据的快速存取需求。存储芯片还需要具备更高的性能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高负载的情况下稳定运行,确保 AI 系统的可靠运行。
存储芯片市场现状与趋势
价格走势
在 AI 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存储芯片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价格走势更是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存储芯片价格开启了上涨通道,且涨势愈发猛烈。
以 DDR4 和 DDR5 这两种常见的存储芯片为例,根据专业市场研究机构 TrendForce 的数据,在 2025 年上半年,DDR4 16GB 芯片的价格从年初的 3.95 美元一路飙升至 6 月 25 日晚间的 12.5 美元,涨幅高达 216%;DDR5 16G(2Gx8)4800/5600 的价格也从年初的 4.8 美元上涨到 6 月 25 日的 6.053 美元,涨幅达到 26.1% 。这种价格的大幅上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存储芯片需求的旺盛,也体现了供需关系的失衡。
从供需关系来看,需求端,AI 服务器的大规模部署是拉动存储芯片需求的主要力量。一台普通的 AI 服务器,其对存储芯片的需求量是传统服务器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在数据中心中,为了支持 AI 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任务,需要大量配备高性能的存储芯片。以 OpenAI 的数据中心为例,为了运行 GPT 系列模型,其数据中心配备了海量的存储芯片,以满足模型训练对数据存储和读取的巨大需求。除了 AI 服务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设备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随着智能手机摄像头像素的提高、视频拍摄分辨率的提升以及各种大型游戏和应用程序的安装,用户对手机存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的 16GB、32GB 逐渐向 128GB、256GB 甚至更高容量发展。在智能汽车领域,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包括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传感器数据、地图数据、驾驶决策数据等,这也推动了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长。
供给端,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存储芯片大厂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纷纷将产能向利润空间更大的先进制程 DDR5 和 HBM 等高带宽内存产品倾斜。三星电子在 2025 年初传出减产 DDR4 的消息,并要求客户在 6 月前完成订单确认;SK 海力士也计划将现有 DDR4 产能压缩至总产能的 20% 以下,预计 2026 年 4 月正式停产。这些大厂的产能调整,导致了传统 DDR4 等存储芯片的供给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从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市场格局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科技这三家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庞大的研发投入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长期占据着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星作为全球存储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在 DRAM 和 NAND 闪存市场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在 DRAM 市场,三星凭借其先进的制程工艺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芯片产品。其在智能手机、服务器等领域的市场份额都名列前茅,像苹果、华为等众多知名手机厂商都大量采购三星的存储芯片。在 NAND 闪存市场,三星同样表现出色,其 3D NAND 闪存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读写速度,广泛应用于固态硬盘(SSD)、存储卡等存储设备中。
SK 海力士也是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在 DRAM 领域,与三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SK 海力士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如高带宽内存(HBM)技术,在 AI 服务器等高端应用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产品以高性能、低功耗著称,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拥有大量的客户。
美光科技在存储芯片市场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产品涵盖了 DRAM、NAND 闪存等多个领域。美光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认可。尤其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对存储芯片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领域,美光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国产存储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崛起,逐渐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长鑫存储作为国内 DRAM 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已经成功实现了量产,并在智能手机、数据中心等多个关键应用领域广泛使用。其核心产品在性能上已经能够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如旗下长鑫存储的 LPDDR5 芯片,比上一代容量和速度都提升了 50%,功耗还降了 30%,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服务器等设备。长江存储在 NAND 闪存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 3D NAND 闪存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优的性能。长江存储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广泛应用,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 DRAM 市场的份额达到了 33.5%,SK 海力士占 38.2%,美光占 22%,而国产存储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虽然相对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长鑫存储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之前的较低水平增长到了一定比例,预计到 2025 年底,按比特出货量计算,其市场占比有望从 6% 涨到 8%,在高端产品 DDR5 和 LPDDR5 的市场份额,从年初的 1% 左右,年底预计能冲到 7% 和 9% 。长江存储在 NAND 闪存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提升,随着其产能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A 股存储芯片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股价表现
在 AI 引爆存储芯片需求的大背景下,A 股存储芯片相关概念板块成为了市场中的明星板块,股价表现十分亮眼。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整个板块呈现出强劲的上涨态势,多只股票涨幅惊人。
以香农芯创为例,作为 SK 海力士等存储巨头的核心代理商,直接受益于存储芯片涨价潮。公司股价从年初的 20 元左右一路飙升,到 10 月 24 日录得 20CM 涨停,股价来到 127.57 元 / 股,刷新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超 592 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自 4 月低点迄今累计最大涨幅 450%。江波龙作为国内存储模组龙头,企业级 SSD 和 DDR5 产品通过 AMD 等国际认证,其股价同样表现出色,自 4 月低点迄今累计最大涨幅 233%,10 月 30 日,股价再度涨超 10% 续创历史新高。佰维存储在存储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叠加 AI 手机、AIPC、AI 眼镜等 AI 端侧产品放量带动下,业绩增长明显,股价也不断攀升,10 月 25 日盘中一度涨超 12%,最高触及 120.58 元 / 股,刷新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超 556 亿元。
据 Choice 数据统计显示,剔除新股和次新股,10 月 25 日,包括江波龙、香农芯创、佰维存储、聚辰股份、普冉股份等在内的多家存储芯片概念股盘中创出历史新高(前复权) 。在 10 月 24 日,A 股存储芯片板块更是迎来年内罕见涨幅,截至午间收盘,板块整体涨幅超 5%,普冉股份、科翔股份、航天智装纷纷 20CM 涨停,香农芯创涨超 17%,江波龙、华虹公司、朗科科技等龙头股涨幅均超 10%。
从资金流向来看,存储芯片板块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主力资金的持续净流入表明市场对该板块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 10 月 24 日,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超 3300 只,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存储芯片板块涨幅居前,成为了资金追逐的对象。从近一周的情况来看,存储芯片板块涨幅超 5%,远超大盘,板块内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30 亿元,比其他科技板块活跃得多 。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充分显示了存储芯片板块在市场中的热度和吸引力,其市场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成为了投资者和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业绩表现
A 股存储芯片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十分出色,在 2024 年迎来了大幅增长。多家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澜起科技作为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5.71 亿元,同比增长 68.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78 亿元,同比增长 318.4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06 亿元,同比增长 51.60%;归母净利润为 3.85 亿元,同比增长 153.40% 。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行业需求的恢复性增长,DDR5 下游渗透率提升且 DDR5 子代迭代持续推进,带动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公司部分 AI 高性能 “运力” 芯片新产品开始规模出货,为公司贡献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江波龙作为国内存储模组龙头,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0.39 亿元,同比增长 14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94 亿元,同比增长 199.64% 。公司业绩增长的背后,是存储芯片景气上行,企业级存储业务规模增长明显,自研主控芯片业务保持上升趋势,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助推效应进一步凸显。公司积极布局企业级 SSD 市场,2025 年下半年 30 亿企业级 SSD 将向腾讯、阿里等云厂商上量,这也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佰维存储在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0.25 亿元,同比增长 13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8 亿元,同比增长 147.1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 15.84 亿元,同比增长 62.64%,归母净利润亏损 5524.45 万元,但同比增长 70.54% 。佰维存储业绩增长得益于存储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叠加 AI 手机、AIPC、AI 眼镜等 AI 端侧产品放量带动。公司持续加大芯片设计、解决方案研发、先进封测及存储测试设备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布局高端存储产品市场,面向 AI 手机、AI PC、服务器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存储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兆易创新作为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龙头,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6.50 亿元,同比增长 28.56%;归母净利润 8.32 亿元,同比增长 91.8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 20.4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2.8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3.15 亿元,同比增长 222.55% 。公司业绩回暖主要是由于经历 2023 年市场需求低迷和库存逐步去化后,2024 年上半年消费、网通市场出现需求回暖,带动公司存储芯片的产品销量和营收增长。公司全球 NOR Flash 市占率超 30%,车规级存储芯片通过 AEC-Q100 认证,自研 LPDDR5 已进入 L3/L4 自动驾驶供应链,产品优势和市场布局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共同原因,一方面是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的增长,特别是 AI、5G 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拉动了存储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调整,我国本土存储芯片企业得到了更多市场份额和订单。国内支持政策的推动,以及存储芯片企业自身不断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使得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产品价格上涨方面,存储芯片两大类产品 DRAM 和 NAND Flash 的价格自 2023 年第三季度率先启动价格上涨,本轮价格上涨中,DRAM 和 NANDFlash 价格累计涨幅约为 60% - 70%,年内涨幅达 50% - 60%,这也直接推动了相关企业的营收增长。市场份额的扩大也是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国产存储芯片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逐步提升,如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和提升技术水平,为国内相关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市场空间。技术创新方面,各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性能的存储芯片产品,满足了 AI 等新兴领域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起飞的可能性分析
利好因素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具备诸多起飞的利好因素。
AI 发展对存储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为板块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随着 AI 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将呈现出长期增长的趋势。在云端,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大量的存储芯片来支持,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存储芯片的性能和容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 AI 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量将是 2025 年的数倍 。在端侧,AI 手机、AI PC、智能汽车等设备的普及,也将带动存储芯片需求的增长。AI 手机的存储容量不断提升,从过去的 64GB、128GB 向 256GB、512GB 甚至更高容量发展;智能汽车中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需要存储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和地图数据,对存储芯片的可靠性和读写速度要求极高。这种持续增长的需求,将为存储芯片相关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推动板块业绩的提升。
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政策支持,为 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动力。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存储芯片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国家大基金对存储芯片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国家还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长江存储在 3D NAND 闪存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使其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产替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政策支持还促进了国内存储芯片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各个环节都有企业不断崛起,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提高了整个板块的竞争力。
行业技术创新也是推动 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起飞的重要因素。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存储芯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容量存储芯片的需求。HBM 技术的出现,为 AI 服务器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读写速度,成为了当前存储芯片技术的热点。各大存储芯片企业纷纷加大对 HBM 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三星、SK 海力士等国际大厂在 HBM 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并应用于 AI 服务器中。国内企业也在积极追赶,华为计划 2026 年推出搭载自研 HBM 的昇腾芯片,显示了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和实力。除了 HBM 技术,其他存储芯片技术如 3D NAND、DDR5 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了存储芯片的性能和容量。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存储芯片的市场竞争力,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板块的起飞。
挑战因素
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在面临诸多利好因素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国际竞争压力和技术差距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国产存储芯片企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存储芯片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在先进制程工艺方面,国际大厂已经实现了更高的制程技术,能够生产出性能更优、容量更大的存储芯片。三星在 DRAM 领域的 1αnm 制程技术已经实现量产,相比之下,国产企业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在高端产品市场,国际大厂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了主导地位,国产企业在市场份额和产品定价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国际大厂还拥有完善的全球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对国产企业的市场拓展构成了挑战。
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风险也较为显著。存储芯片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价格和市场需求会随着行业周期的变化而波动。在行业上行周期,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而在行业下行周期,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过去几年中,存储芯片市场就经历了多次价格波动,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当市场供过于求时,存储芯片价格会大幅下跌,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会受到影响。2023 年上半年,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下跌,许多企业的业绩出现了下滑。行业周期性波动还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产能规划,如果企业不能准确把握行业周期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投资失误和产能过剩。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链稳定性也会对 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产生影响。存储芯片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硅晶圆、光刻胶、电子气体等,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近年来,由于全球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硅晶圆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如果原材料价格下跌,企业的成本压力会得到缓解。供应链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复杂性使得存储芯片企业面临着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在新冠疫情期间,由于物流受阻和工厂停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存储芯片企业的生产和交付受到了延迟。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 AI 引爆存储芯片需求这一市场机遇,需要谨慎且理性地制定投资策略。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AI 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这为存储芯片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长期持有优质的存储芯片企业股票,有望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可以选择那些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如兆易创新、江波龙等。这些企业在存储芯片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市场口碑,随着行业的发展,其业绩有望持续增长,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分散投资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策略。存储芯片行业虽然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竞争、技术变革、政策调整等。通过分散投资,可以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企业和领域,降低单一企业或行业带来的风险。除了投资存储芯片设计企业,还可以关注存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相关领域的企业。投资北方华创等半导体设备企业,这些企业为存储芯片生产提供关键设备,与存储芯片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分散投资不同环节的企业,可以构建一个相对稳健的投资组合,提高投资的安全性。
投资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存储芯片相关的基金,通过专业基金经理的管理,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具有潜力的存储芯片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追求更高的收益。无论选择哪种投资方式,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风险提示
在看到投资机会的投资者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市场风险是不可忽视的,存储芯片板块的股价波动较为频繁,受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当市场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出现波动时,相关企业的业绩和股价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如果 AI 技术发展速度放缓,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那么存储芯片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可能会下降,导致股价下跌。行业竞争激烈,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存储芯片巨头在技术、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国产存储芯片企业在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如果国产企业不能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突破,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其投资价值。
技术风险也是投资存储芯片板块需要关注的重点。存储芯片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现有产品和技术面临淘汰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投入足够的研发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就可能会失去市场竞争力。HBM 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和应用这一技术,就可能会在高端存储芯片市场中被淘汰。技术创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或者研发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政策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半导体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存储芯片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政策力度减弱,或者出台相关的限制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存储芯片企业的发展。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政策环境的不稳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确定性。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措施,可能会影响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技术引进、设备采购和市场拓展,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以降低政策风险对投资的影响。
总结与展望
AI 的迅猛发展无疑为存储芯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其对存储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存储芯片市场的繁荣,也使得 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表现亮眼。从股价和业绩表现来看,相关企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背后既有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推动,也有企业自身努力和政策支持的因素。
展望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存储芯片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A 股存储芯片概念板块有望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但投资者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对于这一热门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讨论 AI 时代存储芯片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