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据“深圳人社”公众号,11 月 27 日,国内首个“全案由覆盖、全流程赋能、全方位支撑”的劳动争议仲裁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正式上线。
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系统启用后,仲裁员阅卷效率提高 50%,裁决书制作时间减少约 50%,整体办案周期明显缩短。
系统创新采用“知识图谱打底、思维链驱动”的算法实现路径,通过整合十余年深圳市仲裁要素式办案改革经验与仲裁标准化建设成果,构筑覆盖 111 个劳动争议类型的仲裁全景知识图谱,同时以仲裁办案逻辑(“仲裁请求 → 举证质证 → 庭审调查 → 事实认定 → 法律适用 → 裁决建议”)为脉络,搭建涉及 12 类核心业务规则的仲裁思维链路体系,为 AI 应用提供逻辑内核,有效防范“AI 幻觉”。

据了解,该系统将 AI 能力深度融入立案、调解、庭审、裁决等环节,全面提升仲裁办案质效。
在立案环节,“立案智审”模块从 11 个维度开展立案审查并生成受理建议,立案审核准确度得到有力保障。
在调解环节,“智能调解”模块通过解析争议焦点自动推送法条与类案,并可智能审核调解方案的合规性与合理性,辅助开展精准调解。
在阅卷环节,“阅卷研判”模块自动梳理诉辩概要与事实认定情况,并结合庭审调查情况智能推送审理要点与预设判项,阅卷效率提升约 50%。
在庭审环节,“庭审赋能”模块可自动生成庭审提纲,确保调查要点无遗漏,还可结合庭审常见问题提供话术指引,帮助仲裁员更好地掌控庭审活动。
在裁决环节,“文书生成”功能可辅助仲裁员撰写仲裁裁决书,并可一键溯源查看电子卷宗中的对应基础材料与信息,裁决书制作时间缩短近半。
在裁审比对环节,“智能比对”功能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仲裁与诉讼衔接的数据壁垒,通过案件关联算法实现裁决结果与生效判决结果在请求诉求、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计算方式等维度的智能比对与深度分析,挖掘裁审一致性规律与差异焦点,为提升仲裁公信力、推进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