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美国ITC正式对液晶器件、组件及其下游产品启动337调查 惠科、海信、TCL等为列名被告
来源:集微网 2 天前

1.美国ITC正式对液晶器件、组件及其下游产品启动337调查 惠科、海信、TCL等为列名被告

2.奥特曼、艾维透露OpenAI神秘AI硬件新进展:原型有了 两年内生产

3.闪迪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 击败企业软件公司Strategy

4.谷歌与 Accel 合作支持印度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5.《自然》:AI泡沫恐比网路泡沫惨烈17倍! OpenAI、Google科学家或将出走学界与新创


1.美国ITC正式对液晶器件、组件及其下游产品启动337调查 惠科、海信、TCL等为列名被告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公开信息,11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液晶器件、组件及其下游产品(Certai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62)。

此前在8月29日,美国BH Innovations LLC of New York, New York、爱尔兰Longitude Licensing Limited of Ireland、爱尔兰138 East LCD Advancements Ltd. of Ireland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违反了美国337条款(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7,705,948、7,570,334),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中国广东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山东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山东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山东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HiSense USCorporation of Suwanee, GA、美国VIZIO Holding Corp. of Irvine, CA、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TCL Electronics HoldingsLtd. of Hong Kong、中国广东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东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美国TTE Technology Inc. of Irvine, CA、中国广东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 Moka International Ltd. of Hong Kong、TCL Overseas Marketing Ltd., of Hong Kong、中国广东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越南TCL Smart Device (Vietnam) Co. Ltd.of Vietnam、韩国LG Electronics, Inc. of South Korea、美国LG Electronics USA, Inc. of EnglewoodCliffs, NJ、美国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of Canonsburg, PA等为列名被告。

公告指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除美国贸易代表基于政策原因否决的情况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337案件中发布的救济令自发布之日生效并于发布之日后的第60日起具有终局效力。


2.奥特曼、艾维透露OpenAI神秘AI硬件新进展:原型有了 两年内生产

北京时间11月25日,据科技网站9to5mac报道,OpenAI与苹果前首席设计官乔尼·艾维(Jony Ive)合作的神秘AI硬件有了最新消息。这款硬件已经有了原形品,有望在两年内生产。



乔布斯遗孀劳伦娜·鲍威尔·乔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旗下慈善机构艾默生集团(Emerson Collective)在周一举办了展示日活动。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艾维以及劳伦娜在台上进行了一场对话。

奥特曼和艾维在这次活动上略微分享了他们的合作成果。两人表示,他们已经拥有了首批AI硬件原型,并预计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开始生产。

“我们终于做出了首批原形品,”奥特曼表示,“我简直无法相信它是如此精妙,令人兴奋。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整个开发进程,可以看到所有要素都融入其中了,任何其他途径都难以达到这般效果,最终才孕育出了这个非凡成果。”

当劳伦娜追问设备何时能投入生产时,艾维信心十足地表示,产品将在两年内准备就绪。不过,目前还不清楚这款硬件的外观和功能。

但是,奥特曼指出,iPhone的体验就像走在时代广场上一样,会产生各种分散注意力的干扰。他随后提到,iPhone是他唯一真正喜爱并使用的产品。他希望OpenAI的硬件能够重拾被iPhone消磨掉的一些本真。

与此同时,艾维特别指出,陶瓷是他欣赏并希望未来能更多运用的材质。苹果目前的手机采用的是新一代超瓷晶面板。

OpenAI与艾维设计团队的正式合作消息在今年5月公开,但艾维早在一年前就确认了自己与OpenAI的合作。自那以后,外界唯一了解到的信息是,这支团队正在开发一系列没有显示屏的产品。


3.闪迪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 击败企业软件公司Strategy

标普道琼斯(46448.2695, 202.86, 0.44%)指数公司周一晚间表示,闪迪(226.96, 26.69, 13.33%)(Sandisk Corp.)将于周五被纳入标普500指数。消息公布后,电脑存储设备制造商闪迪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超过9%。该公司将从标普小型股600指数调入标普500指数,取代广告和营销公司Interpublic Group of Companies Inc.。

该指数的调整将于周五开盘时生效,周五美国股市将因感恩节假期而缩短交易时间。

截至周一,闪迪的市值约为340亿美元,因其市值远超其他成分股,在该小型股指数中显得格格不入。闪迪还击败了Strategy Inc. ,后者是一家企业软件公司,自称是最大的加密货币企业持有者。Strategy的前身是MicroStrategy,最近刚获得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的资格。周一公布的这一消息比一些投资者预期的要早一些。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作为定期再平衡的一部分,标普指数(6705.1201, 102.13, 1.55%)纳入闪迪或Strategy的调整将在12月初进行。不过,该指数提供商在选择何时以及如何进行任何调整,甚至放弃调整方面拥有自由裁量权,6月份就曾出现过这种情况。得益于AI热潮,闪迪的股价在过去三个月里已上涨近400%。


4.谷歌与 Accel 合作支持印度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Alphabet旗下谷歌(318.47, 18.82, 6.28%)和风险投资公司Accel表示,两家公司的高管将合作资助至少10家处于早期阶段的印度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这是美国科技巨头首次开展此类资助合作。此举正值微软(474, 1.88, 0.40%)、亚马逊(226.28, 5.59, 2.53%)和OpenAI等多家美国科技公司向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军之际。

Accel公司合伙人普拉扬克-斯瓦鲁普(Prayank Swaroop)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根据合作协议,谷歌的人工智能未来基金和Accel公司将共同向每家初创企业投资最多200万美元,投资重点是娱乐、创意、工作和编码等广泛领域。此前,谷歌曾于10月表示,将在五年内投资150亿美元在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也是谷歌在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六个月前启动的人工智能未来基金已经资助了3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印度网络卡通初创公司Toonsutra和美国法律科技公司Harvey。谷歌还与印度最大的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合作,为5.05亿用户提供免费使用双子座人工智能的机会。


5.《自然》:AI泡沫恐比网路泡沫惨烈17倍! OpenAI、Google科学家或将出走学界与新创

在全球疯狂追逐人工智能(AI)的浪潮下,科学期刊《自然》发出警讯:若AI产业泡沫在未来数年破裂,不仅将引发美国科技业裁员潮、经济连锁冲击,也可能迫使OpenAI、Google(GOOGL-US)等巨头的顶尖AI科学家重新分流,重返学术界或投向新创公司。

《自然》认为,若 AI 产业泡沫在未来数年破裂,OpenAI、Google 等科技巨头的人才可能重返学术界,亦可能另起炉灶创办新创。

然而,即便产业短期面临震荡,但从长期看,可能促成AI人才与技术溢出到其它领域。

数据显示,2025年前十个月,美国裁员总数已突破 110 万,其中科技产业首当其冲。 亚马逊在财报亮眼的同时依然裁撤逾1.4万名员工,微软更大刃削减超过1.5万人。

企业普遍将理由归结为「提高 AI 时代的运作效率」,藉精简组织来提升灵活度。 然而,《自然》分析指出,真正压力来自庞大的 AI 投资需求。

为抢占生成式 AI 主导权,微软 (MSFT-US) 、亚马逊 (AMZN-US) 、Google、Meta(META-US) 与甲骨文 (ORCL-US) 等巨头在算力、芯片与数据中心上的资本支出飙升,创下史上最高纪录。

仅微软今年相关支出便超过600亿美元,明年更可能逼近千亿美元,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使裁员成为企业削减成本的主要途径。

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Brent Goldfarb指出,若泡沫破裂,AI研究者也将面临裁员潮,其中冲击最大的是跟风追逐AI热潮的新创公司,如会议记录工具或AI科学家类产品。

然而,他强调,OpenAI、Google、英伟达(NVDA-US)等主要AI企业很可能存活下来,因为这些公司不会砍掉自身的科技核心,而AI科学家仍是企业迈向未来的关键资产。

当前 AI 研究的主导权已从学界转移至企业。 研究者指出,美国科技产业吸纳了近70%AI相关博士,使产业界成为AI进展的主力。

如今,90%排名前列的 AI 模型均出自企业,而非大学。 但这种 AI 人才外流现象,使学术界难以与企业匹敌,也加剧社会对科技巨头掌握研究方向的忧虑。

AI 泡沫风险升高 恐掀连锁效应

产业观察者警告,若 AI 技术未能如预期迅速带来利润,泡沫破裂恐引发一系列经济冲击。

首先,股市将震荡。 AI相关股票市值已占标普500近三分之一,一旦股价回落,富裕阶层财富将大幅缩水,连带影响消费。

其次,企业资金将承受压力。 高负债企业恐面临流动性紧缩,被迫裁员、缩减投资,甚至可能破产。

第三,就业市场也将受创。 初级白领职位将首当其冲,特别是科技业、数据处理以及初阶程序开发等工作,可能面临最显著的裁减压力。

随着企业缩减投入,AI相关职缺需求也可能下降,部分新兴产业的扩张动能将因此受阻。

相较之下,蓝领工作在短期内仍相对安全,但若经济衰退进一步削弱整体消费力,物流、零售等与内需相关的行业仍可能出现连锁裁员。

第四,在宏观经济层面,若 AI 泡沫引发消费力下降,将直接拖慢美国 GDP 的增速。 同时,企业投资收缩也会影响科技、建筑、核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多重压力交织之下,美国经济可能因此陷入短暂衰退,整体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最后,金融市场风险升温。 科技公司高杠杆结构可能引发市场恐慌,银行与投资机构则面临潜在坏账。

不过,AI基础设施与新创仍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例如数据中心建设、核能相关职缺等。 AI 不是单纯的「失业制造器」,更像是一场产业重组。

《自然》指出,对比2000年前的那场互联网科技泡沫,从经济规模来看,AI泡沫可能会比互联网泡沫惨烈17倍。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