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要开始「啃硬骨头」了
来源:36kr 3 小时前

在全球化竞争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下,人工智能产业已经不再是算法与模型的竞赛,而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了技术变革的核心效率引擎。

在此背景下,由京东方科技服务主办,数字之友会、LIMO零秒、ZODIAC之所、36氪共同承办的“AI慧聚·创领新局”2025人工智能创新力路演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为落实赋能园区科协高质量发展项目要求,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汇聚了来自AI、工业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企业、投资机构与行业专家,共同打造了一场高价值的产业对接平台。

作为主办方,京东方科技服务代表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数字之友会作为京东方科技服务发起的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不仅是一个平台,我们更想定义为是一个社群,希望在数字化转型中成为行业伙伴。”

除此之外,本次路演大会的承办方也各具特色:数字之友会致力于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LIMO零秒具备深厚的产业孵化培育资源;ZODIAC之所为创新企业提供理想的空间和垂类产业服务平台;36氪则凭借其强大的媒体资源和创新生态,为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这种承办阵容确保了活动在技术深度、资源对接和传播影响力上的全面提升。

这一由产业龙头发起、多元机构共建的创新平台,正在加速构建一个以硬科技为基石、连接技术、资本与市场的创新生态。

构筑产业生态的基石

路演上半场,参演的项目同属于科技领域最重的赛道之一——新材料。

镓创未来的联合创始人芦宾在演讲中指出,衬底的成本是碳化硅的40余倍,且外延不足,关键技术和设备处于禁运状态,镓创未来在做的就是摒弃主流技术路线,采用“异质外延” 技术,用成熟的碳化硅衬底来生长氧化镓薄膜,“氧化镓耐压高、损耗低,是下一代超高压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

而在最传统的材料研发领域,新研智材以“AI+材料”推动材料研发范式变革,利用材料研发智能体agent,打通材料从实验室研发到大规模量产全链条技术卡点。其联合创始人南凯在活动现场提出,通过L3智能体,新研智材能够让企业材料研发提高70%的效率,这也能解决实验室阶段过于依赖人工、周期过长和知识孤岛等行业难题。

多维资本董事赵会博也给出了中肯的意见,新材料的周期非常长,最好先打通一个潜在量比较大的赛道。

当AI与场景开始深度融合

当下,一个最为清晰的趋势是:AI正从“技术工具”变为被集成的“生态组件”。当技术底座已经足够牢靠,AI与技术场景便可以进行更好的深度融合。

作为国内首家商业落地的工业具身智能系统,海伯利安已经实现了批量出货,海伯利安CFO刘全山在路演现场提出,工业领域的市场一直存在,一旦技术实现突破,市场便会即刻释放。

在软件与模型层,行业更为关心的问题则是“可信”。彩智科技副总裁高丽指出,通用大模型在“章程知识”的基石验证上存在缺失。“彩智科技研发深知可信知识模型,获国家网信办双备案,解决企业智能体不精准、有幻觉问题。”

当解决了可信的问题,下一个命题便来到了AI要如何成为企业的“业务伙伴”?悦点科技的答案是深度融合企业私有数据与AI技术,打造可信的企业级Data+Al开发平台,通过企业私有数据训练0ntology-base的推理模型,实现业务流程重构与效率倍增。

软硬一体探路人工智能未来

最后,当AI技术试图走向更广阔的消费终端,所有创业者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做才能实现从技术到商品的“惊险一跃”?

作为一个为夫妻老婆店设计的、软硬一体的“AI店小二”。云锦微将安防、经营分析、智能选品等功能集成在一个计算基站上。云锦微CEO王文艺表示,高频计算和长期记忆技术,会给智慧零售带来价值革命。

投资人也从市场规律角度给出了观察。德联资本投资总监高泽栋在圆桌讨论中分析:“本质来讲,企业提供了增量价值,或者说核心卖点,和用户多付出了多少价格,用户会有一个计算。这并不会因为AI的到来,让所有硬件在短时间内被完全颠覆。”

在活动最后的圆桌环节,高泽栋也表示,多模态大模型在感知、规划、交互、生成、执行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供给侧变化;同时,端侧的算力也在快速发展,加速模型在端侧的应用。模型能力的不断成熟与组合叠加端侧算力升级持续催生新的硬件诞生。“AI时代,硬件将更多地解放人,让人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回归真实的社交关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这也预示着,或许下一波AI应用的爆发,将会发生在我们身边无数稀松平常的场景中,而在这种务实的新风向下,能够融入产业生态、快速验证商业闭环的AI项目,也将更有可能穿越周期,成为真正的产业变革者。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