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宇树科技IPO辅导机构中信证券近日提交了“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一期)”。报告在谈及“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时透露,辅导工作小组会同宇树科技管理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自身竞争优势、未来发展规划,协助公司管理层对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论证分析,确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报告同时透露,宇树科技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更名的议案》,决定公司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办理相关工商登记变更程序。
宇树科技在今年9月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IPO筹备工作,并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如果成功,宇树科技的IPO将成为近年来中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本土科技公司上市之一。
宇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民用机器人的公司。
宇树科技此前在公开发布的文件中简要介绍了公司产品的收入结构,以2024年为例(具体数据以后续首次公开募股文件中披露的信息为准):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30%和5%。
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被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而剩余的20%则被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自创立以来,宇树科技一直致力于将高性能通用型机器人应用于民用领域的不同行业,并在公司官方网站、产品手册、合作伙伴协议以及各种其他文件中明确声明和限制。
宇树科技于10月20日正式发布新一代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该机器人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其核心突破在于全身自由度(关节数量)从前代H1的19个大幅提升至31个,增幅达63%,主要新增关节集中于上肢与躯干,显著增强了其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细度。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H2的发布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从“能动的机器”向“能用的伙伴”转型,其设计目标是“为安全和友好地服务大家而生”。根据公开信息,王兴兴此前曾透露2025年人形机器人订单需求旺盛。
王兴兴近日出席杭州IROS2025(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在圆桌讨论环节,王兴兴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机器人对硬件性能的依赖将逐渐降低。例如机器人“手”的研发涉及软硬件层面的挑战,一直以来大家都不太能把机器人“手”的灵巧问题解决掉。但理论上,若AI(人工智能)算法足够先进,机器人无需复杂机械结构也能完成精细操作。
王兴兴举例称,现实中部分残疾人士甚至没有手,仍可完成穿针引线等高难度任务,说明在高度智能的前提下,硬件并非决定性因素。他坦言,尽管宇树科技本身专注于硬件研发,但必须承认“AI越强大,硬件要求越低”是行业现实趋势。
王兴兴提到,与传统算法相比,现代AI算法对硬件误差、噪声及一致性的容忍度已经显著提高,更能适应现实中存在间隙、摩擦不均等问题的硬件环境。不过,短期内高性能硬件仍是保障机器人稳定运行的关键。
“具身智能如果真的实现了,其实离AGI(通用人工智能)已经非常接近,甚至本就已经是AGI级别了。”王兴兴表示,AGI能够实现人类所需的各种任务,如生产、消费、娱乐、挖矿和星际探索,是人类终极的发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正处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早几十年缺乏算力芯片,晚几十年可能已被他人实现,唯独现在有机会参与这一历史性突破。如果有人能提出类似牛顿定律的智能定律,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