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科技对抗加剧的背景下,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坦言,公司在中国市场的AI 芯片销售已陷入「绝境」,市占率暴跌至0%,并直言,美国失去中国市场是一大错误。
黄仁勋在美国纽约举行的Citadel Securities「2025 年全球市场未来」会议上表示:「我们在中国市场完全没有布局,也就是说市占率已从95% 降至0%。我们所有的预测都假设中国市场为零。」
在会上,针对红杉资本合伙人关于「什么对美国才是正确的事情」的提问,黄仁勋指出,中国拥有全球超过一半的AI 研究人才、卓越的学术资源,以及高度的AI 关注度和众多与AI 相关的科研项目。
他强调,从「第一原理」来看,即「回到最根本的原因或定律来思考」,如果没有这些人才按照美国技术基础构建AI,将是一大错误。
黄仁勋提醒,美国若制定伤害中国的政策,不仅可能影响中国市场,也可能对美国自身造成损害。
他建议政策制定者在行动前应退一步,审慎评估哪些措施真正符合美国利益。
以人才与技术奠定全球竞争力
黄仁勋表示,要让世界依赖美国技术,就必须创造出具全球吸引力的技术,而英伟达正是这样的公司。
黄仁勋强调:「无论是AI、计算领域或软体产业,开发人员都是核心关键。争取开发者的支持,正是打造未来技术平台的根本原因。」
他指出,中国拥有全球超过一半的AI 人才和科研资源,若没有这些人才按照美国技术基础构建AI,从「第一原理」来看将是一种错误。
黄仁勋认为,美国必须思考如何在确保「胜出」与「保持领先」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让全球技术架构建立在美国技术基础之上。
他进一步指出:「无论采取何种政策导致美国失去全球最大市场之一,我无法想像任何政策制定者会认为这是明智之举。」
黄仁勋认为,中国市场若有任何正面动向,将是一种奖励,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脑市场,拥有充满活力的AI 生态系统。
他强调:「我认为美国不参与中国市场是一种错误,因此我们希望能持续沟通说明,并对政策的调整抱持希望。」
中国竞争加剧与美国芯片限制
然而,除了美国的封锁,英伟达在中国AI 市场的衰退,也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有关。包括华为与寒武纪( 688256-CN ) 等晶片设计公司,正积极推出自研AI芯片,抢占高阶伺服器与资料中心市场。
其中,华为什至计划以新一代AI 芯片对标英伟达「Vera Rubin」系列,显示中国AI 硬件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目前,英伟达在中国的计划仍不明朗,因为公司正等待双方监管单位批准。
黄仁勋过去曾表示,下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将是基于「Blackwell」架构的芯片,可能是B40。
然而,主要限制仍在于特朗普政府不允许高性能芯片流入「潜在敌对国家」,使英伟达的选择被迫缩小至仅能提供「Hopper」及以下世代产品,难以满足中国AI 业者需求。
分析指出,黄仁勋的最新发言代表,英伟达短期内几乎不可能恢复中国营收。虽然未来仍有重新进入的可能,但随着中国AI 生态日趋自给自足,英伟达能否重拾市场,已成未知数。
就目前而言,黄仁勋的说法显示,中国确实已不在公司的计划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