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港股上市:市值超360亿港元,机器人赛道成激光雷达新增长引擎
来源:36kr 6 小时前

禾赛科技(股票代码:“2525”)今日在港交所上市,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禾赛科技发行价212.8港元,发售1955万股,募资41.6亿港元(5.33亿美元);扣除发行应付上市费用1.55亿港元,募资净额为40亿港元。

禾赛科技基石投资者分别为高瓴HHLRA、泰康人寿、WT Asset Management、Grab、宏达集团、Commando Global Fund,一共认购1.48亿美元(约11.54亿港元)。

其中,高瓴HHLRA认购5000万美元,泰康人寿认购2800万美元,WT Asset Management认购3000万美元,Grab认购1000万美元,宏达集团认购2000万美元,Commando Global Fund认购1000万美元。

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孙恺、联合创始人及CTO向少卿带领核心创始团队一起,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禾赛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孙恺博士在致辞中表示:“过去十年,凭借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系,禾赛将原本10万美元、仅限科研机构使用的激光雷达降至 200 美元,实现百万辆汽车搭载,让先进的安全和智能技术惠及大众。面向未来十年,以 AI 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来临,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将显著改善人类生活,禾赛将为这个新时代提供新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伟大的科技应该提升所有人的生活。禾赛港股代码 2525,我们希望公司对新时代的贡献能如这串数字所寓意的那样,被 500 年后的人们铭记,以此激励所有禾赛人前进、前进再前进。”

禾赛科技今日开盘价为229.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7.9%;截至今日午盘,公司股价大涨超过11%,公司市值约363亿港元。

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据介绍,禾赛科技是一家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禾赛的创业故事始于硅谷的科技中心圣何塞,公司也因此得名“Hesai”。

2014 年,禾赛三位创始人李一帆、孙恺、向少卿在上海创办禾赛科技,并感召了一大批行业极客与科学家一起踏上改变世界的征程。

禾赛科技的产品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及自动驾驶汽车和配送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各类机器人应用。

在ADAS领域,禾赛的激光雷达已成辅助驾驶的安全标配。禾赛获得来自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计划于2025-2027年陆续交付。

禾赛核心客户包括理想、小米汽车、比亚迪、长安、吉利、长城、奇瑞、极氪、零跑、上汽奥迪、上汽通用、丰田旗下合资品牌等。

在机器人领域,禾赛科技户包括Motional、百度萝卜快跑、滴滴自动驾驶、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公司;其中,禾赛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就突破10万台。

禾赛自2017年起开始布局激光雷达专用芯片(ASIC)研发,其芯片产品已实现全系列规模化量产。禾赛第四代自研芯片实现了激光雷达功能和性能的全面优化,整合了所有七个关键部件,包括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芯片、AD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

凭借自研芯片路径,禾赛科技产品线包括AT、ET系列和JT系列,这些产品推动了公司的持续增长。

其中,ETX是专为L3及L4级自动驾驶而生的高性能产品。ETX可搭载于舱内挡风玻璃后,在视窗高度仅32毫米的前提下,可实现400米的超远测距能力(@10%反射率),角分辨率最高可达0.05°x0.025°。

FTX是禾赛推出的第二代纯固态车规级激光雷达,采用纯固态电子扫描技术做到了水平视场最大可支持180°,垂直视场140°,其测距能力可达30米(10%反射率),点频高达49.2万点每秒。FTX还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体积大幅减小,相比上一代产品重量减少了66%,通过嵌入安装,FTX外露视窗面积可减少40%,仅为50x30mm。FTX计划于2026年开始量产。

ATX拥有200米@10%反射率的超远测距,最高256线的高清部署。ATX搭载禾赛自研的波形解码引擎IPE,可滤除99.9%以上的环境噪点,确保全天候稳定感知。此外,ATX极致小巧的设计和超低功耗,使其能够灵活嵌入车身和挡风玻璃后,为汽车厂商提供了更多安装选择。ATX已于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大规模量产,已渗透至10万元级车型。

当前,禾赛科技是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上半年营收12亿 实现季度净利为正

招股书显示,禾赛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2亿元、18.77亿元、20.77亿元;毛利分别为4.72亿元、6.61亿元、8.8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9.2%、35.2%、42.6%。

禾赛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经营亏损分别为3.78亿元、5.72亿元、2.05亿元;经营亏损率分别为31.4%、30.5%、9.9%。

禾赛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3亿元、4.76亿元、1亿元;净亏损率分别为25%、25.4%、4.9%;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96亿元、-2.41亿元、1369万元。

禾赛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2.32亿元(约1.72亿美元),运营亏损为1060万元,净利为2654万元。

其中,禾赛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7.06亿元,同比增53.9%;净利为441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截至2025年6月30日,禾赛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27.38亿(3.82亿美元)。

机器人赛道已成激光雷达第二增长引擎

激光雷达作为“机器人的眼睛”,本质上是“汽车的眼睛”车规级自研芯片和精密制造体系的降维打击。禾赛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说,“你不可能同时开两辆汽车,但可以同时让很多机器人为你工作。”

当下,机器人市场已迈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禾赛将前装量产市场积累的自研芯片、精密制造与百万台量产经验移植到机器人新市场,凭借成熟的产品平台、快速迭代的车规级工艺和百万级自有产能,完成产品落地。

2025年5月30日,禾赛JT系列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距1月产品发布仅用时不到5个月。

禾赛科技称,搭载禾赛JT16的割草机器人MOVA600/1000不足半年出货量已破十万台,未来一年内,禾赛科技将为可庭科技提供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赋能其割草机器人。

2025年8月6日,禾赛科技与消费级具身智能公司Vbot维他动力达成深度合作。双方通过激光雷达与AI的深度协同,让机器人不仅能精准感知世界,更能灵活互动,为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按下“加速键”。

同一个月,禾赛科技与清华系具身智能创企星动纪元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以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协同感知技术为核心,共同探索服务领域机器人的新场景、新应用与新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据悉,禾赛科技自成立伊始,所有的激光雷达产品均生产于自有工厂,目前禾赛科技自有量产工厂规划年产能超过200万台。

已累计发货芯片超1亿

禾赛2017年组建芯片研发团队,布局SPAD技术,其芯片产品已实现全系列规模化量产。2020年,禾赛第一代高精度平台在XT16产品上实现量产,应用于机器人与测绘领域。

2022年,禾赛第二代光电芯片一体化平台搭载于AT128,配套理想、小米等主流车型。自AT128量产以来,禾赛科技就已实现收发模块器件与专用芯片的全链路自研。

2023年,禾赛第三代纯固态平台在FT120上量产,已装配极石汽车。

2025年,禾赛完成第四代数字单光子平台技术研发,第四代芯片架构在ATX上实现量产。未来,第四代芯片架构还将在ETX上全面量产落地。

性能上,禾赛第四代芯片采用了双核CPU、8核APU,内部集成256-core波形处理核、1GHz主频,同时拥有全球首个波形解码引擎(IPE)。该引擎采用246亿次/秒超频采样技术,配合专利级多回波分离算法,可对激光回波波形进行纳秒级时域解析。

禾赛科技的第四代自研芯片实现了激光雷达功能和性能的全面优化,全栈自研了所有七个关键部件,包括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芯片、AD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

据禾赛科技透露,公司已累计发货芯片超1亿。

小米是重要股东

禾赛科技执行董事分别为李一帆博士、孙恺博士、向少卿、杨彩莲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张怿女士、陈劼博士、任佳。

禾赛科技成立以来获得过多次融资,其中:

2015年1月,禾赛科技宣布完成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reAngel、远瞻资本、大米创投;

2017年5月,禾赛宣布获得由PagodaInvestment领投,将门创投、磐谷创投及远瞻资本跟投的共计1.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2018年,禾赛科技宣布完成2.5亿元B轮融资,光速中国和百度领投;

2020年1月,禾赛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光速联合德国博世集团领投,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启明创投、德同资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融资总额1.73亿美金。

2021年6月,禾赛科技宣布完成超过3亿美元的D轮融资,领投方包括高瓴创投、小米集团、美团和CPE。参与该轮融资的还有华泰美元基金,以及老股东光速中国、光速全球、启明创投等。

2021年11月16日,禾赛科技获来自小米产投7000万美元的追加融资,禾赛科技D轮融资总额已超过3.7亿美元。本轮领投方包括小米集团、高瓴创投、美团和CPE等。

2023年2月,禾赛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9美元,募资规模达到1.9亿美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禾赛联合创始人、CEO李一帆持有6.7%股权,有23.7%的投票权;禾赛首席科学家孙恺博士持股为7%,有24.6%的投票权;禾赛联合创始人、CTO向少卿持股为6.7%,有23.7%的投票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禾赛科技股权结构

Bosch持股为5.8%,有2%投票权;小米持有为5.5%,有1.9%的投票权。

港股IPO前,禾赛科技股权结构

禾赛上市后,股价一度长期低迷,一直到2024年12月,禾赛的股价也只有4美元,进入2025年,禾赛的市值增长数倍。截至今日收盘,禾赛科技在美股股价为29.8美元,市值为39.83亿美元。

几个月前,李一帆接受雷递网创始人雷建平专访时表示,希望每个用真金白银买过禾赛股票的投资者都能赚钱,禾赛股价低于发行价时,自己会有压力。“如今,大家认为禾赛是一家好公司,好股票。”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