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亮相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以“优智承载”筑牢 AI 时代算网底座
来源:C114 2 天前

8 月 19 日至 21 日,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 “网络全球,决胜未来” 为主题,汇聚全球网络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等前沿课题研讨。中兴通讯深度参与,通过主论坛发言、分论坛方案发布、白皮书解读等形式,全面阐述 AI 时代承载网演进路径与创新思考,为算网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主论坛发声:锚定AI核心需求,擘画承载网演进新蓝图​​

8 月 20 日主论坛上,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方晖发表 “拥抱 AI 时代,打造 AI 基石 —— 承载网络演进思考和实践” 主题演讲,阐述 AI 时代承载网演进方向与关键技术,创新提出“HI-NET优智承载网”解决方案。该方案涉及HI-DCN(优智数据中心网络)、HI-WAN(优智IP广域网)、HI-OTN(优智全光网)和AN(自智网络)四大领域,通过系统性技术创新,打造面向AI算力的新型网络底座。

方晖指出,AI 已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网络架构转型的核心引擎,驱动网络从 “面向连接” 向 “面向云与 AI 智能应用” 全面演进。针对预训练、后训练及推理应用三大核心场景的差异化需求,算内网络(DCN)需突破超大规模组网、大带宽承载、零丢包传输和算网协同优化四大能力;算间IP和光网络(WAN&OTN)需具备弹性大带宽、长距无损、安全隔离及超低时延等能力;网络自智(AN)能力正从 L3 向 L4 级跃迁。

基于此,中兴通讯提出三大演进方向:算内网络需具备弹性扩展能力,适配从百卡到十万卡GPU的集群;算间网络需实现广域确定性与高带宽演进(400G/800G/1T+bps),空芯光纤成为低时延传输重要方向;算网大脑则依托大模型与 Agent 技术,推动网络向 L4 级高阶自智能力演进。

实践层面,中兴通讯基于全自研芯片和AI智能流控技术,打造国产 400G 无损机间智算网络,支持百卡至万卡GPU部署,已在运营商、互联网市场规模商用;算间IP网络通过 AI 原生路由线卡与芯片级 EDN (增强确定性网络)技术,实现95%以上流量识别准确率的广域确定性,算间全光网络联合中国移动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至东莞段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基于空芯光纤的单波 1.2Tb/s  S+C+L 多波段 137.36 km 现网验证,单向传输容量达 114.9 Tb/s;算网大脑基于承载自智网络解决方案,已在广东、浙江等项目中实现业务开通效率提升 80%、故障修复时长下降 30% 的显著成效。

分论坛发布:端到端算力方案,赋能多行业智算升级​​

除主论坛战略阐述外,中兴通讯于 8 月 19 日上午高校算力网发展分论坛,联合未来网络集团发布 “发挥连接优势,助力算力网络新发展” 方案,聚焦算内、入算、算间全场景,围绕教育行业提出多项针对性解决方案。

算内网络以 576 口 800GE 框式交换机、 32 口 400GE 盒式交换机为核心,通过 IGLB(智能全局负载均衡)、ENCC(端网协同拥塞控制)等技术,将吞吐效率从 60% 提升至 98%+,拥塞调整时间降至 5微秒内。方案支持百卡至万卡GPU灵活部署,为高校及科研机构搭建高性能计算平台与产学研融合提供技术底座。

入算网络通过 AI 原生路由线卡与 fgOTN(细粒度光传送网)技术,为教育科研提供1G-10G 弹性带宽与分钟级开通能力。江苏、山东 fgOTN 试点验证其灵活切片与动态调整优势,可支持校园安防、教研协同等多种教育场景。

算间网络领域,中兴通讯联合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集团,凭借芯片级 EDN 技术与超宽绿色IP方案,完成全球首个 400G 广域确定性 2000 公里现网测试,为教育科研数据跨域传输提供低时延网络服务。此外,光网络依托 400G/800G 全频可插拔模块、超百 T 大容量 OTN 电交叉平台,构建“东数西算”传输大动脉,支撑包括高校在内的多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白皮书发布高性能智算广域网探索算力城域网演进新路径​​

8 月 19 日下午,中国电信承办算力城域网创新技术论坛,中兴通讯与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发布《高性能智算广域网技术白皮书》。中兴通讯IP网络首席架构师陶文强作深度解读,阐释面向算力时代高性能智算广域网的技术架构、核心突破与实践成果。

陶文强指出,AI驱动下的百卡至万卡级智算中心,正推动网络向“高效中枢、强劲动脉、智慧大脑”演进,算力城域网作为连接城市内算力节点与广域网的关键纽带,在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中兴通讯提出“算网协同+天地一体”目标架构,涵盖入算层(AI原生网关一跳入算)、联算层(OTN+IP协同无损训练)及天地一体层(星际光网扩展),核心能力包括算力感知路由、端到端确定性传输及弹性按需带宽,可与算力城域网形成高效协同。

技术突破上,高性能广域网通过端网协同高吞吐技术解决TB~PB级数据传输痛点,EDN技术保障微秒级时延与低抖动,AI闭环运维提升故障定位效率80%。实践中,已实现万卡GPU资源池周级部署、300km零丢包传输,为算力城域网与广域网的协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度合作:云网关技术突破,夯实智能云网底层基石​​

作为优智承载网底层支撑,云网关技术的突破为算网协同筑牢基础。8 月 21 日算网融合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上,中兴通讯数据中心总工陈志伟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云网络项目总师杨乐园联合汇报,杨乐园先分享移动云云网络创新与实践,陈志伟随后重点分享全自主网络可编程产品创新实践成果。

陈志伟表示,在移动云支持下,双方基于国产化可编程架构,联合研制出国内首款 2.4Tbps 自主可控可编程交换机,其传输速率、功耗等关键指标较传统 Tofino 架构显著提升,设备可编程能力大幅增强。

软件生态上,中兴通讯与移动云合作,为移动云云网络全新架构提供含微码编程、编译器与仿真器的端到端开发工具链,兼容 SONiC 开源生态,支撑其快速部署与创新;未来将深化协同,推动云网关技术升级至 12.8Tbps 平台,扩展可编程能力,筑牢智能云网自主底层基石。

携手共建智算新生态,赋能AI时代新动能​​

面向未来,中兴通讯将持续加大在“HI-NET 优智承载网”四大领域方向的研发投入,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开放融合的智能联接新生态,推动承载网从“信息传输通道” 向 “智能中枢” 演进,为 AI 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 AI 算网新时代发展。

WebPro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WebPro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Web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