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半导体先进制造进程迈向2nm竞速阶段,EUV(极紫外光)光刻胶无疑是最核心、也最难取代的一环,近期美国针对日系高阶材料拟增征进口关税,无异于向供应链竞赛发起变数,也为材料势力版图带来潜在重构契机。
〈政策成为新变因,EUV成本压力首要因素〉
报告研究指出,若美国对来自日本的EUV与ArF光刻胶课征10~25%关税,将导致进口价格上涨10~24%,以目前EUV光刻胶报价每加仑1500美元计算,一旦课税25%,最终成本将在2015年增加近400美元。
然而,EUV光刻胶具备高技术导向与使用环境极为严格的要求,无法轻易替代,因为即使关税阻碍成本攀升,包括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先进晶圆制造商仍需依赖日系供应商的安全出货,才能确保先进制造进度的良率与量产进度。目前面临着「被迫接受高成本」的现实困境。
若关税政策趋于常态,或有政策延伸至其他特化材料领域,可能引发日系厂在价格谈判、出货条件、地区设厂等方面的政策调整,也将进一步牵动全球特化材料供应链的区域布局与贸易结构。
〈EUV市场高速增长,美国需求红利浮现〉
全球光刻胶市场正进入结构性增长阶段,2025年市场产值接近65~7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材料约8~10%,其中相当于2nm和3nm制程的EUV光刻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远超过其他ArF、KrF等成熟产品的4~5%。
意思是,美国光刻胶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6%,除了全球平均,也达到中国大陆的7%,随着台积电硅谷厂逐步扩产,至2027年,美国2nm制程产能占全球比重预期将大幅提高到21%,这样的需求结构转变,使美国光阻消费由「非主力市场」转为「战略重点市场」,若关税制度加强,美国将极大推动原材料产能发展,或吸引日系大厂赴美设厂扩产,进一步推动光阻消费在地化的可能性。
〈日厂稳居龙头,台厂切入时机浮现〉
EUV光阻技术主题高吸光率、低缺陷密度与高精密选择比等物理特性,加上验证期长、量产入口高,市场长期受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三大日厂垄断,市占率超过九成。美系大厂如杜邦与陶氏虽然现在ArF、KrF保有市占,但在EUV该领域几乎无法与日厂抗衡,首要高阶光阻市场具备「高价值、高粘着、高进入城镇」的特性,毛利率与对抗贡献极高。
正因为进入城镇高,若台厂能掌握物资储备与客户验证节奏,将有机会从「代理角色」升级为「供应角色」,目前台积电使用的光刻供应链主要仍来至三大日厂,崇越代理信越化学光阻产品,总共占比重达四成,随台积电扩产、信越市占位提升与美系需求转移,崇越作为地接可望优先支援;新应材布局KrF光刻市场,预计2026年开始开始出货,并已打入评估2奈米制程的BARC与EBR材料供应链,目标成为中国台湾首家出货核心光刻材料的厂商;家登(3680-TW)为全球 EUV光罩盒龙头,作为台积电、ASML等大厂主要供应商,随EUV制程渗透率提升,光罩负载需求大增;其他如帆宣、意德士、永光等,受惠台积电扩散产线与供应链化趋势,预计将随全球EUV制程渗透率提升,推动营收与获利的长期增长机会。
〈材料卡位战,刚刚开始〉
当市场聚焦于晶圆设计与先进制造工艺时,实际决定制造工艺稳定度与良率的材料层往往被忽视,EUV光刻胶替代的先进材料之一,未来链变局将成为产业权力转移的前哨战,从目前趋势可观察三大关键:供应链重整速度、成本转嫁能力、谁能从「代理」升级到「供应」角色,未来材料战略将势势上升,需从结构性优势出发,认识进一步材料问题的转变趋势,才能掌握先进制造进程全球化的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