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发投入11.67亿元再创新高,华润微深化创新布局,以硬核技术驱动未来发展
2、韦尔股份Q1营收64.7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5.25%
3、卓胜微:WiFi 7模组产品已在智能手机终端实现规模出货
4、南芯科技营收2024年为25.67亿元,今年Q1同比增长13.86%
5、博通集成2024年实现营收8.28亿元,今年Q1净利润同比大增1256.1%
6、【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1.24%,韦尔股份Q1净利润同比增长55.25%
1、研发投入11.67亿元再创新高,华润微深化创新布局,以硬核技术驱动未来发展
在全球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深度调整的2024年,华润微作为中国半导体IDM模式领军企业,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积淀,交出了一份颇具战略定力的成绩单,在行业回暖浪潮中展现出强劲韧性。
4月29日晚,华润微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华润微实现营业收入101.19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62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11.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3亿元,环比增长20.18%。在2025年的一季度,华润微实现营业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11.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50.68%,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业绩改善的背后,是华润微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与业务结构的深度优化。2024年,华润微紧抓汽车电动化、AI算力爆发、工业智能化等产业发展机遇,产品与方案板块中泛新能源领域(车类及新能源)的营收占比提升至41%,功率IC产品在电机市场份额大幅攀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工业控制产品累计较同期增长39%,汽车电子产品累计较同期增长26%。与此同时,公司制造与服务板块同步发力,先进封装(PLP)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4%,先进封测基地润安项目功率封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7%,高端掩模完成了90-40nm工艺技术平台搭建,90nm产品实现量产交付。
研发投入创上市以来历史新高,创新驱动筑牢护城河
在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半导体产业作为支撑数字经济与战略安全的核心基石,正迎来多重战略机遇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共振黄金期。第三代半导体、Chiplet异构集成等代表前沿科技方向的增量技术创新,为行业塑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差异化竞争亮点。在这样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背景下,华润微深知创新与研发的重要性,正坚定不移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致力于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为未来的发展筑牢根基。
记者了解到,2024年,华润微投入研发的金额约11.67亿元,创上市以来历史新高,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11.53%,研发投入自上市以来已连续五年保持正增长。
研发投入连年增长的背后,是华润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获得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2,352项,其中发明专利1,980项,占专利总数的84.18%。同时,公司研发成果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目录,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两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产品方面荣获卓越产品奖、最具创新力产品奖;安全MCU荣获商用密码二级认证,获熠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高端赛道布局,以核心技术突破驱动未来发展
在“国产替代”与“技术自立”的双重驱动下,高研发投入促进华润微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2024年,华润微功率半导体产品线向高端应用转型,市场竞争力持续攀升。MOSFET产品在汽车电子、工业、AI服务器等领域销售进一步拓展,推动应用全面化、高端化。依托12吋先进工艺优势,成功开发各项关键参数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中低压G5、G6平台,中低压车规级产品已形成完整且系统的产品序列。平面和超结MOS系列完成250V至1200V多个电压平台产品开发和产品系列化。IGBT产品线在工业(含光伏)、汽车电子领域销售占比超过70%,并率先在行业内推出750V高性能产品,实现光储市场稳步上量;基于12吋线开发的G7平台性能可对标国际头部厂商,光储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
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技术布局成效显著。华润微SiC MOS G2 Rsp水平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车规级模块通过主流车企认证并批量供货;氮化镓G3产品全面量产,G4大功率工控类产品进入量产阶段,G5平台进入开发阶段。2024年,其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销售收入同比保持快速增长,斩获“行家极光奖”等多项行业殊荣,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功率IC、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领域,华润微全力推进在汽车电子与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布局,多颗车规级芯片通过 AEC - Q100 车规考核认证、ISO 26262 功能安全管理体系的最高等级 ASIL D 认证、UL 认证。
“半导体产业的核心逻辑已从周期波动转向长期价值创造。”华润微强调,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充电桩、光储逆变、高端消费等战略方向,持续扩大技术领先优势。同时,通过数字化升级与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抗周期能力。
行业人士认为,华润微的成长路径清晰印证了中国半导体企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突围”的转型。随着技术壁垒不断夯实、高端产能释放,公司有望在行业复苏周期中抢占先机,引领国产半导体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2、韦尔股份Q1营收64.7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5.25%
4月29日,韦尔股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49.88%。
关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在报告中做出如下说明:
1)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产品持续导入、汽车智能化渗透加速等因素的驱动下,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明显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
2)公司通过产品结构性优化与供应链梳理增效实现毛利率的改善,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1.03%,同比提升3.14%,环比提升2.05%。
其他财务指标方面,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8亿元,同比下降1.12%;基本每股收益0.72元,同比增长56.5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03.87亿元,同比增长3.65%。
3、卓胜微:WiFi 7模组产品已在智能手机终端实现规模出货
近日,卓胜微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始终保持在无线连接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旗下WiFi FEM产品进展良好,WiFi 7模组产品已在智能手机终端实现规模出货。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WiFi 7模组产品的市场推广,计划在路由器等多元化终端市场提升份额,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率。
针对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及毛利下滑,公司解释称,受季节性波动、芯卓产线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增加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当季营收同比下降36.47%,净利润亏损4662.3万元,毛利率为31.01%。目前,12英寸产线产能爬坡顺利,随着产量提升,单片成本压力逐步缓解,产品性能表现良好,预计下半年业绩将随新品放量改善。
在新品布局方面,公司透露,L-PAMiD作为首款全国产供应链产品,已在多家品牌客户验证或导入,并开始小批量交付,预计下半年起量。同时,第二代SOI工艺研发进展顺利,未来有望推动相关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投入方面,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78亿元,占营收23.49%,公司强调将持续强化技术储备以保持竞争力。
对于长期发展,公司表示正加速芯卓资源平台技术突破,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以应对地缘政治及行业高端化趋势。针对射频前端行业,公司认为6G、卫星通信等技术将驱动产品升级,具备规模化及差异化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此外,关于滤波器专利诉讼,公司称涉诉产品收入占比较低,对经营影响有限,目前正积极应诉。
4、南芯科技营收2024年为25.67亿元,今年Q1同比增长13.86%
4月28日,南芯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19%;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17.43%;扣非净利润3亿元,同比上升19.54%。
2024年,公司经营规模扩大,期间费用相应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96,977,089.82元,同比增加24.45%,主要因公司营业规模扩张,销售人员薪酬总额增加所致;管理费用219,983,207.9元,同比增加43.16%,主要是公司规模扩大,管理人员薪酬增加,同时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本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436,578,653.2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25%;2024年,公司获得新增授权专利26项,累计获取专利115项。公司新增5项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分别是Q值检测技术、ASIL-D电源管理芯片技术、高频无线充电技术、MPP无线充电技术、Boost-Bypass技术,且上述技术均在公司产品上实现应用。
同日,南芯科技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13.86%;归母净利润6349.26万元,同比下降36.86%;扣非净利润为5626.23万元,同比降幅扩大至43.76%。
展望未来,南芯科技表示,公司将在高端消费、汽车电子、工业通信与计算电源共同发力,基于当前产品布局和竞争优势,持续丰富产品品类,进一步扩大核心竞争力。公司将通过根技术开发、产品技术创新,沉淀优秀的产品定义能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构建更深的业务护城河,推进公司稳步高速持续增长。加强海外市场的开发,构建多元化布局,打造全球化芯片企业。
5、博通集成2024年实现营收8.28亿元,今年Q1净利润同比大增1256.1%
4月28日,博通集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称,该年度公司加速重点市场产品渗透率,实现营业收入82,783.56万元,较上年增长17.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2.49万元,较上年大幅减亏73.70%。与此同时,公司的Wi-Fi、蓝牙、高精度定位芯片等新一代产品已实现研发迭代,有望在未来年度带来持续业绩贡献。
Wi-Fi应用领域,继2021年推出全球首颗Wi-Fi 6物联网芯片后,博通集成陆续推出了全行业面积最小的Wi-Fi MCU芯片,最低保活功耗的Wi-Fi 6 MCU芯片,在平台安全领域通过PSA Level 2认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Wi-Fi 6 MCU,高集成度音视频的低功耗Wi-Fi SoC芯片,形成了兼具高性能和广覆盖特性的Wi-Fi产品谱系。目前,博通集成也已启动包含Wi-Fi 7芯片在内的多款新产品的研发。
据介绍,博通集成Wi-Fi MCU芯片出货量保持市场领先,已成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客户的芯片供应商,相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市场、无人机与航模市场、新能源车、电工市场等物联网领域。
蓝牙应用领域,博通集成已有多颗芯片产品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公司的国标ETCSoC芯片已获得车规认证,进入汽车前装市场,在技术和市场上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在高精度定位芯片领域,公司承担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工业级第三代北斗基-射一体化SoC芯片研制和产业化”按计划进展顺利,已解决多个技术难题,达到民用导航芯片领先水平。
博通集成已成功量产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频、双频、高精度、组合导航等多颗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规、车规导航,行业应用等市场。公司已通过了信产部单北斗产品认证并且进入产品名录,进入知名智能终端、主要运营商和知名汽车主机厂等关键客户的供应链体系,与客户建立紧密合作联系,拥有较强的产业整合能力。
研发方面,2024年度,博通集成研发费用金额27,309.62万元,研发费用占当期收入比例高达32.99%。
同日,博通集成还发布2025年Q1业绩报告,该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385,544.61元,同比下降1.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92,772.62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25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69,622.08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80.18%;基本每股收益0.11元。
6、【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1.24%,韦尔股份Q1净利润同比增长55.25%
4月29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震荡整理,截止收盘,沪指跌0.05%,收报3286.65点;深证成指跌0.05%,收报9849.80点;创业板指跌0.13%,收报1931.94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02万亿,较昨日小幅缩量343亿。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好。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77家公司市值上涨,兆易创新、安集科技、思瑞浦等公司市值领涨;36家公司市值下跌,st华微、长川科技、联瑞新材等公司市值跌停。
华西证券指出,算力需求在过去两年受益于算力芯片催生一波跳跃式需求增长,而短期供应紧缺、大厂大模型“军备”竞赛加剧供需紧缺。中长期看AI应用仍处于极早期,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众多AI+应用场景仍有巨大空间。作为算力集群拓展的基础组件,光模块行业仍然具备高增长能力。短期内,考虑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关税贸易冲突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影响下,国产算力建设加速对国内市场需求有望提振。当前时点,我们认为行业具备业绩支撑与中长期成长逻辑,短期市场超跌估值已进入较低区间有望回升,关注相关受益标的。
全球动态
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微涨。标普500指数收涨3.54点,涨幅0.06%,报5528.75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14.09点,涨幅0.28%,报40227.59点;纳指收跌16.81点,跌幅0.10%,报17366.13点。
美国科技股明星科技股方面,特斯拉收涨0.33%,英伟达跌2.05%,Meta Platforms涨0.45。
热门中概股小马智行涨47%,蔚来涨7%,理想涨3.6%,百胜中国涨2.6%,小米ADR、腾讯ADR、百度、小鹏、拼多多、网易则至多跌0.7%,阿里跌1.6%。
个股消息/A股
韦尔股份——4月29日,韦尔股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49.88%。
至纯科技——4月28日,至纯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2359.75万元,同比下降93.75%;扣非后净利润亏损5740.7万元,同比下降156.25%。
长川科技——4月29日,长川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5.15%;归母净利润达4.58亿元,同比激增915.14%,创历史最佳业绩。
个股消息/其他
小米集团——月28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发文称,五一假期来临,小米充电网络持续扩容中。小米汽车表示,截止目前,已和18家行业内优质运营商达成充电补能网络合作。
Canalys——Canalys(现并入Omdia)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功能渗透率将达62%,较2024年显著提升,高速NOA 与城市NOA 分别达到10.8%和9.9%。
苹果——4月2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同2017年iPhone诞生10周年时推出特别版iPhone X一样,本周早些时候也传出了在iPhone诞生10周年,也就是2027年时,苹果公司也将推出纪念版的消息,还将有两款。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4635.94点,涨56.75点,涨幅1.24%。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