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陪伴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怀疑”阶段后,在2024年下半年起又支棱了起来。
根据Appfigure,AI陪伴品应用2024年总下载量达1.1亿次,全年内购收入突破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652%。
这就不得不提LoveyDovey,一个赚钱效率惊人的“人机恋”应用。
在a16z移动端AI应用Top100中,LoveyDovey凭年化订阅收入1689万美元的成绩,挺入创收效率Top3。
这背后是日韩审美的暴击。LoveyDovey绕开了欧美,瞄准了亚洲的二次元和追星族,为他们打造了一款接近恋爱手游的AI聊天软件。
具体来说,它为聊天场景设置“熟人→朋友→暧昧→恋人→结婚”的阶梯式情感进程。它也没有采用订阅制,而是单次会话即时消费和分层付费机制,和恋爱手游的抽卡机制类似。
虽然是陪伴应用,但LoveyDovey和其他高收入AI应用一样,聚焦具体场景,找到了愿意付费的人群,验证了“小用户量+高付费意愿”的可行性。
这几年乙游爆火,赚钱效率还很惊人。以我国的恋爱手游《恋与深空》为例,其上线刚15个月,全球累计收入已突破5亿美元。
LoveyDovey(卿卿我我)干脆就做了一个类似乙游的AI陪伴产品。只不过乙游的角色有明确的策划,而LoveyDovey里的角色由AI自动生成。
LoveyDovey除了支持AI角色个性化定制(外观、性格、故事线),还主打沉浸式恋爱聊天体验。
其角色库涵盖古风(如苏轼)、当红明星(如韩国偶像金泰亨)、游戏角色(如《恋与深空》夏以昼)、影视人物,甚至是特殊剧情场景(如《哈利波特》霍格沃兹学院)。
▲各语言背景下,受欢迎角色的关注人数均过万
LoveyDovey还将恋爱乙游的核心机制迁移到自己的产品上。它以“目标牵引+随机激励”的形式,让玩家持续上瘾:
①阶梯式情感进程设计:
通过“熟人→朋友→暧昧→恋人→结婚”的递进式互动框架,将抽象的情感关系具象化为可视化成长路径,既强化用户的目标驱动力,又通过特殊节点提升情感沉浸感。
②概率性激励反馈:
采用动态奖励机制,通过角色的AI电话、特殊回应触发(如彩蛋对话)和隐藏剧情解锁(如限时故事线)等不可预测的正向反馈,持续激活用户的兴趣。
▲记忆体总结对话、“18禁聊天室”、“对话背景补充”等对话功能(来源:小红书用户)
在小红书、苹果商店评论区可见,许多深度用户已经在呼吁订阅版,不过LoveyDovey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动作。
在收费上,产品采用虚拟货币“Jam(果酱)”消耗制,发送消息需消耗果酱,小额包(1.99美元)吸引尝鲜用户,大额包(69.99美元)锁定重度用户。用户每天会获得最低限额的“Jam”,之前的抽奖轮盘和每日奖励等功能已停用,促使用户转向付费选项。
LoveyDovey推出了不同对话次数的单次套餐(原创版和经济版),并配套了对话风格(有“令人兴奋”和“长文”选项,“兴奋版”包含更直接的亲密互动),用户可以搭配“短期记忆强化”选项使用。
▲今年3月的新版本
LoveyDovey的对话套餐也还算大方。
以原创版为例,对话字数经常超四位数,模式适合用来玩多个角色的聊天群组。选择长文模式,5.9美元可购买252条闲聊,价格不算很贵。不过,深度用户月均消费可达600元以上。
体验下来,乌鸦君发现即使是最初级的模式,LoveyDovey对角色的解读很完美,也很聪明。
它能够理解用户的话,并根据上下文和预设的角色设定生成合适的回复。其好感度会通过分析聊天频率和内容,动态调整角色的回应方式和情感状态。
▲“没有进行细节调教,整体感觉捕捉挺到位的。”用户评价。(来源:微博)
LoveyDovey背后公司是由韩国初创TainAI,团队规模在15人左右,公司曾推出金融理财应用“오르락”,这款应用的用户曾达到30万,拿下了59亿韩元A轮融资。
另外,公司创始人Sowan Lee早期开发了类似于钉钉的Channel Talk,该应用主要服务美国与日本。
AI陪伴类的用户集中于18-35岁,画像大致有3个特点,对于新技术接受程度高、熟悉二次元等虚拟内容消费、追求个性化互动体验。
▲AI陪伴应用的年龄分布(图源:Appfigure)
虽然美国是AI陪伴消费主力,但亚洲国家也体现出较强的存在感。根据Appfigure,从内购收入国家分布来看,美国用户是,占比达到 57.4%,其次是中国台湾(10.3%)、德国(6.1%)、英国(5.9%)、日本(5.1%)和韩国(4.8%)。
LoveyDovey有意迎合的是亚洲国家的“梦女”文化。“梦女”指的是幻想与偶像/虚拟角色恋爱、创造相关故事的二次元/追星族粉丝。
“梦女”近年有从圈层向主流蔓延的趋势,“梦女”标签话题在小红书上有15亿次浏览量,在抖音上有71.5亿次播放。韩国网文、网漫的市场总规模超过20亿美元,其中包含了偶像同人作品的市场份额。
LoveyDovey用户以Z世代年轻女性占比80%,其聊天、剧情交互的形式与梦女向内容匹配度高。亚洲偶像的人设可塑性与消费性,为LoveyDovey的核心玩法提供了适合的素材,AI语音、可定制聊天等让虚拟互动更丰富。
不要小看了“梦女”和粉丝之间的羁绊,这其中蕴含着粉丝超高的付费效率。
以粉丝付费与艺人在线互动的软件的韩国“泡泡”为例,这款能接收艺人发送的文字、语音、照片、视频等内容的软件,在2024年付费订阅人数超过200万,年收入估约8000万美元。
这意味着“梦女”愿意为LoveDovey这种恋爱感的AI陪伴应用支付溢价。
LoveDovey用户周活跃量35万(2024年5月数据),年化订阅收入1698万美金。在韩国,LoveyDovey的下载量仅为70万次,但其每用户平均收入(RPU)高达10.5美元,远超其他AI社交产品。
也就是说,这款AI陪伴用35万的月活,创造了与Grok、Claude等顶级大模型相当的内购收入成绩,更是让Charcter.ai、Talkie等在欧美市场大热的AI社交产品望其项背。
在亚洲地区,LoveyDovey已经呈现出强势的寡头效应。
根据公众号“白鲸出海”,LoveyDovey在中国台湾和日本同期品类整体的内购收入分别为560万和280万美元,其全年收入和两大市场的同期整体收入基本持平。在日本,LoveyDovey进入到娱乐畅销榜Top20。
虽然是陪伴应用,但LoveyDovey和其他高收入AI应用一样,聚焦“梦女”这样的具体场景,LoveyDovey还找到了愿意付费的人群,验证了“小用户量+高付费意愿”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