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再度警告
1 天前 / 阅读约13分钟
来源:36kr
英伟达主导AI生态,美限制促华为崛起,黄仁勋吁保持领先。

高科技领域的长期繁荣取决于制定标准。英特尔曾凭借 x86、PCIe 和 USB 树立行业标准,如今绝大多数设备都以不同方式运用着这些技术。英伟达如今受益于其在 CUDA 生态系统中的投资,并正在为整个人工智能计算领域树立标杆。在很大程度上,英伟达的努力使美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然而,将人工智能硬件限制在美国境内将刺激其他竞争性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这些生态系统最终可能超越美国已开发的生态系统。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对美国议员的讲话中写道:“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美国需要决定是继续引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部署,还是撤退和收缩。美国不能通过放慢速度来保持领先。如果我们退缩,其他国家就会介入。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将会在技术、经济和意识形态上四分五裂。”

Nvidia 无处不在

目前,Nvidia 及其 CUDA 生态系统为全球 AI 应用树立了标准,涵盖训练和推理领域。凭借 GB200/GB300 NVL72 等产品,Nvidia 可以满足那些需要为其 AI 应用进行本地部署的公司的需求。鉴于 CUDA 的普及,此类部署既简单又相对便宜。

尽管如此,Nvidia 仍面临国内竞争对手,包括 AMD 和英特尔等传统竞争对手,以及 D-Matrix 和 Tenstorrent 等新晋竞争对手。不过,他们的大部分努力都集中在推理领域,因为凭借 CUDA,Nvidia 实际上是 AI 训练领域的王者。

得益于 CUDA 的广泛应用,英伟达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欧洲和中国都处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绝大多数高科技巨头(例如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等)都使用英伟达硬件,几乎所有欧洲公司也都使用英伟达硬件。

NVIDIA 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美国科技巨头已承诺在 2025 年向 AI 领域投入 3200 亿美元,远超欧盟 2000 亿欧元的计划,且中国市场需求仍占公司营收的 15%,因此该公司的增长轨迹依然强劲。尽管估值担忧和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但 NVIDIA 90.5% 的数据中心营收份额以及2026 财年第一季度 430 亿美元的预测,凸显了其无与伦比的地位。

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说:“NVIDIA 不仅仅是一家芯片制造商,更是人工智能经济的引擎。”

不过,美国即将生效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将会对英伟达的GPU造成影响。

根据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框架,只有美国和 18 个被归类为“一级”的盟国公司才能不受限制地获取英伟达 H100 等高端人工智能芯片;“二级”国家的公司每年的 H100 级 GPU 出口限额约为 50,000 个,除非他们获得经过验证的最终用户 (VEU) 批准。他们每年仍可无需许可证进口最多 1,700 个,而且这些出口不计入国家配额。被列为“三级”的国家基本上被禁止接收此类硬件。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审查这一分级制度,以使其更加直接易行,据传将对二级国家施加更严格的限制。

对此,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达了不同意见。

中国市场,重大机会

黄仁勋表示,未来几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00亿美元,因此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如果不能以美国公司的身份来应对这个问题,那将是巨大的损失,”黄仁勋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将带来收入,带来税收,也将在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黄仁勋正在游说,反对收紧对其公司及其同行的限制,这些限制限制了他们进入中国——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这位首席执行官认为,此举实际上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这些规则正是旨在保护国家安全。

最近限制措施的加强导致该公司计提了与其H20产品相关的55亿美元减记。这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低性能处理器现在需要获得监管机构的特别批准才能向中国客户发货。

“最好的办法是让美国人做美国的事情——让我们去追求它,并赢得它,”他说。世界“渴望人工智能。让我们现在就把美国的人工智能推到所有人的前面。”

但是,在美国对AI芯片的加强影响下,英伟达面临新的压力。例如NVIDIA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就评价道“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逐年增强。他们已经征服了涉足的每一个市场。”

“中国就在我们身后,”黄仁勋说。“我们离得很近。记住,这是一场漫长而永无止境的竞赛。”

与此同时,在中国,英伟达在硬件和平台方面都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尽管目前这些公司的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但它们仍然是相当强大的竞争对手。在这些竞争对手中,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正在凭借其软硬件领先优势与英伟达竞争。据介绍,该公司拥有其Cloud Matrix 384系统,据称其性能优于Nvidia的GB200 NVL72机架式AI机器。或许更重要的是,该公司拥有自己的面向AI的异构神经网络计算架构(CANN)平台,该平台专为发挥华为海思Ascend AI处理器的潜力而设计。

与英伟达的 CUDA 类似,华为的 CANN 提供了一整套开发资源,例如运行时系统、模型构建工具和编译器。它既可以与华为的 MindSpore 平台配合使用,也可以与 TensorFlow 和 PyTorch 等广泛使用的 AI 库配合使用,从而为开发人员提供灵活性。该框架包含一系列经过调整的计算组件,以加快模型执行速度,并且还与 ONNX Runtime 兼容,使其能够在华为的 Ascend AI 加速器上高效运行基于 ONNX 的模型。

过度限制,削弱自身

据美国研究机构ITIF在其最新报告中所说,美国过度严格的出口管制削弱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他们表示:“如果美国企业无法进入全球市场,美国就无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单靠美国市场根本无法支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必须进入规模化的全球市场,才能获得足够的收入,用于将下一代产品推向市场这一耗资巨大的努力。”

而且,在过去,美国的芯片政策频频变化。在ITIF看来,这种不确定性和快速的政策变化不仅针对中国——它们损害了遵守规则的美国公司,限制了它们在全球的竞争力,并将国际客户推向了中国供应商。像英伟达这样的美国公司因设计符合规则的产品而受到惩罚,但规则却在事后发生了变化。这不仅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也削弱了人们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信任。

“更糟糕的是,当前的做法适得其反。通过切断美国公司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美国实际上正在加速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进步。中国企业如今拥有更强大的动力——以及更大的市场机会——来取代美国供应商,从而刺激国内创新,并吸引那些不再依赖美国技术的买家。美国政府非但没有减缓中国的崛起,反而加速了它。”ITIF在报告中强调。

他们总结说,如果美国希望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保持长期领先地位,就应该制定清晰且可持续的政策,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同时,避免扼杀创新或将美国企业孤立于全球经济之外。这项努力不应仅限于美国;它还应与盟友合作并使其受益。如果不进行这样的调整,美国不仅有可能在未来数年内损害自身的技术优势,而且还会在此过程中助长中国的科技优势。

附:黄仁勋最新演讲

早前,NVIDIA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会见了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讨论了 AI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投资美国制造业的必要性。他重申了 NVIDIA 全力支持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技术和利益的努力。

以下为黄仁勋的演讲致辞:

您可能认为 NVIDIA 是一家芯片公司,但我们远不止于此。我们构建驱动人工智能 (AI) 的系统——从芯片、超级计算机到驱动它们的软件。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或算法。它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它正在成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力和全球创新背后的引擎。正如上个世纪的道路和电网一样,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国家将定义规则、获得回报并塑造下一个时代。本委员会深知这一点。我感谢你们在帮助美国保持领先地位方面所发挥的领导作用。

在 NVIDIA,我们花了三十多年时间发明驱动现代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的平台支持医疗保健、制造、交通和能源领域的突破。我们为全球超过 4 万家公司和 600 万开发者提供服务。我们很自豪能够成为一家帮助构建这一未来的美国公司。

但我们深知,领导力必须赢得——一次又一次。确保美国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的最佳途径是投资国内市场,使美国技术能够继续成为全球创新的基石。

其他国家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机遇。他们正在快速构建自己的基础设施,利用本国数据训练本地语言的模型。有些国家通过直接投资自身的基础设施和模型来实现这一目标。

其他国家则依赖于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或现有模型,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无论各国采用何种方式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好消息是,美国公司目前已成为该领域各个层面的首选合作伙伴。

本月初,我们宣布 NVIDIA 将首次在美国生产我们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我们的下一代 Blackwell 芯片目前正在亚利桑那州台积电的工厂投产。在德克萨斯州,我们正在与富士康和纬创合作建设新工厂。这些努力加在一起,代表着超过一百万平方英尺的先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制造规模。未来四年,我们计划在美国本土建设高达五千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非理论,而是钢铁和硅。

这就是我们应对当下的答案。在此构建,在此扩展,在此引领,并在全球各个层面赢得胜利。

我们了解这项技术的力量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我们完全遵守所有美国出口管制规定。我们只在美国政府规定的条件下销售产品。我们支持有效执法,并与监管机构充分合作。

但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美国需要决定是继续引领全球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部署,还是撤退和收缩。美国不能通过放慢速度来引领。如果我们退缩,其他国家就会介入。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将在技术、经济和意识形态上分裂。

无论人们对DeepSeek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有何看法,它都清楚地表明,无论有没有领先的美国技术,创新都在全球迅速发展。如果美国平台缺失,企业将转向华为等战略竞争对手来填补这一空白。正因如此,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不仅取决于我们限制什么,更取决于我们赋能什么。

生态系统至关重要。这不仅仅关乎谁能构建最大的数据中心或训练出最先进的模型。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日常应用。谁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胜,谁就能在人工智能用例的构建和部署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NVIDIA 的主要优势之一是我们拥有 600 万名基于自身平台构建的全球开发者网络。如果我们将这个生态系统输给竞争对手,几乎不可能再挽回。

正如我们在电信领域看到华为的情况一样——一旦有人投资了一项技术和平台,转换就会极其昂贵且困难。如今,美国半导体行业正被挤出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5月15日,如果《AI扩散规则》在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生效,我们将被迫同样撤离世界其他地区。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利害攸关——我们的缺席并不能阻止需求,而像华为这样的竞争对手已经介入。作为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华为正在迅速扩大在第三国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规模——建设全球基础设施,并部署与美国规范或价值观不符的应用程序。华为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它在电信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崛起表明,当美国公司退出战略技术和战略市场时,将会发生什么。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块芯片;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含计算、网络、软件、能源以及推动这一切发展的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谈论人工智能工厂——不是比喻,而是将其视为下一代经济体的真正基础设施。这也是我们相信美国必须引领未来发展的原因。

最后,我想谈谈我认为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所需的几点思考:

首先,最大限度地加速美国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将美国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到海外,不仅有利于维护美国利益,还能为美国带来税收、就业岗位和基础设施。

第二,在人工智能技术栈的每一层都取得胜利。美国只有在每一层都拥有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包括芯片、训练和推理系统、框架/中间件、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才能赢得胜利。

第三,最大限度地增加对美国的投资。人工智能技术栈将重塑美国及其本土关键产业——从金融、医疗、交通运输到下一代电信和6G。

第四,刺激美国商业、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增长。通过清晰透明的法规、对科研和研发的投资以及劳动力的培养,我们将确保美国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

我们正在构建现代经济的基础。如果我们做得对,我们将不仅塑造技术,还将塑造它所赋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