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寒武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
来源:集微网 14 小时前

1.寒武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

2.皖芯集成拟获 30 亿元增资,晶合集成放弃优先认购权仍保持控制权

3.千里科技正式递表港交所,募资拟投AI驱动战略与产业链整合

4.IC概念股本周涨跌幅排行:楚江新材涨幅第一 仕佳光子跌幅垫底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4.42%,仕佳光子2025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暴增728%

6.景嘉微同日签署两项战略合作协议,聚焦GPU产品JM11生态融合


1.寒武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

10月18日,寒武纪发布2025年三季报,在营收方面,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达17.27亿元,较上年同期激增1332.52%;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更高达46.07亿元,同比增幅2386.38%。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利润端表现更为亮眼,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本报告期,公司利润总额5.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6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利润总额16.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1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方面,本报告期为1.35元/股,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85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初至报告期末达25.21%,较上年同期增加38.69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投入。本报告期研发投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2.05%;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7.15亿元,同比增长8.45%。尽管研发投入绝对值增长,但由于营业收入增幅远高于研发投入增幅,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95%,较上年同期减少160.57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该比例为15.51%,同比减少340.14个百分点。

资产规模也显著扩大,本报告期末总资产达125.9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3.11亿元,同比增幅108.59%,主要因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所致。

报告提及两项重要事项进展。一是公司于2024年7月27日披露股份回购方案,截至2025年7月25日已完成回购。二是根据中国证监会2025年9月5日出具的注册批复,公司完成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实际发行333.49万股,每股发行价格1195.02元,募集资金总额39.85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寒武纪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双轮驱动,在AI芯片国产化与智能算力产业链中正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公司表示,将持续强化云端训练、边缘计算及大模型推理产品布局,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与市场占有率。

2.皖芯集成拟获 30 亿元增资,晶合集成放弃优先认购权仍保持控制权

10月17日,晶合集成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及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皖芯集成”)拟实施增资扩股,公司控股股东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建投”)拟以现金30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晶合集成及皖芯集成其他现有股东均放弃优先认购权。

根据公告,皖芯集成本次拟新增注册资本284,037.11万元,由合肥建投以现金300,000万元全额认缴,增资完成后,皖芯集成注册资本将从958,855.38万元增至1,242,892.50万元。股权比例方面,增资前晶合集成持有皖芯集成43.7504%股权,增资后持股比例将下降至33.7521%;合肥建投将成为持股22.8529%的第二大股东。尽管持股比例下降,晶合集成仍为皖芯集成第一大股东,且其提名的董事占皖芯集成董事会席位过半数,对皖芯集成仍具有控制权。

(一)增资方合肥建投

合肥建投成立于2006年6月16日,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329,800万元,法定代表人雍凤山,注册地址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武汉路229号,经营范围涵盖城市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项目投资运营、国有资产管理等,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合肥建投资产总额77,128,751.57万元,净资产25,903,062.16万元;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409,132.63万元,净利润-98,107.31万元。

(二)标的公司皖芯集成

皖芯集成成立于2022年12月15日,注册资本958,855.383552万元,法定代表人邱显寰,注册地址位于合肥市新站区合肥综合保税区,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销售、设计服务等。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审计),皖芯集成资产总额1,396,566.23万元,净资产910,148.91万元;2025年1-6月营业收入78,221.11万元,净利润-17,618.95万元。本次增资款将全部用于皖芯集成日常运营,包括购置设备、偿还主营业务相关债务等。

本次增资定价以评估为基础,经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评估基准日2025年6月30日),采用收益法确定皖芯集成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012,780.83万元,增值率11.28%。最终双方协商确定皖芯集成投前估值为1,012,780.83万元,合肥建投增资价格为1.0562元/注册资本,交易定价公允合理。

晶合集成表示,本次增资旨在增强皖芯集成资金实力,提升其在集成电路项目研发、产能扩充方面的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3.千里科技正式递表港交所,募资拟投AI驱动战略与产业链整合

10月16日,千里科技发布《关于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披露公司已于10月1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且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过去,千里科技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汽车、摩托车以及通用机械等其他产品。目前,千里科技已推出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Robotaxi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千里科技提供由独特的RLM(强化学习—多模态)模型驱动的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千里科技的产品组合包括垂直AI模型、软件、硬件及闭环数据系统,以在复杂的交通场景中实现L2至L4级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凭借专有的多模态交互模型及AI原生AgentOS,千里科技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可提供自然用户交互(NUI)体验—一种直观的交互系统,使用户能够透过包括语音及视觉的自然模态与车辆进行交流。千里科技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亦融入先进的硬件,包括高清显示器、高级音响系统及其他最先进的硬件。该人性化智能环境以自然且具情感回应的方式与乘客互动,识别情绪并根据个人喜好定制。透过将智能与情感感知相结合,千里科技的智能座舱为乘客提供真正个人化的沉浸式车端体验。

Robotaxi:透过整合L4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综合营运支持平台,千里科技为Robotaxi运营商提供端到端Robotaxi解决方案。千里科技的平台运用我们的闭环数据能力,支持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营运安全、可靠且可扩展的Robotaxi。

根据千里科技战略规划,本次H股发行上市募资拟按以下方向分配(具体比例及金额待定,可根据业务需求与市况调整):

1、AI驱动战略与技术能力提升:募集资金将用于实施AI驱动战略、增强研发能力、开发升级产品与解决方案。

①投向自动驾驶能力建设,包括自动驾驶端到端大模型研发、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及部署。

②用于增强智能座舱及Robotaxi解决方案,涵盖AgentOS持续开发升级、智能座舱功能完善及Robotaxi解决方案测试;同时计划吸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Robotaxi领域顶尖AI人才,专注AI算法与软硬件开发。

2、上游产业链资源战略整合:用于建立产业基金、深化与业务伙伴合作,以产生协同效应,推动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

3、市场销售与服务网络强化:用于加强中国及海外市场销售与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例如增设销售及服务据点、招聘相关人才支持业务扩张。

4、营运资金与一般企业用途: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满足一般企业运营需求。

4.IC概念股本周涨跌幅排行:楚江新材涨幅第一 仕佳光子跌幅垫底

本周,三大指数全线下跌,沪指本周下跌1.47%,收报3,839.76点;深证成指下跌4.99%,收报12,688.94点;创业板下跌5.71%,收报2935.37点。科创50指数下跌6.16%,收报1,363.17点。Wind半导体指数下跌6.54%。

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99家半导体公司作了统计。IC概念股本周表现极差,涨少跌多,25家上涨,173家下跌。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涨幅方面,截至周五收盘,25家上涨,涨幅前五的是(19.10%)、华天科技(10.02%)、新洁能(9.21%)、灿芯股份(9.07%)和锴威特(8.52%)。

在跌幅方面,截至周五收盘,173家下跌,跌幅前五的是仕佳光子(-19.62%)、华海诚科(-19.56%)、安培龙(-17.39%)、闻泰科技(-17.17%)和芯动联科(-15.79%)。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4.42%,仕佳光子2025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暴增728%

10月17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止收盘,沪指跌1.95%,收报3839.76点;深证成指跌3.04%,收报12688.94点;创业板指跌3.36%,收报2935.37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381亿,较昨日微幅放量70亿。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好。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9家公司市值上涨,华天科技、聚灿光电、闻泰科技等公司市值领涨;108家公司市值下跌,通富微电、神工股份、火炬电子等公司市值领跌。

作为全球VR领域的标杆性盛会,世界VR产业大会将于本周末举办。从资金角度看,北上资金三季度末持股市值超1亿元的VR概念股中,有18股在三季度获加仓幅度均超10%。蓝特光学、长信科技、科华数据、长盈精密、博敏电子、首都在线、水晶光电7只个股的北上资金三季度持仓翻倍。

全球动态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500指数收跌41.99点,跌幅0.63%,报6629.07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301.07点,跌幅0.65%,报45952.24点;纳指收跌107.542点,跌幅0.47%,报22562.537点。

美国科技股七巨头跌多涨少。特斯拉收跌1.47%,Meta、苹果、亚马逊、微软跌0.76%-0.35%,谷歌A则收涨0.17%,英伟达涨1.10%。

热门中概股里,新东方跌4.9%,百胜中国、台积电、小鹏、京东跌超1%,蔚来、网易则至多涨0.2%。

个股消息/A股

仕佳光子——10月16日,仕佳光子(688313.SH)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728%。

纳尔股份——10月15日晚,纳尔股份(002825.SZ)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上海菲光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张华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通过受让方式收购上海菲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交易金额预计为3.5亿至4亿元,交易完成后将取得菲莱测试控制权。

有研新材——10月14日,有研新材(600206.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为新凯来提供少量靶材产品,目前合作规模较小,尚处于初步阶段。

个股消息/其他

小米集团——10月16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小米汽车上市一年半以来,累计交付约40万辆。

苹果——10月17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正准备推出其 Mac 电脑的触摸屏版本,一改其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时期的立场。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准备推出一款配备触控屏的升级版 MacBook Pro,预计将于 2026 年末或 2027 年初上市。

英伟达——近日,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纽约的一次Citadel Securities活动上表示,由于美国出口限制,该公司在中国高端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95%暴跌至零。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5843.55点,270.12点,幅4.42%。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

6.景嘉微同日签署两项战略合作协议,聚焦GPU产品JM11生态融合

10月17日,景嘉微连发两则公告,宣布分别与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大正元”)、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苍穹数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项合作均以景嘉微GPU产品JM11为核心,通过“生态融合、产品融合、行业融合”模式,分别切入数字安全与时空信息领域,进一步完善公司国产GPU生态布局。

与吉大正元合作:深耕数字安全领域打造国产化算力底座

(一)合作方背景:吉大正元以密码技术为核心,覆盖多关键领域

吉大正元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1.94亿元,是一家上市企业(证券代码未提及),以密码技术为核心,融合大模型应用、算力、存力等能力构建数字安全体系。其主营业务聚焦可信应用领域合作,为财政、公安、能源、政府、金融等关键领域客户提供“安全原生”解决方案,具备良好资信状况,非失信被执行人,且与景嘉微无关联关系。

(二)合作核心:聚焦JM11产品整合与安全场景落地

双方合作围绕景嘉微GPU产品JM11的图形和算力特性,展开三大方向合作:

产品整合:吉大正元在加密终端、数据安全防护等核心产品中深度集成JM11,强化图形化安全操作与高效数据处理能力;双方开放硬件接口、软件适配工具,优化客户使用体验,重点推进与吉大正元高清全栈国产GPU云桌面超融合一体机的整合,打造国产化、高性能、安全可控的云与桌面算力底座。

市场合作:同等条件下,双方优先向对方提供产品与服务;吉大正元面向政企、金融客户推广安全方案时,优先推荐搭载JM11的配置,景嘉微则保障JM11的稳定产能与交付(具体以后续采购合同为准);双方共投资源开展行业展会、技术沙龙,吉大正元开放市场渠道并设专项服务团队,景嘉微提供售后技术支持。

联合攻关:聚焦JM11与吉大正元安全产品、虚拟化产品的底层适配,解决兼容性、算力调度问题;同步研发国产设备基础硬件,提升联合方案在复杂安全场景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与苍穹数码合作:发力时空信息领域开发多行业一体化方案

(一)合作方背景:苍穹数码为时空信息领域领先服务商

苍穹数码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30亿元,是非上市企业,专注于时空信息3S平台及产品供应、数字政府与智慧产业解决方案提供,主营业务涵盖基础平台支撑、行业应用研发、时空数据生产等,服务于政府、企业、高校,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数字治理升级,非失信被执行人,与景嘉微无关联关系。

(二)合作核心:“国产GPU+GIS平台”赋能多关键行业

双方以JM11芯片为基础,围绕时空信息领域展开四大方向合作:

技术与产品协同:将苍穹数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遥感软件、智慧城市应用软件,与景嘉微国产高性能GPU产品深度适配优化,打造软硬件一体化全国产化解决方案,满足高安全、高性能场景需求。

联合解决方案开发:针对智慧城市、自然资源、应急救援、工业软件、低空经济、时空智能服务等关键行业,联合打造“国产GPU+国产GIS平台”行业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开拓市场。

市场与品牌合作:互为优先战略合作伙伴,在市场推广中相互支持品牌,联合举办活动、参与重大项目招投标,形成市场合力。

科研与生态共建:建立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交流机制,开展前沿技术预研;携手构建国产软硬件产业生态,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推动产业链发展。

合作对景嘉微的意义:多维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景嘉微表示,两项合作均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通过整合合作方技术、资源与市场优势,可推进JM11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开发具有竞争力的联合产品与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产GPU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对未来市场开拓与新业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