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特斯拉Model 3/Y零部件95%来自中国;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5月13日见!华天科技:从设计端开始协同合作
1 天前 / 阅读约12分钟
来源:集微网

1、公开课84期笔记 | 华天科技:从设计端开始协同合作,严标准下坚守品质

2、聚焦具身智慧机器人国产芯片,2025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5月13日见!

3、特斯拉Model 3/Y零部件95%来自中国,本土化供应链战略成效显著

4、宁德时代在宁波成立新能源换电技术研发公司

5、特锐德预中标国家电网集采项目,总金额为1.26亿元


1、公开课84期笔记 | 华天科技:从设计端开始协同合作,严标准下坚守品质

直播回放

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智能化、电动化的移动终端转变,汽车电子产品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封装作为汽车电子产品制造的关键环节,其市场动态与技术走向备受关注。它不仅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可靠性,还对汽车的整体功能与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加强对汽车电子封装的了解,4月30日,集微网举办第84期“集微公开课”活动,特邀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科就《浅谈汽车电子产品封装市场及技术趋势》主题作分享,深入剖析汽车电子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带您了解汽车芯片的封装工艺,解析其背后的技术细节。

智能化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李科指出,未来汽车产业正经历从传统机械汽车向智慧汽车的重大转型,“五化归一”(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与“一车通四网”(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金融网)的全新格局正在形成。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L1/L2 级别 ADAS 功能汽车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市场渗透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不过,L3/L4级别自动辅助驾驶仍处于小规模原型测试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全球自动驾驶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新四化”和“软件定义汽车”理念的深入发展,汽车技术迎来了四大变革,而芯片无疑成为了这场变革的关键基础。李科详细阐述道,EE架构正从 “域控制架构”逐步迈向“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网络朝着高带宽、低延时、可扩展、高安全的方向不断演进;硬件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基础上,持续追求高性能与高集成;操作系统也从多种类型共存走向集中部署。与此同时,伴随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动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车规芯片正朝着高算力、高带宽、低功耗的方向发展,迭代速度显著加快。

根据EV Tank的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其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占全球比重更是升至70.5%。李科预测,2025年L2等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将超过20%,新车智能网联化渗透率预计增长至59%,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61亿美元,预计到 2025年将达到8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16%。在汽车电子细分市场中,ADAS、EV/HEV、车身电子位列前三大细分市场,而Automotive HPC则是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李科强调,未来,与车身自动控制相关的MCU、自动驾驶相关的CIS和雷达、信息娱乐相关的座舱SOC等芯片,以及AI芯片将成为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严苛环境驱动车规级挑战

李科着重强调,汽车电子产品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这就要求其必须满足高可靠性、低功耗、高功率密度、强大数据处理能力、高度集成且零缺陷等严格要求,同时还需具备长寿命特性,以适应复杂功能需求和成本压力。

汽车电子Grade等级与芯片车装位置和功能密切相关。李科解释道,应用环境越恶劣、与安全关联度越高,等级越低;而用于信息娱乐或非敏感功能的芯片等级则越高。部分车企对特定敏感设备的要求甚至超越了“grade 0”标准。

创新驱动下的行业引领

目前,汽车电子封装仍以传统封装为主,但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快速发展,FCBGA等先进封装的车规占比将逐步提升。李科展望未来,计算、连接等领域将更多采用FCBGA、2.5D/3D等先进封装技术。

华天科技在汽车电子产品封装领域的布局十分广泛且深入。天水作为“有引脚传统打线封装”生产基地,24年投资48亿,总投资70亿;西安作为“DFN/QFN/BGA等无引脚打线类封装”基地,目前总投资53亿;南京则建设“FC汽车电子封装”基地,一期投资80亿,二期投资100亿;昆山作为“晶圆级先进封装”汽车电子生产基地,总投资32亿,江苏预计投资150亿,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实力。

李科介绍,华天科技拥有QFN、Big-PAD QFN、FC - BGA等丰富的封装技术,并持续推进技术升级。在设计方案上,从设计端优化产品可靠性,采用Wettable Flank工艺、优化基板和框架结构、根据需求选择材料并处理框架表面,严格遵循车规产品设计规则。

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华天科技已通过小米、比亚迪、蔚来等20 多家车企审核,历经全球及国内TOP级Tier1的200多次VDA 6.3等审核,合作客户超230家,涉及341个封装类型、3103款产品型号,在汽车电子封装领域的强大竞争力与行业地位得到充分彰显。

2、聚焦具身智慧机器人国产芯片,2025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5月13日见!

具身智能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具身智慧机器人,作为融合人工智能(AI)、大模型推理、感知控制与物理执行能力的新一代智能体,正成为推动AI技术“从云端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力量。不同于传统的虚拟智能,具身智慧机器人能在真实环境里自主感知、思考并行动,这种能力不仅极大扩展了AI的应用边界,也为半导体、制造业、物流、医疗、家居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具身智慧机器人作为AI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相关产业已在国内获得快速布局,众多科技巨头、初创企业与研究机构纷纷加码。特别是在核心的芯片方面,国产厂商正在锐意进取,有望填补国内高端芯片在具身智慧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在此背景下,为了持续推动国产具身智慧机器人芯片产业发展,助力机器人产业链本土化,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简称“松山湖论坛”)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举行。

本届松山湖论坛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主办。会议旨在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C新品集中发布平台,为芯片设计企业、系统厂商、投融资机构等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国产智慧机器人芯片的产业化落地及应用创新。

据悉,本届松山湖论坛将以“面向‘具身智慧机器人’的创新IC新品推介”为主题,重点展示和推荐10款相关领域的本土优秀IC新品,参与产品推介的企业有:芯驰半导体、爱芯元智、万有引力、为旌科技、先楫半导体、极海半导体、思特威(上海)、昆泰芯微电子、芯港半导体、鹏瞰半导体。活动将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决策者,共同探讨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设置IC公司与系统厂商圆桌论坛讨论环节,该环节将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主持,并有乐聚机器人、昱感微电子、乌镇智库等企业或机构的重磅嘉宾参与。届时,众多大咖将齐聚一堂,探讨“具身智慧机器人的产业化之路”这一话题,共话具身智慧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沿进展。

本次论坛的具体会议议程如下,供参考:

从2011年起,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每年推介约10款国产芯片,94.5%已实现量产。目前论坛共推荐86家公司,会后上市率达19.8%,上市进程中有4家。第十五届松山湖论坛举办在即,期待您的莅临!

参会方式

线下论坛为邀请制,如欲线下参会,可发送邮件咨询marcom@verisilicon.com

扫码预约论坛直播:


3、特斯拉Model 3/Y零部件95%来自中国,本土化供应链战略成效显著

5月6日,特斯拉中国日前公开展示其本土化供应链建设成果,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每一辆Model 3和焕新Model Y车型上,超过95%的零部件均产自中国,凸显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深耕本土供应链的战略成效。

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的视频中强调,公司一直秉持全球研发与本地化生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在本土供应链建设方面的投入。财务数据显示,特斯拉2024年研发总投入达331亿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已达103亿人民币,研发力度持续加大。没脸见人都

特斯拉此次高调宣传其中国本土化供应链成果,一方面展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和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强化其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本土化供应链不仅有助于特斯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稳定性,还能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特斯拉在供应链本土化方面的成就,为跨国车企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借鉴。(凤凰网)

4、宁德时代在宁波成立新能源换电技术研发公司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二龙,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绿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业务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及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等。

此次成立的新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换电补能体系及能源数字化管理服务,是宁德时代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举措。其经营范围还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表明公司将进一步探索换电技术商业化运营模式,适配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元需求。

除宁波外,宁德时代同期在杭州、雅安两地分别成立了注册资本500万元的同类公司,但宁波公司注册资本规模最大,凸显其作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的战略地位。三地公司均由宁德时代旗下宁普时代电池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控股。

宁德时代近年来持续拓展新能源业务边界,从动力电池制造向换电、储能等领域延伸。此次在宁波投资成立技术研发公司,或与其“EVOGO”换电品牌布局相关,旨在强化长三角地区换电网络覆盖,提升市场渗透率。宁波的供应链及产业基础优势,有望为换电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提供支持。

5、特锐德预中标国家电网集采项目,总金额为1.26亿元

5月6日,特锐德发布公告称,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其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十三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二次变电设备(含电缆)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司和全资公司川开电气有限公司为其部分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预计中标总金额约12,582.89万元。

根据公示,特锐德为组合电器包51及开关柜包4、包18、包41的预中标人,川开电气有限公司为开关柜包62的预中标人,本次中标产品为组合电器和开关柜。

特锐德表示,本次中标进一步印证了国家电网对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认可,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及行业影响力。本次项目的履行将对公司未来经营工作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

资料显示,特来电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运营商,充电网运营平台每天可产生大量的工业化大数据,涵盖用户行为、车辆状态、电池健康、能源交易等众多维度,为车企、保险、银行、地图商、车后服务商等生态伙伴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

在车企合作方面,特来电已与70余家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模式包括共建品牌形象站、提供专属品牌充电桩以及充电站信息互联互通等,有效提升合作车企的用户充电体验和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