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PPT 创 5000万美金ARR,挑战微软和Google,这家华人创业AI公司火了
11 小时前 / 阅读约12分钟
来源:36kr
AI PPT不是刚需,展示页才是

AI如何让PPT生成更简单,是各家大厂和创业公司激烈竞争的赛道,大厂的夸克和百度文库是典型代表,垂直赛道的金山 WPS AI和像素绽放的AiPPT等等,都发展速度超快。

在海外,演示工具更是个生产工具大类别,微软和Google是统治赛道的巨无霸,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细分的成功创业公司:

独立平台:

如Gamma、Tome、Beautiful.ai、Pitch、Presentations.AI、Visme,它们提供独特的界面和功能,通常需要用户学习新的工作流程。

集成解决方案:

如Plus AI、SlidesAI、Microsoft Copilot、Gemini for Google Slides,它们作为插件或内置功能,在现有的演示文稿软件(Google Slides, PowerPoint)或生产力套件(Microsoft 365, Google Workspace)中运行。

通用设计平台扩展:

如Canva Magic Design,将AI演示文稿功能作为其更广泛设计平台的一部分。

模板驱动平台:

如Slidesgo,在其丰富的模板库基础上增加了AI生成功能。

今天介绍的这家AI PPT企业是由华人团队创办,但属于硅谷式创业企业,成功在巨头垄断的赛道,杀出了一条道路。

它的产品名字是Gamma,凭借口碑一路获取5000万用户,最近有报道Gamma的ARR (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了 5000 万美金,并且整个公司从 2024 年年初开始已经连续盈利 15 个月。

团队到目前也才 30人左右,总的融资金额为 2300 万美金。在今年4月份,Gamma 2.0发布,产品从 AI PPT升级到整个创意制作领域,涵盖了 PPT 演示工具、社交媒体内容、文档以及网站生成,正向着“一站式创意表达平台”的理想进发。

作为在AIGC赛道拿到PMF的典型产品,鲸选AI带你深度还原下这家公司的突围之路,以及做对了哪些选择。

1、瞄准一份PPT,精准踩中 AI 节点

Gamma创始团队的Grant Lee、James Fox和Jon Noronha曾任职于SaaS公司Optimizely,他们发现疫情中远程办公、异步协作的需求激增,而传统工具在移动端适配、富媒体嵌入、跨平台协作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Optimizely被收购后,这些已经合作5年之久的伙伴决定创业。最初的设想是通过提供比传统工具更快、更注重设计、AI原生且跨多种内容格式的产品,来挑战甚至取代PowerPoint等工具 。

Gamma的早期产品风格,是以“卡片”为基本单元,构建模块化内容生成系统,并支持一键生成网页、视频、动态文档等多格式输出。

每页PPT的长度不限,更像是独立的卡片

回溯Gamma能够成功,在每个技术时代找到自己的特色功能点,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最开始创办的2020年左右时间段,那时候生成式AI能力比较弱时,Gamma实现的半自动生成,只有SD和GPT 两种初级AI的简单配合。

图源X网友:早期使用SDXL 1.0生成图片

Gamma也没有上来就做后来很流行的『一句话生成PPT』,而是差异化地做“卡片式编辑”和“长画幅”两个点,不是很AI Native却很实用。

简单来说,Gamma内置了几种常用的卡片模板,用户将文字、图片、标题、其他元素等整合在一起的“卡片”,用户可以随时修改卡片中的内容,并通过拖动的方式摆放它们的位置。

这时候是AI 辅助完成PPT大概样子,然后在大概样子上,用户精修为完整的演示内容。

此后,2023年初,划时代的GPT 4.0发布,大模型风起云涌,生成式AI的时代真正到来。Gamma 与 Anthropic 达成合作,引入“Claude Haiku”等更强模型,对内容的逻辑理解就更在行,一句话就能衍生出一个完善内容的PPT。

鲸选AI 在2024年曾推荐过这款产品,当时做了北京一日游的中轴线方案PPT,创意布局超出其他竞品一圈。如今五一假期刚过,让它做一份中国热门景点的热力值报告,效果也是还不错。

PPT的图片还有瑕疵,生成了两张迪士尼

尤其在2025年首批接入GPT-4o后,实力更是突飞猛进。在其生成逻辑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原生多模态内容创作过程。

在输入指令后,AI不断理解内容并输出图文内容,在核心的内容匹配度上,Gamma提供环境上下文和 Quick Action,对图片进行细粒度操作。

相比国内的AiPPT引入视觉中国的图片资源,来丰富PPT的内容,Gamma用AI直接生成最适合的图片内容,这时候图文内容终于能够实现精准匹配。

没有招聘大模型微调人员,而且并没有强调AI Native,用Chat来决定一切,菜单 Button在其中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Gamma安心做个套壳产品。

2、力推PLG模式,竞品Tome失败

在内部产品功能点踩对了后,如何不被外部竞争扼杀还是个大问题。

Gamma的成功,离不开其对PLG模式(产品驱动增长)的极致运用。

Gamma公司的运营原则之一“不要无聊”(Don't be boring),在卡片式PPT推出后,Gamma的第一个增长点是在Product Hunt上“刷榜”。

他们当时给了很多人发邮件,包括他们的投资人以及用户,还有身边的朋友,让给他们 Upvote,一通背后运营,Gamma最终成为PH『榜一大哥』。

打榜前每周大约有 100 人注册 Gamma,此后每周大约有 3000 人注册 Gamma,大约增长了30倍,这是冷启动的关键动作。

Gamma的另一场关键战争是打败Tome,Tome最初以其创新的“叙事格式”进入市场,尝试一种比传统幻灯片更酷炫的内容展示方式 。

Tome在生成的PPT美观度方面,确实是超出Gamma不少的存在,Tome的风格更具科技感和未来感,很多亮眼的PPT作品吸引足了眼球,也是率先达到1000万用户的AI PPT产品。

图源优设AIGC:Tome的PPT风格

但Tome最开始的一个选择,注定了今后被迫转型的结果。

相比Gamma的卡片式编辑,每页PPT不限制显示长度。Tome选择瓷片(Tiles)式布局风格,每页最多8个方框(瓷片)组成一页PPT布局,创作者能自由调整每个方框的大小。但是整张图片还是被限定在16:9的横版PPT形式中。

这个选择对于纯粹PPT创作者来说很好,但是制约了其成为落地页等多种卡片式分享的服务。

其实时至今天,AI PPT也不能说完全成熟,卡片式的演示工具才是各种场景的刚需,而一条路锚定PPT的Tome,限制住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所以在Claude等模型成熟时,Gamma抓住了这个TIP节点反超。这时候Gamma开始主打 “10秒生成PPT”。

分享链接自带水印,既保护用户隐私,又形成自然曝光;短视频成为社交媒体爆点,用户通过TikTok、LinkedIn等平台自发传播;这时间段Gamma用户猛增,超越Tome更早达到了3000万用户。

最关键的是,迟迟没有验证PMF的Tome,在2023 年 4 月,Tome 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仍低于 400 万美元。

商业化压力下,选择将AI能力全部打包装入付费板块,而没像Gamma一样留有积分板块,让大家可以免费体验AI能力,直接阻隔了大部分想要体验的用户。

对于微软和谷歌等巨头,Gamma一方面在产品做出更多AI特色功能,一方面支持更多格式,以及兼容大家的办公产品,都成为巨头不会绞杀Gamma的核心因素。

这期间,Gamma通过数据分析发现LaTeX公式支持需求,快速迭代功能,吸引高校及科研群体;

以及SVG格式也支持导入,这点尤其重要,很多PPT的逻辑图,现在的AI也不能很好的生成。先生成SVG再导入Gamma,关键的逻辑图就能很好的体现。

此前鲸选AI 在Cluade 3.7上探索出AI PPT的Html玩法,虽然生成的内容更原生自由,但想要编辑也只能修改Html代码,同时展出形式受限,无法导出PPT和图片形式。

Gamma则支持导出为 PDF、链接、PPT、Google Slides,或直接发布到 LinkedIn,大大拓展了生成内容的展示和传播形式。

3、从 AI PPT到内容创作平台的野心

当然,创业是一件十分讲究运气的事情,即便你做对了所有选择,也要看时运有没有站在你这边。

Gamma 联合创始人&CEO Jon Noronha曾在早年一次公开分享中,就提到一次『生死劫』。

“在我们发布的三天前,OpenAI 决定将 GPT-3 的价格降低 90%。所以,如果这件事没有发生,当所有这些人注册的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另一种原因而资金耗尽。”

综合来看,Gamma做到了用户无需掌握设计技能(PS和美工),只需输入内容,Gamma的AI即可自动完成排版、配图、动画效果生成。更关键的是,其产品天然适配移动端交互,用户可通过链接实时协作、异步分享,甚至嵌入互动式图表和社交媒体内容。

最推荐Gamma的原因,还是它让不会设计的我,做出了一份不算丑的作品』。一位X用户这样形容Gamma。

相比微软的Copilot 365和WPS AI,前者AI能力不够强,迭代速度太慢;后者希望一句话生成PPT的大理想,却囿于模型能力,最终效果差强人意。

Gamma走出了务实的AI发展路线,赢得了一部分付费用户的青睐。

而同为创业公司的Tome,在竞争中落后,就宣布在四月底前关闭 Tome Slides 功能,并转型至销售领域(面向销售的 AI 助手),这意味AI PPT不再是其主要赛道。

而Gamma则在4月末,升级的2.0 平台 ,成为一个集网站构建、PPT制作和社交媒体广告设计等于一体 AI创意创作平台。

支持导入品牌文件自动识别品牌样式,让企业对其更加依赖;又提供一键图片编辑功能,如换人像、改风格、去背景,图文编辑更加自由;能生成图表与页面排版,对复杂数据的显示也更形象。

Gamma继续向着不局限于PPT,落地页、轮播图和提案,这种无限画幅的演示内容延伸,每个人、组织和企业都能找到感兴趣付费的点。

据其官方宣布,每天有 70 万份演示文稿、400 万张 AI 图像通过 Gamma生成。

这一落地实现,意味着让内容创作从“设计优先”转向“内容优先”,降低创作门槛和提升效率。Gamma的战略定位清晰地从最初的幻灯片/文档混合体演变为一个更广泛的“AI设计伙伴”或“一体化创作平台”

有趣的是,Canva(可画)则是反向发展,从“一体化创作平台” 向AI PPT细分赛道增强能力,每年有70万份PPT在Canva上生成,未来二者的直接竞争不可避免。

Gamma的横向扩展和Tome的纵向深耕代表了AI软件市场中两种不同的增长策略。

从未来看,Gamma未来的商业化前景应该也有保证,最简单的可视化个人主页,是个几十亿美金的市场,AI PPT还有上百亿的市场。Tome的发展方向则偏离了本文主要讨论的方向。

目前还看不到微软和Google想要夺回AI PPT市场的决心,他们专注底层模型能力升级,也许会直接颠覆这些套壳产品。Gamma未来更多的挑战来源于自己,把握好每次技术变革,顺利转为产品化营收,每一步都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