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正式举办。本次峰会以“加速行业智能化”为主题,来自汽车、机械电子、医药、重工业、轻工业等制造行业的意见领袖、企业代表、产业伙伴、学者专家超过900人现场参会。
在行业峰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并且分享制造行业领域的七大场景20个解决方案。
华为副总裁、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刘超表示,华为的全栈AI基础设施可以灵活适配制造多场景,降低企业使用AI的门槛。基于自身生产实践孵化的智能应用,让一线工人也能轻松用AI。
而华为联合伙伴打造的系列化方案,从车辆装备、机械电子、医药轻工到具身智能等新领域。
在汽车领域,以华为与广汽集团的合作为例,华为帮助广汽集团建设了智能化的研发平台。
在以前,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迭代一款新的车型一般需要花费两到三年。而通过AI大模型以及研发的工具链,整车的研发时间,可以从从36个月优化至18个月。从概念设计到整个制造,迭代周期极大提速了。
在本次峰会上,广汽集团与华为也联合发布了智能化研发平台解决方案,并且宣布智能化研发平台样板点建设正式启动。
在大模型浪潮来临之后,华为从自身业务到与制造行业的客户,都开始了一场AI改造和提效。
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系统部副部长冯睿,在会后采访中表示,在研发领域,目前华为已经把1300多万片高价值的基础文档,还有1万多篇的API(接口技术文档)、850多万个开源的代码舱前全都导入到了研发的数据平台中。
而通过研发大模型和AI助手,华为软件版本的开发周期,原来大概是9—18个月做到一个版本的发布,现在能够做到一个月一发布。
在DeepSeek浪潮后,制造业涌现了大量的部署需求。据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表示,2025年,预计有300多家企业都制定了大模型部署的计划。
不少企业也已经迅速落地这些能力。比如,一汽已经依托DeepSeek的代码能力,整体代码的输出效率提升30%;而广药集团用DeepSeek建设了医药的知识库,能够做到知识跨部门复用,运用到研发、销售、医学研究等不同部门跨部门的智能检索以及行业动态、竞品分析等等场景。
而华为已经基于昇腾的解决方案,首先对DeepSeek进行了全方位的方案适配,从预训练到微调、强化学习场景、推理场景,都有提出了针对性的适配计算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快速的完成DeepSeek的二次训练。
而华为跟主流的模型,包括DeepSeek,做了大量的计算资源跟模型之间匹配的调优工作,能够做到各个模型在昇腾环境下达到性能最优,比如DeepSeek的MTP、MLA、大EP并行等技术。
当前,在生态层面,昇腾的全栈软件站都已经开源开放的,如底层的CANN,上层的MindSpore,如今已经有100多个制造业的伙伴基于昇腾打造了DeepSeek方案,覆盖了行业的各种需求。
本次峰会上,华为还设置了车辆装备、电子及新能源、计算部件伙伴等分论坛,围绕细分行业及重点场景深入交流。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表示,2025年,华为将抓住AI机遇,围绕数据“采传存、算管用”等需求,提供智能联接、存储、算力、平台的端到端的全栈新型基础设施,持续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为客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