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智能机器人公司,继续冲刺港股IPO。
11月28日,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仙工智能)继今年5月首次递表失效后更新招股书,拟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整体协调人为招银国际。
此次IPO,仙工智能募资所得将于未来五年用于推进技术及基础设施的研究及开发;用于建设一个多功能中心,整合研发、运营、组装及测试功能;用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收购及投资;建立全球销售体系等。
现年35岁的赵越,在机器人系统架构和深度学习算法方面拥有十余年经验,曾两次作为队长带领浙江大学团队于2013年及2014年获得RoboCup机器人足球比赛世界冠军。其主导研发了SRC系列控制器,持有36项发明专利。

来源:铅笔道
2015年10月,赵越与此前共同参赛的4位同学创办仙知机器人,接连获得了游族网络、千辰投资、科沃斯的投资。并于2020年4月另起炉灶创办了仙工智能,携手创业的正是他无比熟悉的创业拍档——叶杨笙、王群(均曾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赢得RoboCup机器人足球比赛世界冠军)等。
值得一提的是,赵越是仙工智能战略市场负责人&执行董事丁霞的配偶、联合创始人兼产品研发负责人&执行董事叶杨笙的姻亲表兄。
资料显示,丁霞于2021年12月加入仙工智能前,曾在科沃斯机器人任投资总监以及X-MAN加速器总经理,并于该公司获得机器人行业丰富的资本运营及商业化落地经验。
或许与这一层关系有关,赵越前后创办的仙知机器人和仙工智能,均获得了科沃斯投资。科沃斯在仙工智能智能股东身份,系其在该公司成立时签订的可换股债券协议及A轮融资协议。类似的A轮融资投资方还包括普洛斯旗下隐山资本、华创资本、惠银投资等。
2021年3月,IDG资本通过天津德辉斥资3600万元入股仙工智能(其中400万元用于股权转让),成为后者的A+轮融资独家投资方;同年12月,仙工智能又获得赛富投资基金、IDG资本、浩澜资本等约1.67亿元B轮投资;今年5月,仙工智能刚刚完成7000万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也是其最新估值约32.7亿元。

来源:仙工智能招股书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仙工智能董事长、执行董事兼赵越,直接持有公司约17.05%股份,并通过上海仙一等多家雇员激励平台控制约35.84%投票权,最终拥有公司约52.89%投票权,共同构成控股股东集团。
此外,隐山资本持股14.25%,系仙工智能第一大外部机构股东;华创资本紧随其后,持股约9.65%;科沃斯持股约6.45%;IDG资本持股5.35%;赛富投资基金合计持股约4.26%。
凭借在仙知机器人时期的积累,仙工智能采用“技术+平台”双飞轮驱动业务模式,在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同时,实现跨行业的可扩展部署,并基于“机器人大脑”—控制系统的技术与市场地位,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为客户提供机器人开发、获得、使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按2024年的收入计,仙工智能在全球工业智能机器人市场排名第八,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分别为1.1%、2.7%;按搭载相关机器人公司所供应控制器的工业智能机器人数量计,该公司排名全球第三及于中国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6.2%及12.1%;按2024年机器人控制器销量计,仙工智能排名全球第一及于中国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分别为23.6%及37.5%。
截至今年6月底,仙工智能的控制器适配超过300种零部件,并支持超过1600家集成商与终端客户。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0个机器人款型通过仙工智能的平台部署,覆盖3C、汽车、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超过20个细分行业,业务遍及全球超过35个国家及地区,涵盖数千个工业场景。

来源:仙工智能招股书
具体而言,仙工智能通过平台向下游集成商、终端客户提供“控制器+软件+机器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仙工智能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集成SRC系列机器人控制器的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及配件、软件等。此外,该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星云系统、Roboshop和Robocare等基础设施及工具链。
2022-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仙工智能机器人的销售金额及占总收入比例均呈持续增长趋势,分别约1.03亿、1.49亿、2.36亿、1.09亿元,销售占比分别为55.6%、59.8%、69.5%、69.1%;其控制器的销售金额及占比则分别为4692.3万、6605.9万、5741.3万、2887.4万元,25.5%、26.5%、16.9%、18.3%。
报告期内,仙工智能分别服务了380、587、832、630家客户;收入分别约1.84亿、2.49亿、3.39亿、1.58亿元;毛利分别约8628.9万、1.22亿、1.56亿、7169.1万元,毛利率分别为46.8%、49.2%、45.9%、45.4%;净亏损分别约3226.0万、4770.4万、4230.8万、5059.2万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3074.8万、2090.7万、1063.1万、2197.5万元。
报告期内,仙工智能研发费用分别约为3931.7万、6374.9万、7131.1万、3858.7万元,分别占各年度收入的21.3%、25.6%、21.0%、24.4%。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在中国拥有193项注册专利,在日本拥有4项注册专利,其中62项为发明专利;同时,该公司在中国有26项专利申请及8项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仍在等待批准。

来源:仙工智能招股书
截至今年6底,仙工智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6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