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高管辟谣“供应链去中国化”:质量与成本才是核心考量
2.消息称前比亚迪腾势品牌负责人赵长江加入智界 担任营销总经理
3.贾跃亭喊话马斯克:愿与特斯拉在FSD上展开合作
4.欧洲NCAP十余年最大改革:真实道路辅助驾驶、实体按键、AEB明年都要测
5.中美欧销量滑坡、马斯克无心恋战,特斯拉汽车业务还有春天吗?
6.AI芯片新势力中昊芯英,GPTPU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1.5倍
1.特斯拉高管辟谣“供应链去中国化”:质量与成本才是核心考量
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称“特斯拉要求供应商在北美制造环节排除中国零部件”一事,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今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了公开回应。陶琳明确表示,特斯拉在全球各地的生产基地对供应商的选择均采用统一标准,供应商的原产国或地理位置并不构成排除性条件。
陶琳在回应中强调,无论是针对美国、中国还是欧洲市场,特斯拉的供应链策略核心始终围绕质量、总成本、技术能力成熟度以及长期供货连续性展开。她透露,得益于供应链的深度整合,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这直接促成了相关车型在中国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
数据显示,特斯拉目前已与中国本土400余家供应链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超过60家中国供应商已被纳入特斯拉全球采购体系,为包括国内、亚太及欧洲在内的全球市场提供产品支持。此前有外媒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将其美国制造汽车中的中国零部件全部替换,引发了外界关于其供应链策略出现“区域差异化”和“去中国化”的猜测。陶琳此番表态,被视为对上述“双标”传言的直接否认。

(来源: 凤凰网)
2.消息称前比亚迪腾势品牌负责人赵长江加入智界 担任营销总经理
据“电厂”消息,前比亚迪腾势品牌总经理、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已经加入奇瑞汽车和华为合作的品牌智界汽车,担任营销总经理一职。

10月24日,赵长江发文官宣离职:现今暂别,希望在工作与生活间找新节奏。祝亚迪荣光永续、再创辉煌;愿诸位前程智远、康健相伴。

据公开信息,赵长江1986年出生于湖南浏阳,2009年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加入比亚迪,成为王传福的校友兼部下。
2017年,升任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为比亚迪最年轻的销售负责人。
2021年起,赵长江全面接手比亚迪与奔驰的合资品牌腾势,主导品牌高端化转型。
2023年6月正式担任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来源: 凤凰网)
3.贾跃亭喊话马斯克:愿与特斯拉在FSD上展开合作
贾跃亭发文称,法拉第未来(FF)愿意与特斯拉在FSD上展开全面合作。目前已与特斯拉完成充电网络兼容,FF与FX车型将全面接入Supercharger。
贾跃亭介绍,FF聚焦极智豪华,FX面向大规模市场,预计5年50万辆。双品牌协同,为FSD生态带来真正的增量。

11月13日,FF宣布了一项关键的充电标准决策,自2026年起推出的未来车型,将全面配备NACS(北美充电标准)接口。此举标志着FF正式加入北美主流充电标准阵营,其未来用户将能够直接使用特斯拉庞大的超级充电网络。根据合作细节,受影响的车型包括下一代FF 91以及即将推出的FX Super One BEV版本。通过采用NACS标准,这些车辆将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及韩国接入超过28,000座特斯拉超级充电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合作也让外界再次聚焦于FF创始人贾跃亭与特斯拉CEO马斯克。两家公司在发展早期曾被广泛视为直接竞争对手。2021年,马斯克曾提及“Faraday”是特斯拉的备选商标,贾跃亭当时则回应称双方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战友”。此次在充电标准上的统一,标志着双方从早期的市场竞争关系,转向了在基础设施层面的生态共建。
(来源: 凤凰网)
4.欧洲NCAP十余年最大改革:真实道路辅助驾驶、实体按键、AEB明年都要测
据外媒 Autocar 当地时间 11 月 26 日报道,欧洲 NCAP 正在对车辆安全测试体系进行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改革,重点放在驾驶辅助系统的真实效果与座舱操作便利性上。
新标准将从 2026 年起实施,测试项目将围绕四大安全支柱展开:安全驾驶、避免碰撞、碰撞保护以及碰撞后的应对。这次的多项调整直接回应用户反馈,例如一些驾驶辅助系统提示过于频繁、介入方式过于生硬等问题。

为提高评分体系的现实意义,欧洲 NCAP 未来将评估驾驶辅助系统在真实道路环境中的表现,而不是仅依赖封闭测试场。配备先进驾驶员监控技术的车辆将在新的评分体系中获得更高评价,包括实时监测头部与眼睛动作、根据驾驶员状态动态调整 ADAS 灵敏度等。能够识别药物或酒精影响,并在驾驶员失去意识时让车辆安全停下的系统,还会获得额外加分。
消费者长期批评触控操作容易分心,欧洲 NCAP 因此将把常用功能是否保留实体按键列入评分重点,并评估这些控制装置的布局、清晰度与易用性。
新标准也将针对限速识别准确度、AEB 与车道保持等技术进行真实交通场景测试,尤其加入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城市道路环境。系统动作是否平顺、反应是否符合直觉,也会影响分数。
在碰撞后安全方面,电动汽车必须在事故后保证车门把手可正常使用,并确保电池隔离措施到位,以降低起火风险。自动求救系统还需在事故后准确报告车内乘员人数,以便救援人员迅速做出判断。
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欧洲 NCAP 秘书长米歇尔・范・拉廷亨表示,这次改革旨在提升测试体系的严谨度与实际参考价值,让车辆从事故前到事故后都接受更全面的检验。他强调,2026 年的新协议将继续推动车企采用更先进的安全技术,最终目标是为乘员与所有道路使用者提供更高水平的保护。(来源: 凤凰网)
5.中美欧销量滑坡、马斯克无心恋战,特斯拉汽车业务还有春天吗?

特斯拉
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今年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该公司的机器人业务,并争取让其1万亿美元天价薪酬方案获得股东批准。在这期间,特斯拉主营业务汽车销售的前景正变得黯淡。
眼下,特斯拉在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洲、中国和美国都面临销售压力。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周二公布的数据,特斯拉10月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48.5%。截至10月,特斯拉今年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大约30%,而整个行业的电动汽车销量却增长了26%。
根据金融分析公司Visible Alpha的数据,尽管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因美国购车者抢在9月30日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到期前购车而创下纪录,但特斯拉今年的全球汽车交付量预计仍将下降 7%,继2024年下滑1%之后再度下跌。
疲软的欧洲销售表明,自去年底销售动荡开始以来,特斯拉的业务短期内不会迅速复苏。当时,马斯克公开称赞极右翼人物,引发整个欧洲地区的抗议活动。近几个月来,尽管马斯克在政治上相对沉默,但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并未恢复,这暴露出更根本性的问题。

马斯克
就在2023年,特斯拉Model Y还曾是全球最畅销的车型,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但分析师指出,随着竞争对手推出大量性能提升且价格更低的电动车型,而特斯拉产品线单一导致车型渐显老旧,其销量排名已出现下滑。
去年年底,马斯克曾告诉股东,他预计2025年的汽车销量将增长20%-30%。到了今年1月,特斯拉只是预计销量将重返增长,但并未给出具体预估数据,随后在下一季度就撤回了这一展望。今年10月,特斯拉表示,任何增长都将取决于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其为汽车增加自动驾驶能力和提升工厂产能的速度。
重灾区
特斯拉的困境在欧洲最为严峻。目前,欧洲市场已有十余款电动车型售价低于3万美元,且更多平价车型即将上市。中国品牌正以惊艳设计和丰富的车型选择大举进入欧洲市场,产品阵容覆盖纯电、燃油与混动车型。
接受路透社采访的分析师认为,在欧洲市场,特斯拉短期内看不到快速解决方案,因为该公司在当地只提供两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Model 3和Model Y。为促进销量,特斯拉近期推出了低配、价格更低的Model Y版本。
与此同时,其他制造商的电动车型正迅速增多。在英国,有超过150款电动车可供选择,这些车型来自众多品牌,其中包括许多新的中国竞争对手。根据电动车购买咨询网站Electrifying.com的数据,明年至少会有50款新的电动汽车上市。
“这50款里面,没有一款是特斯拉。”Electrifying.com CEO金妮·巴克利(Ginny Buckley)表示。
在整个欧洲地区,中国比亚迪在10月售出17,470辆汽车,销量是特斯拉的两倍多。与此同时,德国大众今年截至9月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8.2%至522,600辆,是特斯拉销量的三倍,这清楚地显示出特斯拉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主导地位的衰落。

Model Y
尽管大众在2017年柴油排放舞弊丑闻后全力投入开发电动汽车技术,但其电动汽车业务多年来一直发展不顺。大众曾经远远落后于特斯拉,以至于令其前任CEO公开担忧马斯克公司带来的威胁。
“马斯克的麻烦不仅是他自己的车和中国车企,”杜伊斯堡-埃森大学CAR智库负责人费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oeffer)表示,“他的麻烦还在于欧洲车企已经追了上来。”
中美市场前景暗淡
在中国,特斯拉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也在下降,即便下降幅度不如欧洲那么大。今年10月,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降至三年来最低,同比下降35.8%。今年截至10月,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8.4%。
特斯拉面临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国品牌,例如奇瑞以及小米等新入局者。其中,小米YU7自6月上市以来迅速成为Model Y的竞争对手。
在美国,研究机构Motor Intelligence预计,特斯拉9月销量激增18%,这受益于购车者争相在9月30日7500美元税收抵免到期前进行最后的抢购。然而,这一趋势在10月逆转,销量下降24%。汽车业高管预计,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低迷。
随着通用、福特以及本田等多家传统汽车制造商缩减电动汽车车型和工厂投资,特斯拉可能会受益。此外,分析师表示,特斯拉近期推出的Model Y和Model 3新款低价车型售价降低了大约5000美元,也有助于提升其市场份额。
一些分析师认为,特斯拉需要一款新车型来重振销量。但是,随着马斯克将重心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目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该公司在为人类驾驶员开发新车型。
然而,马斯克的新薪酬方案并不要求销量大幅增长。只要特斯拉未来十年年均交付120万辆汽车,并且股价上涨,这位CEO就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奖励,这比该公司2024年的销量少了大约50万辆。
(来源: 凤凰网)
6.AI芯片新势力中昊芯英,GPTPU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1.5倍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中昊芯英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张量处理单元(TPU)脱颖而出,成为英伟达的本土替代者。与此同时,谷歌也通过直接向大型科技公司销售其自主研发的张量芯片,撼动了英伟达对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公司,也被称为CL Tech,表示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张量处理单元(GPTPU)最早已于2023年投入量产。据该公司称,其旗舰芯片“刹那(Chana)”的计算性能最高可达英伟达A100张量核心图形处理器(GPU)的1.5倍,同时在处理同等规模的大型模型工作负载时,能耗降低30%,单位计算成本降至英伟达的42%。
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2005年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期间进入了由张志刚教授创办的电子信息实践中心,2007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继续深造,并在美国先后获得了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杨龚轶凡又有数年的硅谷工作经历。2011年在Oracle,他参与芯片团队重组和高性能芯片设计,2017年加入谷歌,成为TPU核心团队成员,深度参与TPU v2、v3、v4的架构和研发,并见证TPU芯片训练出Transformer架构的突破。
2018年杨龚轶凡正式回国并创立了中昊芯英,开始在AI芯片领域进行探索。他带领团队坚持100%自主研发设计,其指令集完全由团队自主研发,未采购任何国外IP,确保了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完全自主可控。
GPU是一种灵活的通用并行处理器,最初是为图形应用而设计的,但现在也被广泛用于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推理。TPU(张量处理单元)是一种专用集成电路,由谷歌开发,用于神经网络训练和推理,可为某些深度学习工作负载提供更高的效率和吞吐量。
谷歌最近决定直接向Anthropico和Meta Platforms供应TPU,而不是仅通过其云服务提供访问权限,这使其更像是英伟达的直接竞争对手。此举甚至动摇了市场对英伟达长期主导该行业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