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赛微电子拟6000万元参股光刻机公司芯东来;
2.江化微年产3.7万吨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扩建项目完成备案;
3.弘景光电调整募投项目,加码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建设;
4.厦钨新能斥资超17亿元布局高性能电池材料与氢能、功能材料领域;
1.赛微电子拟6000万元参股光刻机公司芯东来;

11月18日,赛微电子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拟以不超过6000万元交易总价款,收购北京芯东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东来”)部分股权。
据悉,本次交易的估值参考芯东来2025年5月融资投后5亿元的估值,并结合其实际经营、资产状况、行业估值及未来发展与合作情况,经初步协商确定芯东来估值预计不超过5.2亿元。交易初步方案为,赛微电子拟收购芯东来原股东海南依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工怀微传感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湖州南浔浔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海创智能装备(烟台)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4.11%、3.00%、2.8%、1.09%股权。
公司董事会已授权董事长或管理层,在不超过6000万元交易总价款的权限范围内,与潜在交易对手方开展商业磋商及谈判,可在保持交易价格公允性的前提下,对芯东来总体估值、各交易对手方交易金额及购买股权比例等进行调整,并签订相关协议及法律文件。若交易达成并完成交割,赛微电子预计将持有芯东来不超过11%股权,芯东来将成为其参股子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的原因是,海南依迈、海创智能装备为赛微电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杨云春先生实际控制的企业,且杨云春担任上述两家公司执行董事;同时,杨云春先生过去12个月内曾任芯东来董事长,芯东来为公司关联法人。其余交易对手方与赛微电子无关联关系,且所有交易对手方均非失信被执行人。
芯东来成立于2023年2月,专注于光刻机整机领域,具备成熟工艺制程光刻机自研和量产能力,业务涵盖光刻机再造、自研光刻机、新光刻机安装调试及优质零配件供应等。截至2024年12月31日,芯东来资产总计11474.72万元,净资产3359.86万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630.46万元,净利润728.67万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未经审计),其资产总计41634.54万元,净资产10690.22万元,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96.31万元,净利润-1579.64万元。本次交易涉及的芯东来股权权属清晰,无抵押、质押等权利限制,亦无重大争议或司法查封、冻结等情况。
赛微电子表示,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总体战略规划,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产业生态布局,加强与上游供应商的长期合作,降低关键核心设备供应风险,提升国产设备应用比例。作为以半导体业务为核心的企业,赛微电子正围绕半导体制造积极布局相关业务,致力于打造半导体综合服务商。芯东来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业优势,将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江化微年产3.7万吨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扩建项目完成备案;

11月18日,江化微发布项目进展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江化微(镇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镇江江化微”)投资建设的“年产3.7万吨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已顺利取得《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备案手续正式办结。
据悉,该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案已于2025年8月22日经江化微审议通过,此次完成备案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项目旨在进一步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是在镇江江化微一期项目基础上开展的扩建工程。
根据备案信息,该项目具体情况如下:项目法人单位为江化微(镇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项目代码为2511-321171-89-02-174507,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经济开发区青龙山路18号。项目总投资达28,883万元,建设性质为扩建,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
在建设规模及内容方面,项目将在原有厂区内对一期项目盐酸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与扩建,同时新建盐酸、氨水、硝酸、稀释剂、NMP等多条产线,全部建成后将新增3.7万吨/年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产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25,679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自筹,将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增购置过滤器、磁力泵、检测设备等136台(套)。
项目建设期为16个月,自2025年11月起至2027年2月止,建成后一期产能将最终达到7万吨/年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和3.8万吨/年低浓化学品。此外,项目还将取消一期、二期NMP和稀释剂危废利用产线,并对稀释剂混配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3.弘景光电调整募投项目,加码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建设;

11月18日,弘景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募投项目“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变更实施地点、实施方式、调整投资金额、延期并使用超募资金追加投资的议案》。
据悉,弘景光电本次募投项目调整主要涉及子项目“中山生产基地产能扩建项目”的全面升级。原项目计划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勤业路27号及建业西路28号电子基地加速器厂房通过租赁房产改建方式实施,现变更为“弘景光电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实施地点调整至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二路6号,实施方式改为购地新建厂房。同时,项目总投资金额由28,923万元大幅提升至86,584.11万元,建设期由2年延长至3年,公司将使用10,607.41万元超募资金追加投资,不足部分由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补足。
回溯募集资金基本情况,弘景光电经证监会注册批复首次公开发行A股15,886,667股,每股发行价格41.9元,募集资金总额66,565.13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9,372.58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原募投项目中“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072.13万元,投资进度34.8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946.09万元,投资进度53.75%;“补充流动资金”已全额投入12,500万元。
对于本次项目调整的原因,弘景光电表示,这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发展布局及市场前景综合考量的结果。公司现有租赁厂房物理空间不足,已难以满足未来产能扩张需求,若持续租赁将增加生产管理成本,且面临无法按期续签或租金波动的风险。通过购地新建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可有效解决生产场地长期租赁的现状,提升经营稳定性,同时摆脱物理空间限制,为后续产能扩建预留空间,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调整后的募投项目仍由弘景光电及全资子公司弘景光电(仙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其中仙桃生产基地产能扩建项目实施地点(湖北省仙桃市杜湖街道仙洪路29号)及实施方式(自有厂房建设)保持不变。项目建成后,中山总部基地预计新增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产能约3,894万个,仙桃生产基地将新增光学镜头产能约720万个及玻璃非球面镜片年产能1,200万片,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8年3月31日。
从投资结构来看,调整后项目总投资86,584.11万元中,建设投资占比98.20%,达85,021.6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62.50万元。其中,弘景光电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投资70,537.83万元,涵盖土地购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等费用,拟使用募集资金23,484.11万元,自有及自筹资金47,053.72万元;仙桃生产基地产能扩建项目投资14,483.78万元,全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中山市相关部门备案,后续将按规定履行环评批复等程序。
弘景光电强调,本次项目调整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政策层面,智能驾驶、AR/VR等行业积极政策频出,为精密光学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公司深耕行业十余年,拥有成熟的生产能力、完善的质控体系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已与奇瑞、吉利、长城、小鹏等车企,Ring、Blink等智能家居品牌及影石创新等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在手订单充足,为新增产能消化奠定基础。经初步测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8.04%,投资回收期(税后)为7.37年(含建设期),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
针对项目实施可能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消化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等风险,弘景光电已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成本管控;制定详细营销计划,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通过预测需求、建立安全库存等方式稳定采购成本。
4.厦钨新能斥资超17亿元布局高性能电池材料与氢能、功能材料领域;

11月18日,厦钨新能连发两则公告,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两项重大投资项目,分别涉及高性能电池材料及氢能、功能材料领域,总投资金额合计超17亿元,旨在抢抓行业发展机遇,巩固市场竞争力并拓展新兴业务增长点。
其中,第一项投资计划为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年产50,000吨高性能电池材料项目。厦钨新能拟出资6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沧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作为该项目实施主体。项目预计总投资152,500万元,资金来源为子公司自有资金及贷款,建设周期为50个月,计划自2025年11月至2029年12月,最终建成年产50,000吨高性能电池材料生产车间。新设立的子公司注册地址暂定厦门市海沧区柯井社300号之五,主营业务涵盖锂电池材料及其配件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相关领域(具体以登记部门核准为准)。
厦钨新能表示,近年来电池行业技术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领域对高性能电池需求激增,且车用材料产品认证周期长,提前布局并升级创新产品十分必要。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电池材料的需求,巩固在电池材料行业第一梯队的地位,增强科技创新实力与市场领先优势。公司通过与海内外一线电池厂商的长期合作,已形成良好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且高性能低钴的中短期技术路线符合下游客户战略规划,具备技术可持续性,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可行性支撑。
第二项投资为通过全资子公司厦门厦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厦钨氢能”)投资建设年产5,000吨氢能材料及7,000吨功能材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预计23,688万元,资金来源为厦钨氢能自有资金及贷款,建设周期26个月,计划于2028年1月投产,将建成年产5,000吨氢能材料(含贮氢合金粉与固态储氢装置)及7,000吨功能材料的生产线。
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厦钨氢能,是厦钨新能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柯井社300号之二,主营业务涵盖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储能技术服务等领域。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度厦钨氢能实现营业收入41,748.13万元,净利润3,372.65万元;2025年1-9月(未经审计)实现营业收入30,995.80万元,净利润2,445.72万元,经营状况稳健。
对于该项目的必要性,厦钨新能指出,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氢能成为能源转型核心方向,政策加码与技术突破加速氢能商业化进程,带动贮氢合金、固态储氢装置及功能材料需求激增。同时,项目也将解决公司功能材料采购单价高、供应商开发受限等问题。在可行性方面,厦钨氢能长期深耕氢能材料生产与研发,贮氢合金连续十六年产销量全国第一,具备成熟的产线运行与工艺管理经验,可保障新建产线快速稳定投产。项目的实施将助力公司抢占氢能交通、储能等新兴市场,为氢能业务增添新的盈利增长点,推动公司打造国际一流氢能材料创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