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Robotaxi冲刺香港IPO:上汽阿里Momenta都是股东
来源:36kr 14 小时前

Robotaxi浪潮,一波接一波!

上游强技术玩家之外,火热态势正快速蔓延至全部出行生态:

上汽旗下的享道出行,刚刚递交招股书,冲刺港股IPO

华东朋友不会陌生,享道出行网约车早做成地区No.1。

但在招股书中,享道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是国内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Robotaxi运营平台

从之前的曹操出行IPO打响第一枪开始,传统出行公司争先恐后搭车L4规模化商业落地浪潮,快速“改换门庭”。

享道出行冲刺港交所

直接看核心财务数据。

营收层面,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享道出行收入分别约为47.29亿元、57.18亿元、63.95亿元、30.13亿元人民币:

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6.3%。

同期,毛利分别约为4948.7万元、3.76亿元、4.48亿元、3.41亿元人民币,对应毛利率从2022年的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1.3%:

然后是享道的“花钱”速度。2022年、2023年、2024年,即2025上半年,享道出行的销售成本分别为46.8亿、53.4亿、59.5亿、26.7亿。

整体经营层面,享道出行如今仍然是亏损状态:

但显著收窄,2025年上半年亏损率较2022年缩减接近80%,并且经营现金流已经转正。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享道出行尽管整篇招股书都强调“Robotaxi平台”的身份,但并未在招股书里明确给出目前运营的Robotaxi车队数量、车型、地域、时段或者更重要的营收等等关键信息

当然目前也缺乏证据直接判断“享道出行没有Robotaxi落地”,也有可能是计算在“网约车”收入中。

不过从享道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倒没有明显超出正常网约车业务的业绩波动。

享道出行从何而来,什么段位

享道出行最早成立于2018年,由上汽集团出资组建。

彼时滴滴刚刚完成对Uber中国的收购,确立中国出行领域一哥地位;客观地说,此时网约车最大红利期已过,但“风口”还未完全过去。

至于自动驾驶,当时正快速滑向行业第一个“寒冬”。

所以享道成立之初,上汽的目标是搭建商务用车平台,核心业务涵盖专车服务、租车服务、顺风车及代驾服务,车辆均使用上汽集团主流车型。

从2020年开始,上汽才分批次引入阿里、Momenta等等投资方,向Robotaxi转型:

上汽总公司持股6.43%,常州赛可持股68.94%,上汽总公司共控制公司75.37%股权,阿里旗下天津高行持股6.47%,Momenta旗下苏州初速度持股5.29%,上海仪享持股5.21%。

这几年来,享道出行在自有车型、自有供应链、自建平台,同时又有本地优势的情况下,迅速扩张规模:

招股书显示,截止今年6月,享道出行注册司机数量超过106万名,自有车辆约20,000辆,覆盖全国95城。

2024年日均订单超过60万单,GTV(交易总额)超过人民币55亿元——中国网约车平台江湖里,这个实力排第五(一哥滴滴为3014亿元)。

表面上看60倍之差,但如果缩放到上海华东地区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享道出行的GTV毫无争议第一;上海市范围,按完单量计排名第二。

这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地利优势。

拆分营收,可以发现享道出行当下,以网约车为绝对主要收入:

2024年贡献收入49.91亿元,占总收入的78.0%。

招股书中,尽管没有直接数据作为“Robotaxi平台”的作证,但享道透露了战略布局规划:

引入了Momenta(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高德(地图服务商)、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提供商)等产业链关键投资者。

再加上自有平台、巨头上汽支持,享道实际上是L4赛道第一个能自由联动汽车制造、自动驾驶、地图服务、电池供应等领域资源的玩家,在车辆调度、技术研发、成本控制上具备独特竞争力。

Robotaxi全链条火爆

2025年,Robotaxi故事的节奏明显变了:正在从测试走向真正的运营。

一方面是技术快速成熟,既有大模型自动驾驶范式对传统L4的冲击、革新,也有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链在L2市场规模推动下的快速成熟——目前一辆L4网约车,BOM成本几乎和专车持平,全周期运营成本已经占优。

另一方面政策正在支持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都有所动作。

更重要的,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融资通道,也变得更畅通了。

比如,放宽未盈利企业的上市要求,强调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今年5月港交所还开设了“科企专线”,允许特定公司通过专用渠道秘密递表……几乎都是为自动驾驶企业量身定做。

表现为目前整个广义Robotaxi赛道,正在扎堆冲击港交所。

自动驾驶底色的创业玩家,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预计下周敲钟;Momenta也被传出筹备港股IPO等等。

如果之前还能勉强把曹操出行IPO归因为李书福长袖善舞的资本运作能力,那如今的享道出行IPO则第一次证明这样一个事实:

Robotaxi的阶段转变,并非只在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层级,而且是在整个广义出行生态范围,快速变革原有的业务模式、想象空间。

技术出身的玩家想要建立自己的平台网络和运营能力;强平台玩家希望“整合”各家技术,吃掉智慧交通革命的最大红利。

还有人希望两线并行……

当然更有人完全不屑这些维度的竞争,从打通L2、L4底层架构入手,一步步模糊拆除“辅助”与“自动”的壁垒…..

Robotaxi的战国时代,开始了。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