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蚂蚁集团携手清微智能,加速国产AI芯片商业化;
2.成都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新政 助力智能芯片生态高地建设;
3.新益昌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HOSON-Robot,人形机器人业务成战略核心
1.蚂蚁集团携手清微智能,加速国产AI芯片商业化
近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投资的国产新架构AI芯片企业——清微智能亮相,展示了基于自研可重构计算芯片的金融风控应用及训推一体服务器方案。此举不仅彰显了我国自主芯片企业在高性能AI算力架构方面的技术创新,也揭示了国内头部科技企业在构建自主算力体系方面的战略布局。
清微智能,脱胎于清华大学可重构计算近20年技术积累,专注于可重构计算芯片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应用。其独特架构赋予芯片诸多优势:无需依赖先进制程,凭借成熟制程工艺实现高端芯片计算性能;采用性价比更高的DDR存储器替换昂贵的HBM;通过C2C算力网格技术实现芯片间直连,降低50%硬件成本。自2025年8月以来,蚂蚁集团通过旗下上海云玡在芯片赛道连续投资三家细分领域企业,进一步扩展其在AI算力与半导体产业中的版图。8月26日,蚂蚁入股昕原半导体,持股1.87%;8月29日,投资端侧AI芯片企业烨知芯,持股14.29%;9月2日,增持云合智网,持股比例升至3.68%。这一系列动作是蚂蚁集团自2023年确立“AI First”战略以来,持续深耕芯片、加码底层技术布局的延续。
近半年,清微智能在北京、黑龙江、浙江、安徽等多地建设千卡规模智算中心,算力卡订单总量超过20000枚,并在金融、智算中心等行业实现规模应用。日前,清微成功中标中国联通中贝通信的智算私有云项目,金额达4790万元。该项目中标的REX1032训推一体服务器具备4P高算力密度、4TB大容量显存及C2C直连特性,支持无交换机ScaleUp扩展至500P算力,已适配DeepSeek、Qwen、Llama等主流大模型。
与此同时,蚂蚁正积极推动自身业务与国产算力产品的深度适配。在金融大数据AI分析等高负载场景中,清微服务器凭借高效架构与灵活调度能力,显著缩短处理时间,提升业务效率,并在能耗控制和运营成本方面表现优异。
当前,AI技术革命正深刻重构行业格局,芯片作为算力核心载体,成为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通过投资整合外部技术资源,蚂蚁弥补了自身在芯片研发经验上的不足,借助生态协同加速AI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应用的转化。蚂蚁集团与清微智能的合作,标志着国产算力商业化步入快车道,为我国自主算力体系的构建注入强劲动力。
2.成都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新政 助力智能芯片生态高地建设
近日,《成都市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发布,提出到2027年实现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并将打造国产智能芯片“生态高地”列为战略目标之一。
近年来,成都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强设计、补制造、扩封测、延链条”的思路,积极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备份基地和中国“芯”高地。今年9月,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国产首颗4通道12位40GSPS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HWD12B40GA4,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射频直采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产业链封装测试环节,成都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板级高密封测工厂表现突出,成为大陆唯一具备板级高密FOMCM产品量产能力的公司。自2024年10月实现批量量产后,奕成科技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为高端芯片国产化提供关键支撑。此外,英特尔成都工厂作为全球最大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笔记本CPU在蓉封测。本土服务器企业华鲲振宇已成为国产ARM路线芯片算力服务器销售规模第一的企业。
目前,成都已聚集比亚迪半导体、成都海光、德州仪器、摩尔线程、沐曦等集成电路企业400余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链主企业12家。2024年,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收830亿元,同比增长18%,产业规模全国第8,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计算、通信、功率半导体、模拟等领域具有特色优势。
成都高新区作为芯片“生态高地”的主要承载地,持续推动智能芯片产业生态完善和产业集群发展,汇聚科技创新平台约20个,拥有从业人员约2.5万名。2024年10月,成都高新区出台《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智能芯片产业生态的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成都全市拥有电子科大、四川大学以及中电科10所、29所、30所等高校院所,布局有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重大创新和服务平台。电子科技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在场景应用和算力提升方面,成都将通过深化“人工智能+”行动,支持成都海光、黑芝麻、燧原、安路科技、成都华微等企业在医药健康、低空经济、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具身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同时,成都将持续推动高能级算力建设,构建“超算+智算+通算+边缘计算”的算力供给体系,支持华鲲振宇、华存智谷等本土企业增强多元化服务能力,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国产智能芯片“生态高地”。
3.新益昌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HOSON-Robot,人形机器人业务成战略核心
10月12日,新益昌(股票代码:688389)宣布正式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HOSON-Robot。
新益昌在公告中表示,人形机器人业务已被列为公司战略发展核心。随着HOSON-Robot初代机的发布和后续小批量的量产,公司将建立常态化研发迭代机制,持续在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器、混合智能架构模型、关键零组件等领域推进研发升级迭代。
新益昌此次发布的HOSON-Robot是其人形机器人业务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强调,HOSON-Robot的推出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其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战略布局。
公告显示,新益昌将围绕HOSON-Robot建立常态化研发迭代机制,重点在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器、混合智能架构模型以及关键零组件等核心技术领域进行持续投入和升级。这一举措旨在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综合性能,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益昌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市场应用场景,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力争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新益昌有望在智能机器人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