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人、25亿条消息,62页报告揭示人类在ChatGPT里的对话日常
来源:36kr 5 小时前

图片由ChatGPT制作

美国当地时间9月15日,OpenAI经济研究团队联合哈佛大学与杜克大学的经济学家,共同发布了首份ChatGPT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人们如何使用ChatGPT》。这项研究首次从群体层面揭示了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任务中如何使用ChatGPT。

这份长达62页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ChatGPT已覆盖全球约10%的成年人口,其周活跃用户数突破7亿,日均处理消息量超过25亿条,相当于每秒约2.9万条请求。

研究发现,ChatGPT早期用户中男性比例明显偏高,但这种性别差异已大幅缩小。用户整体呈现年轻化特征,近半对话来自18至25岁的年轻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作相关消息量保持稳定增长,但非工作类消息增长更为迅速,其占比从最初的53%上升至目前的逾70%。此外,高学历、高收入的专业人士更倾向于将ChatGPT用于工作场景。

图: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工作与非工作相关消息均快速增长,但非工作类消息增速更快:非工作消息占比从2024年6月的53%上升至2025年6月的73%

从用户和ChatGPT交互主题来看,“实践指导”“信息查询”和“写作辅助”构成三大主流应用,合计占比近80%。其中,写作类任务在工作场景中占据主导地位,突显了ChatGPT相较于传统搜索引擎在内容生成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对地,计算机编程和自我表达相关应用占比较小,分别为4.2%和1.9%。

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研究数据基于2024年5月至2025年7月期间从150万ChatGPT用户中随机抽取的聊天记录,并采用自动化分类技术保护用户隐私。

八大最重要发现

图:ChatGPT重大更新时间表

  • 截至2025年7月,约70%的用户查询与工作无关。尽管工作类和非工作类查询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但非工作类查询的增长速度明显更快。
  • 用户与ChatGPT的交互主要集中在三大主题:实践指导、写作辅助与信息查询,这三类共占消息总量的78%。计算机编程类对话仅占4.2%,而关系与个人反思类内容占比为1.9%。
  • 在工作场景中,写作辅助是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占工作相关消息的42%,尤其在管理和商务领域的用户中,使用比例超过半数。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写作类请求旨在修改现有文本,并非从零开始生成内容。
  • 根据用户使用意图,OpenAI将消息划分为三类:咨询类(寻求建议、指导或信息,占49%)、执行类(请求完成特定任务,占40%)以及表达类(无明确操作意图,占11%)。过去一年中,咨询类消息不仅增长最快,其用户满意度和质量评分也高于其他类别。
  • ChatGPT的用户性别差异已显著缩小。截至2025年7月,多数周活跃用户使用女性化的注册名称。
  • 26岁以下用户贡献了近一半的成人用户消息量。
  • 最近一年,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ChatGPT使用率增长尤为显著。
  • 数据显示,高学历及专业职业背景的用户更常将ChatGPT用于工作相关需求,且更倾向于进行咨询类查询,而非直接提出任务执行请求。

总体来看,OpenAI的研究结果表明,ChatGPT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非工作类应用增速更快,意味着生成式AI可能带来显著的社会福利提升

卡内基梅隆大学助理教授阿维纳什·科利斯(Avinash Collis)与斯坦福大学教授埃里克·布林约尔夫森(Erik Brynjolfsson)在2025年的研究中指出,若要让美国用户主动放弃使用生成式AI一个月,平均需补偿98美元。据此推算,该技术每年在美国可创造至少970亿美元的消费收入。

从工作场景来看,用户更多地将ChatGPT视为“智能顾问”或“研究助手”,而非单纯的任务执行工具。尽管如此,ChatGPT仍通过提供决策支持有效提高了员工生产力。这种能力在知识密集型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该类工作的生产效率往往直接取决于决策的质量与效率。

ChatGPT的增长轨迹

这份报告直接展示了这款大语言模型的迅猛增长趋势。ChatGPT于2022年11月30日以“研究预览版”形式公开发布,并在短短五天内(截至12月5日)注册用户数突破100万。

消费版ChatGPT(包括免费版、Plus版和Pro版)的周活跃用户(WAU)呈现出持续而显著的增长态势:产品上线一年后,WAU突破1亿;两年后,这一数字已接近3.5亿。到2025年7月底,ChatGPT全球周活跃用户超过7亿,相当于覆盖全球近10%的成年人口。

图:消费版ChatGPT周活跃用户数增长趋势

用户发送的消息总量也表现出迅猛增长趋势。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间,消息总量增长超过五倍。与之相比,谷歌在3月宣布其日均处理140亿次搜索,而这是在它成为互联网搜索领域霸主数十年之后才取得的成就。

除了衡量整体用户和使用量增长外,OpenAI的报告还根据登录用户的注册时间对总使用量进行了细分。这表明,ChatGPT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用户获取,而非老用户增加其每日使用量。

就长期用户的平均每日消息量而言,ChatGPT似乎经历了两个明显而急剧的增长期。第一个阶段大致从2024年9月到12月,与o1-preview和o1-mini模型的发布时间吻合。此后,ChatGPT的人均使用量基本趋于平稳,直到4月份o3和o4-mini模型的发布引发了另一轮显著增长,持续到6月。

然而,自6月以来,老用户(2025年第一季度或之前注册的用户)的人均消息率在整整三个月内保持平稳。最近一个季度的总使用量增长完全由4月以来注册的新用户推动,其中许多人仍处于对这款大语言模型的初步探索阶段。

下图揭示了不同用户群体对总消息量的贡献差异:黄色曲线代表最早首批用户(2022年第四季度注册),其使用量在2023年曾略有回落,但于2024年底重新上升并创下新高;粉色曲线则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及之前注册的用户群体,其与黄线之间的差距反映了2023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新注册用户的活跃程度。

新老用户共同推动了整体消息量的快速增长。

图:用户发送的总消息量随时间增长

OpenAI还进一步对用户群体进行深入分析,展示周活跃用户的日均消息量。研究显示,早期用户的单位使用强度始终较高,但所有用户群体均显示出持续的使用增长趋势。

OpenAI将这一现象归因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模型能力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持续提升;二是用户对已有功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使用方式更加多元

图:每位周活跃用户每日发送消息量

谁在使用ChatGPT?

相比科技行业的其他领域,人工智能长期呈现出以男性为主导的特征,且OpenAI总部正位于美国科技中心旧金山。但研究表明,ChatGPT却拥有一个日益全球化且多元化的用户群体。

研究发现,在ChatGPT于2022年底至2023年初迅速走红时,约80%的用户使用的是通常被视为男性化的名字。然而到了2025年6月,这一比例出现逆转:52%的ChatGPT用户使用了女性化的名字。

图:按典型男性和女性名字划分的每周活跃用户数

研究还指出,尽管未发布分国别的详细数据,但ChatGPT在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已明显超过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目前,ChatGPT的每周活跃用户数已突破7亿。

人们用ChatGPT做什么?

OpenAI研究发现,用户越来越多地将ChatGPT用于个人生活场景,而不仅仅是工作辅助。2024年6月,ChatGPT的使用在工作与个人用途之间大致持平;但到2025年6月,非工作用途的对话占比已攀升至73%。

图:基于用户自报年龄条件下,消息为工作相关的可能性

通过对超过100万条聊天记录进行分析,OpenAI将用户行为归纳为七大类,其中近八成的使用集中在三个主要类别:实践指导、信息查询和写作辅助。

  • 实践指导包括学习辅导、各类实用建议以及创意启发;
  • 信息查询覆盖人物、时事、商品和食谱等搜索行为,正在部分替代传统搜索引擎的功能;
  • 写作辅助则不仅帮助用户生成邮件、文档等内容,还提供文本编辑、评阅、摘要和翻译等功能。

最大类别是“实践指导”,占所有聊天的28.3%。第三大类别是用户向ChatGPT寻求写作帮助,这一用途建立在AI文本生成的进步基础之上,而正是这些技术进步催生了ChatGPT及其他类似聊天机器人。

图:实践指导、信息查询以及写作辅助是ChatGPT三大主要应用场景

在工作相关场景中,写作辅助也是最主要的应用,截至2025年6月,它已占据40%的对话量。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请求是要求ChatGPT修改现有文本(如编辑、评议、翻译等),而非从零开始创作。此外,约10%的对话与辅导或教学相关,说明教育已成为ChatGPT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图:写作辅助是工作相关场景中最主要的应用方向

尽管ChatGPT等AI工具编程能力广受技术人员欢迎,但数据显示,仅4.2%的聊天与其相关,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另一聊天机器人Claude在工作对话中33%的编程类查询占比。

哪些使用场景正越来越受欢迎?

在研究中,“信息查询”最初是第三大用途类别,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替代传统的网页搜索”。

根据OpenAI对2024年5月至6月用户行为的变化分析,信息查询类用途在此期间稳步增长。到6月下旬,该类别已上升为消费者使用ChatGPT的第二大用途。

这一趋势表明,ChatGPT可能正在改变互联网经济的底层逻辑。过去,用户获取新闻、查询事实或搜索食谱主要依赖谷歌。围绕这一模式,形成了新闻出版、电商等一系列产业生态,也支撑了谷歌每年550亿美元的搜索广告业务。

作为应对,谷歌已将自身AI生成内容置于搜索结果页顶部,传统网页结果有时被推移至页面下方较不显眼的位置。

OpenAI研究还显示,“信息查询”类别中有2.1%的对话涉及“可购买产品”。这类查询代表了OpenAI未来的商业化潜力,即可通过在产品相关对话中嵌入广告,或通过向零售商引流获得收益。

用ChatGPT充当“AI伴侣” ?

尽管一部分用户认为与ChatGPT交流个人生活是有益的,但数据显示,仅1.9%的对话涉及情感关系或自我反思类话题。OpenAI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比例“相当低”,并强调其结论与其他认为“情感治疗是生成式AI核心功能”的研究有所不同。

随着用户与聊天机器人的交互时长增加,对其心理潜在影响的关注也在上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上周已对AI聊天机器人作为“伴侣”的可能风险展开调查,要求OpenAI、谷歌和Meta等七家企业提交产品相关信息。

今年4月,OpenAI曾因用户反馈“语气过于甜腻”而撤回一次ChatGPT更新;8月,又在部分用户强烈抗议下暂缓关闭GPT-4o版本,这些用户表示已与AI建立了“有价值的关系”。不过,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在上月与记者交流时提到,将ChatGPT当作“虚拟伴侣”的比例“非常小”。

研究数据表明,仅0.4%的对话属于“游戏与角色扮演”,其中包括所谓“AI女友”类应用。目前,OpenAI正在开发家长监控功能,以便父母可查看子女使用ChatGPT的情况。

新分类框架:从功能意图理解用户行为

OpenAI提出了一套基于用户意图的新分类框架,将ChatGPT的消息分为三类:

  • 询问(Asking):用户寻求信息或决策支持,对应知识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模型;
  • 执行(Doing):用户要求生成输出或完成具体任务,对应传统任务型工作模型;
  • 表达(Expressing):用户仅表达观点或情感,不寻求直接反馈或行动。

OpenAI估计,约49%的ChatGPT消息属于“询问”,40%属于“执行”,11%属于“表达”。但在工作场景中,截至2025年7月,“执行”类消息占比达56%,其中近75%与写作任务相关。

写作类对话的高频出现反映了两大现实:第一,写作是白领工作的核心通用技能,优秀书面表达也是当前雇主最重视的软技能之一;第二,生成长文本的能力是生成式AI区别于传统信息技术的关键特征。

OpenAI发现,无论职业背景如何,用户最常借助ChatGPT完成的活动高度集中:“获取信息”和“决策与解决问题”在所有职业类别的使用中均排前五,覆盖管理、商务、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行政及销售等领域。

OpenAI认为,ChatGPT的核心经济价值在于提供“决策支持”,尤其在知识密集型行业中,改进决策质量直接提升生产效率。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何高学历、高收入的专业人群更倾向于进行“询问”式使用——他们更需复杂决策辅助,而非单纯的任务执行。

原报告链接《How People Use ChatGPT》:https://cdn.openai.com/pdf/a253471f-8260-40c6-a2cc-aa93fe9f142e/economic-research-chatgpt-usage-paper.pdf

简体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