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北大学一名学生发现教授用ChatGPT生成课件,愤怒起诉学校要求退还8000美元学费。学生们认为高昂学费换来的却是算法教学;教授们则辩称AI是解放生产力的工具。从作弊神器到教学助手,ChatGPT如何在大学校园掀起波澜?
ChatGPT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刚出现时它让作弊变得非常容易,短短几秒钟就可以搞定一篇历史论文或者文学分析。
直到现在,还会有教授被学生的「AI作业」搞到精神崩溃。
视频来自网络
然而,现在情况来了个大反转。不只是学生们在用AI,教授们也在用。
关于教授上课使用AI这事,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
学生们吐槽的吐槽、投诉的投诉,甚至还有个学生一怒之下把学校告上法庭,讨要8000美元的学费。
就在这两天,《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Ella Stapleton今年毕业于美国的东北大学。
2月份时,当她在复习组织行为学课程笔记时,忽然注意到有点不对劲——「这难道是教授向ChatGPT提出的一个问题吗?」
她的商科教授Rick Arrowood为一堂关于领导力的课程准备了一份课件,当Stapleton看到一半时,发现里面有一条给ChatGPT的指令:「扩展到所有领域。更详细、更具体。」
随后是一系列正面和负面的领导力特质,每个特质都有一个平淡无奇的定义和一个例子。
Ella Stapleton表示,她惊讶地发现一位教授使用ChatGPT来生成课程材料
Stapleton给班上的一个朋友发了条信息。
「你看到教授放在Canvas平台上的课件了吗?」她问道,「他是用ChatGPT做的。」
「我的天哪!别说了」她同学回复道,「搞什么鬼?」
于是,Stapleton决定深入调查一番。
她查阅了教授的PPT,发现了更多的AI生成痕迹:扭曲的文本、办公人员照片上多余的肢体,以及离谱的拼写错误。
Stapleton很不高兴。
考虑到学校的学费水平和社会声誉,她本来期望能获得一流的教育。
这门课是她商科辅修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大纲禁止「学术不端」,包括未经授权使用AI或聊天机器人。
「他告诉我们不要用,他自己却在用」,Stapleton说。
越想越气的她索性向东北大学商学院提起了正式诉讼,指控教授未公开使用AI,以及对其教学风格等的其他不满,同时要求退还该课程的学费。
这笔费用占到了学期总学费的四分之一,超过8000美元。
一门组织行为学课,其幻灯片里有拼写错误
学生们在Rate My Professors这类网站上吐槽他们的导师过度依赖AI,并仔细检查课程材料中有没有ChatGPT的常用词,比如「crucial」和「delve」。
除了指责教授们虚伪外,学生们还提出了经济方面的质疑:他们支付了高昂的学费,是为了来接受人类的教导,而不是一个自己也能免费使用的算法。
另一方面,教授们则认为,AI是提供更好教育的工具。
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教授们说,AI帮助他们应对繁重的工作,节省了时间,还能充当自动化的助教。
使用AI的教师数量不断攀升。
去年,一项针对1800多名高校教师的全美调查显示,18%的人称自己是AI的频繁使用者。
进行这项研究的咨询公司Tyton Partners,今年又做了一次重复调查,结果这一比例几乎翻了一番。
AI会一直存在,教授们也处在学习适应的过程中——像是Stapleton的教授一样,在技术的种种缺陷和学生们鄙夷的目光中艰难摸索。
去年秋天,22岁的Marie为南新罕布什尔大学一门在线人类学课程写了一篇3页的论文。
她查看成绩时,兴奋地发现自己得到了一个A。
但在评语部分,她的教授不小心贴出了一段与ChatGPT的对话记录。
其中包括教授要求ChatGPT使用的评分标准,以及给Marie一些「非常棒的反馈」之类的请求。
「在我看来,教授根本没读我写的论文。」Marie说。
Marie也能理解教授们的苦衷,他们可能要带数百名学生。
尽管如此,Marie还是感到委屈,并在一次视频会议上与教授进行了当面对质。
教授告诉Marie,她的确读了学生们的论文,但是用了ChatGPT作为参考——这是学校允许的。
南新罕布什尔大学AI事务副校长Robert MacAuslan表示,学校相信「AI在教育中变革的力量」。同时也为师生制定了指导方针,以「确保这项技术增强而非取代人的创造力和监督」。
「这些工具绝不能用来替他们完成工作,」MacAuslan博士说,「但可以被视为现有流程的增强。」
回到Marie,在发现另一位教授也使用ChatGPT给她反馈后,她选择了转学。
听说了Marie的经历后,俄亥俄大学英语教授Paul Shovlin表示,他能理解Marie的沮丧。
Shovlin博士也是一名AI教职研究员,其职责包括研究将AI以正确方式融入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作为导师,我们的价值在于给学生的反馈,」他说,「这是因为我们作为读到学生文字并被触动的人,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人文的连接。」
俄亥俄大学教授兼AI教职研究员Paul Shovlin
Shovlin博士倡导将AI融入教学,但他认为,此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导师的工作更轻松。
他认为,学生们需要学会负责任地使用AI,并「培养AI时代的道德准则」,因为他们肯定会在工作中使用AI。
Shovlin举了个例子:2023年,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的负责人针对另一所大学发生的大型枪击事件,给学生发了一封呼吁社区团结的邮件。
邮件里提到通过「建立紧密的关系」来营造「关怀文化」,但最后一句暴露了这是用ChatGPT写的。
学生们批评这种把同理心交给机器的做法后,相关负责人被暂时停职。
但事情并不总是这么黑白分明。
Shovlin博士说,制定AI使用规则很复杂,因为不同学科的合理用法可能不一样。
他所在的教学、学习与评估中心没有制定死板规定,而是提出了一些AI使用的「原则」,比如避免「一刀切」。
《纽约时报》采访了几十位教授,他们的学生曾在网上提到这些教授用过AI。
这些教授说,他们用ChatGPT来设计计算机科学的编程作业,或是制作关于必读材料的小测验。
他们还用它来整理给学生的反馈,或者让反馈的措辞更温和。
他们表示,作为领域专家,他们能看出ChatGPT什么时候会「胡说八道」或搞错事实。
但对于如何正确使用AI,大家意见不一。
有的教授承认用ChatGPT帮忙批改作业,有的则强烈反对这种做法。有人强调使用AI时要对学生保持透明,有人则说没公开用,因为学生对这项技术有疑虑。
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上边提到的Stapleton在东北大学的经历,教授用AI生成课程材料和PPT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Shovlin博士也这么认为,但前提是教授得编辑确认AI生成的内容,体现出专业性和学识。
他把这比作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做法,比如用第三方出版商提供的教学计划或案例研究。
他说,就因为教授用AI做PPT,就把他当成「什么怪物」。
「在我看来,这太荒谬了」。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商学教授Shingirai Christopher Kwaramba将ChatGPT描述为一个能节省时间的伙伴。
他说,过去需要几天时间制定的教案,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
例如,他用它来为虚构的连锁商店生成数据集,学生们在练习中使用这些数据集来理解各种统计概念。
「我将其视为一个『超级计算器』的时代,」Kwaramba博士说。
他说现在有更多时间用于学生的答疑。
哈佛大学的David Malan等其他教授则表示,人工智能的使用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学生来办公室寻求辅导答疑。
Malan博士是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他已将一个定制的AI聊天机器人集成到他教授的计算机编程基础课程中。
他的数百名学生可以向这个AI寻求编码作业的帮助。
Malan博士不得不对这个聊天机器人进行调整,以打磨其教学方法,使其只提供指导而不是交出完整答案。
2023年,即该聊天机器人推出的第一年,在接受调查的500名学生中,大多数人都表示它很有帮助。
Malan博士说,他和助教们如今不必在答疑时间解答「关于入门材料的那些繁琐问题」,而是能将精力优先投入到每周的午餐会和编程马拉松这类能创造「更难忘瞬间和体验」的学生活动中。
华盛顿大学的传播学教授Katy Pearce开发了一个定制的AI聊天机器人,她用自己批改过的旧作业对其进行了训练。
现在,这个AI机器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无论白天黑夜,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她本人风格的反馈。
她说,这对那些平时不怎么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来说尤其有益。
「在可预见的未来,研究生助教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是否会被AI取代?」她说,「是的,绝对会」。
那么,这条从助教晋升为未来教授的培养路径会怎样呢?
「这绝对会成为一个问题,」Pearce博士说。
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哈佛校园
在向东北大学提交投诉后,Stapleton与商学院的负责人进行了一系列会谈。
五月,在她毕业典礼后的第二天,校方负责人告诉她,学费将不予退还。
Stapleton的教授Rick Arrowood对这事感到懊悔。Arrowood博士是一名兼职教授,执教已近二十年。
他说,他曾将自己的课程文件和文档上传到ChatGPT、AI搜索引擎Perplexity以及一个名为Gamma的AI演示文稿生成器,目的是「给它们一个全新的外观」。
他回忆说,这些工具生成的笔记和演示文稿乍一看非常棒。
「事后想来,我真希望当时能更仔细地检查一下,」他说。
他将这些材料放到网上供学生查阅,但强调他并没有在课堂上使用它们,因为他更喜欢以讨论为导向的课程。
直到学校负责人就这些材料向他提出质询时,他才意识到材料存在缺陷。
尴尬的情况让他意识到,教授们应该对人工智能采取更多的谨慎态度,并向学生披露其使用的时间和方式。
东北大学直到最近才发布了正式的AI政策;该政策要求在使用AI系统时注明出处,并审查其输出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东北大学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学校「积极拥抱AI来提升教学、研究和运营的方方面面」。
「我一心专注于教学,」Arrowood博士说,「如果我的经历能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那么,好吧,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就在最近,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也在播客中和Aria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需要做些什么。
Aria提起,最近有一篇很贴切的文章形容大学生的生活,题目叫《人人都靠作弊度过大学》。
文章里说,AI辅助作弊基本上已经泛滥了,有的学生直言:「我大学学位唯一的价值,就是证明我会用AI。」
教授们呢?很多人巴不得早点退休,因为他们完全搞不懂AI。
对此,Hoffman认为,技术总是先被迫切需要它的人用起来。
比如,学生会想,我可以花30小时写篇文章,或者花90分钟用AI生成一篇东西。
还有就是,怎么准确评估学习成果这件事也被搞乱了。
很多教授都希望慢点用AI,等弄清楚了再说。但这里的关键是,我们不可能忽视AI的存在。
教授们完全可以主动地去适应AI。
比如,一个教师可以这样做,先用ChatGPT生成10篇D-水平的作文,然后告诉学生们写出更好的。
在反复修改、深入理解作文的结构和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学到更多。
Hoffman对这种教育方式特别有信心。一个原因是,他认为未来学习的评估方式会变,可能会变成「AI考官」模式。
也就是说,不管是写论文、口试还是别的,你都得跟AI考官面对面,跟它互动。
Hoffman认为这种方式会更难作弊。因为在以前——包括他自己在内——偶尔拿高分,其实是学会了怎么「钻空子」。
而面对面互动你得对整个领域了如指掌。
如果每门课都来个口试,「哇,那你得学得更多更深」,Hoffman觉得,未来的学习可能就是那样。
最后,Hoffman总结道:「最核心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现实世界中能干、健康、快乐的参与者。显然,能否用好AI绝对是关键。」
「你的优势是AI原住民,天然就懂AI」,把这一优势带到职场中去,就有很大机会!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14/technology/chatgpt-college-professors.html
https://fortune.com/2025/05/15/chatgpt-openai-northeastern-college-student-tuition-fees-back-catching-professor/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32845427638768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