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2000万股权被冻结
2.宁德时代:公司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3.裁员1.1万人、关闭七座工厂 日产能否扭转困局?
4.斥资3580万美元,富士康越南全资收购诺基亚与微软旗下越南公司
5.硕贝德: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已开始批量供货,预计交付超百万只
1.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2000万股权被冻结
据天眼查显示,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了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冻结股权数额2000万人民币,冻结期限从2025年5月13日起至2028年5月12日止。
天眼查信息显示,此前在2024年12月18日和2025年1月23日,方运舟也曾被冻结股权数额分别为1986万人民币及600万人民币。
近日,合众新能源遭遇重大危机。5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合众新能源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目前,法院已受理该案件,将依法审查企业是否符合破产条件。
合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方运舟,注册资本约28.37亿元,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公司由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北京华鼎新动力股权投资基金等多家机构共同持股。
近年来,合众新能源及哪吒汽车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数据显示,2023年哪吒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6%至12.75万辆,2024年进一步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财务方面,公司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欠税金额达215万元,涉及司法案件超400起,被执行总金额逾1.4亿元。此外,公司此前被曝裁员、停工停产,经销商曾集体维权要求返还车款并恢复售后服务。
2.宁德时代:公司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近日,宁德时代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 先水平,2027 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其同时披露,公司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 500Wh/kg,正在推 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 与测试,满足航空级的安全与质量要求。
关于赴港上市,宁德时代表示,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资本平台,有助于公司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历 史性机遇。公司赴港上市后,将依托国际化资本平台推进公司全 球化战略布局。
据了解,一季度,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动力电池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7%提升至2024年的38%,排名第一,今年以来市场份额仍在提升,持续拉开与第二名的差距。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已经开始盈利。
3.裁员1.1万人、关闭七座工厂 日产能否扭转困局?
分析人士表示,日产新任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面临着扭转这家陷入困境的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艰巨任务,尽管他采取措施削减成本,但没有人能保证该公司能够扭转下滑的营收局面。
由于缺乏新车型、最大市场征收新关税以及来自本地和中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日产将难以支撑销量,自2017财年以来,日产的销量已暴跌 42%。
埃斯皮诺萨周二公布了裁员11000人、关闭七家工厂的计划,并表示,由于主要市场的业绩持续承压,预计本财年销量将下降3%。
该公司预计,其在中国的销量将下降18%,而北美和日本的销量预计将基本持平。
“他们没有混合动力车阵容,他们的纯电动汽车并不是特别成功。”研究公司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的分析师朱莉·布特(Julie Boote)说,她指的是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和日产在美国的产品
“他们将不得不努力推出新车型,但这需要时间,而且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比以前更成功。”
埃斯皮诺萨承诺将大幅缩短汽车研发时间,并将其在美国这个最重要市场的战略重心放在跨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上。
“我们明白,可持续的复苏不能仅仅依靠降低成本。它还必须得到强大产品供应的支持。”
作为战略的一部分,日产将与合作伙伴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共同开发,在本财年开始在北美推出其最畅销的美国车型Rogue SUV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
该车的另一款混合动力版本将在下一财年推出,并将配备日产的e-Power混合动力技术。
Boote表示,她不相信这一战略会取得成功,并警告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需求水平不如纯混合动力车。
“他们需要推出有吸引力的产品来实现这一目标,”伯恩斯坦(Bernstein)高级分析师秋田雅弘(Masahiro Akita)在谈到扩大其营收增长时表示
关税和利润率挑战
美国对进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的新关税,使日产汽车本财年将销量降幅控制在仅3%至325万辆的计划,以及扭转利润率萎缩的需要,变得更加复杂。
关税不仅意味着它可能不得不提高在美国的销售价格,而且还提高了其在美国制造工厂的投入成本。
上一财年,美国市场的销量反弹至约93.8万辆,但这主要是由墨西哥进口的Sentra和Versa等价格较低的小型车推动的。
在刚刚结束的财年中,日产在北美地区的营业利润率从上一财年的4.6%恶化至负0.5%,尽管该公司在北美地区的汽车销量有所增加。
该公司从墨西哥和日本的进口占其在美国总销售额的不到45%。该公司预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税可能会使其在本财年损失4500亿日元(合31亿美元)。
利润率也面临压力,因为日产加大了削减老旧车型库存的激励措施。
分析师表示,与此同时,它不仅面临着来自比亚迪(BYD)等灵活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日益激烈的竞争,还面临着来自国内竞争对手的竞争。
例如,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铃木(Suzuki)在2025年前三个月的销量超过了日产(Nissan),有望在今年取代日产,成为仅次于丰田(Toyota)和本田(Honda)的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股价暴跌
日产汽车是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中表现最差的股票,今年迄今累计下跌29%,落后于大盘5.5%的跌幅,这反映出其日益恶化的命运。
根据LSEG的数据,研究日产汽车的18位分析师中,没有给出买入或强烈买入的建议,其中一半建议卖出或强烈卖出。三个月前,只有一条买入建议。
埃斯皮诺萨上个月接替前任内田诚执掌日产汽车。今年早些时候,日产与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本田的合并谈判以失败告终,如果合并成功,日产将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分析师曾表示,日产的诸多失误之一,就是在前董事长戈恩(Carlos Ghosn)的领导下付出了多年的代价。在戈恩的领导下,日产过于关注销量,并利用大幅折扣来保持销量。
这已经玷污了它的品牌,并给公司留下了一个老化的产品线,现在它正在争先恐后地更新。
布特担心,如果特朗普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的关税持续多年,日产可能无法坚持下去。
她说:“问题是,在不得不应对投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他们有时间扭转业务吗?”
4.斥资3580万美元,富士康越南全资收购诺基亚与微软旗下越南公司
据越媒报道,5月13日,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宣布通过子公司Chief Expertise Limited完成对越南富山科技公司(Fushan Technology Vietnam)的100%股权收购,交易金额为3580万美元(约9138亿越南盾)。交易完成后,富士康将持有该公司全部股权,其投资资本将增至约1.68亿美元。此次收购是富士康继2025年2月收购歌尔电子越南25%股权后,三个月内第二次在越南的全面收购行动。
富山科技前身为诺基亚越南公司,2011年获投资许可建设工厂,2013年正式投产功能手机及早期智能手机。2014年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部门后,该工厂更名为“微软移动越南公司”,2016年微软剥离功能手机业务,富士康旗下FIH Mobile Limited以3.5亿美元接手,并于2017年将其更名为富山科技。目前,该公司业务涵盖手机、智能手表、音响设备、PCBA电路板及光学设备制造,并逐步扩展至汽车配件和5G路由器领域。
富士康在越南的布局持续深化。截至2024年底,其已在越南5个省市设立24座工厂,雇佣员工8万人,总投资近40亿美元,产品覆盖智能手机(如苹果iPhone)、平板电脑、耳机及任天堂Switch游戏主机等。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强化富士康在消费电子制造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并为未来承接中国手机品牌代工需求奠定基础。
富山科技近年业务重心转向高利润消费电子设备,但2025年上半年多家中国手机品牌要求其重启手机生产线。富士康表示,此次收购为长期投资,旨在优化越南产业链布局,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5.硕贝德: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已开始批量供货,预计交付超百万只
近日,硕贝德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已完成低轨卫星通信天线的研发,将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及产品的迭代升级与市场化应用。
在业务发展方面,硕贝德透露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已开始批量供货,预计年内向国内头部客户交付超百万只产品。散热模组业务取得突破,为日本知名游戏机品牌实现全类别认证与量产交付,或将成为下半年新增长点。针对5G-A基站升级机遇,公司表示现有生产工艺可满足需求,暂无需新增产能。在VR/AR领域,公司凭借LDS一体化技术和小型超薄天线方案获得美国品牌方认可。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8.87%,重点投向核心业务技术升级及前瞻领域探索。汽车业务规划显示,5G、高精度定位等天线产品已与头部客户建立深度合作,未来将拓展线束产品序列。新兴领域布局中,公司关注AI穿戴、具身智能等方向,探索传感器、精密电机等新产品线。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硕贝德2024年外销收入占比23.26%,主要覆盖东南亚、北美地区。越南子公司定位为海外业务生产基地,配合全球化战略推进。对于投资者关心的经营信心问题,公司回应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大客户合作及适时实施股权激励等措施提升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