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冲刺电动车市场布局大跃进,继夺下日本三菱汽车电动车大单,2026下半年在纽西兰与澳洲上市之后,鸿海集团与三菱集团后续有望扩大合作,携手在日本市场推出电动巴士。随着电动车事业蒸蒸日上,法人看好,将成为鸿海集团后续衝刺业绩的新动能。
鸿海电动车策略长关润之前即透露,鸿海集团正与三菱汽车洽谈小客车代工,预计2026年销往大洋洲市场,并规划2027年在日本推出更多款电动车,从Model A为基本型的小客车、电动巴士及中巴都有。
随着鸿海集团与三菱汽车启动电动车合作,由鸿海集团旗下鸿华先进为三菱开发电动车,并在中国台湾由裕隆生产制造,也让后续鸿海集团日本电动车布局逐步浮出台面。业界认为,鸿海已规划2027年于日本市场推出电动巴士,隶属戴姆勒集团的三菱Fuso与鸿海集团在电动巴士合作的呼声颇高。
盘点鸿海集团目前电动车实绩,包括为裕隆代工的n7(Model C),最快第三季度推出的n5(Model B),以及今年底推出的美国版Model C,2026年在纽澳地区的Model B等。
至于鸿海集团电动车产能方面,除了利用裕隆三义厂生产Model C与Model B之外,鸿华先进位在高雄桥头的电动巴士工厂第三季度完成认证投产,由于商用车订单一直是大于产能,随着工厂完工投产之下,下半年交车数量将高于上半年。
鸿海集团并积极布局电动车零组件,扩大自给率,尤其是关键的电芯更是一大重点,位于高雄和发工业区的电芯厂预估将投入60亿元,目标电动巴士与商用巴士的电池包与电池芯都将採用国产。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认为,集团在打造电动车事业过程中,考虑到占成本最大宗的电池,也可应用在储能领域,因此,鸿海布局电池产品,朝向电动车和储能两大应用发展。
刘扬伟指出,电芯厂产品若应用在储能市场,就与能源“强相关”,若用在电动车电池,相对是“弱相关”。他透露,鸿海集团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兹创立的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BEV)合作,推动新能源应用,打造合理的商业模式。
软件方面,鸿海也与中东车厂合作,携手设计电动车电子电器架构与智能座舱等。
刘扬伟对电动车事业深具信心,强调整合与分工是电动车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电动车制造会逐渐分割出来,类似PC与手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