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赵芷姗
编辑 | 张威
5月2日,苹果发布了最新季度财报,总营收达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这家科技巨头的市值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前三,而令人震惊的是,其核心收入仍依赖于乔布斯时代留下的“老四样”——iPhone、MacBook、iPad和App Store。
尽管后乔布斯时代的所有重大产品尝试均告失败,苹果依然凭借这些“遗产”维持着惊人的盈利能力。
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反思:当“创新溢价”褪去,苹果是否已沦为一家“吃老本”的公司?
高度依赖iPhone用户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以颠覆性创新闻名,其产品矩阵构建了一个封闭但高效的生态系统。
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iPhone贡献了苹果总营收的52%,MacBook和iPad分别占15%和8%,而App Store为核心的软件服务收入占比达24%。
这一收入结构与2011年乔布斯去世时惊人相似,仅服务收入占比从7%提升至24%,反映出苹果从硬件公司向“服务帝国”的转型。
然而,这种转型背后暗藏危机:服务收入的增长高度依赖iPhone用户基数。
截至2025年,全球活跃iPhone设备达22亿台,但增速已从2015年的年均30%降至5%。
产品创新多次遭遇挫折
库克在过去10多年里把苹果发展成了庞然大物。但许多人依然感到失望,因为他们本希望库克可以成为乔布斯那样的产品梦想家。
自2011年库克接任苹果CEO以来,尽管公司在财务上保持增长,但在重大产品创新和开发方面多次遭遇挫败。
2023年推出的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被寄予厚望,但2024年全球销量不足50万台,用户对其高昂价格(3499美元)和有限应用场景的质疑导致市场遇冷。
AirPower无线充电板因技术难题取消,暴露了工程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上还只算是小儿科,库克时代最雄心勃勃的创新尝试是苹果汽车项目,代号“泰坦计划"。
最初,苹果提出打造L5级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取消方向盘和踏板,售价超12万美元。
然而,L5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尚未成熟,即使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也仅达到L3级水平。苹果内部测试显示,其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需频繁人工接管,与特斯拉相比差距明显。
之后苹果陷入了战略方向的反复摇摆。
2014-2016年,团队在“造整车”与“开发自动驾驶软件”之间争论,导致资源分散;
2016年-2018年,最终决定转向自动驾驶系统研发,但与汽车企业如现代、宝马的合作谈判因控制权分歧而破裂;
2020年后,苹果尝试整车制造,但已错过了市场窗口期。
最终在2024年,历时10年,耗资超百亿美元的自动驾驶汽车计划被放弃。
更值得关注的是,苹果甚至未能守住乔布斯时代的“护城河”。
iPhone 5c因廉价策略失败被迅速淘汰,而近年iPhone创新乏力,被用户戏称为“摄像头升级大赛”。一位前苹果工程师透露:“库克更关注供应链优化而非颠覆性创新,团队常因成本控制放弃激进设计。”
生态系统正遭遇挑战
苹果的“老四样”之所以能持续造血,得益于其生态系统的自我强化效应:
用户粘性:iOS与macOS的Handoff、AirDrop、iCloud同步等功能,形成“设备越多越离不开”的体验惯性。iOS与macOS的深度整合使切换成本极高,用户换机留存率达92%;
服务捆绑:健康数据(Apple Watch)、文档(iCloud)、支付习惯(Apple Pay)等数字资产深度绑定,迁移成本从技术层延伸到生活场景层。据统计,用户为单一服务付费的意愿仅19%,但套餐订阅率可达63%。
开发者红利:App Store抽成30%的“苹果税”迫使开发者优先适配iOS生态,形成“优质应用→吸引用户→更多开发者”的正循环。2025年全球iOS开发者超3400万,安卓同类开发者仅为其58%。
然而,这种模式正遭遇挑战。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强制苹果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和支付系统,用户可绕过App Store安装应用。初步测算,此举将使苹果每年损失47亿欧元佣金收入,这可能打破App Store的垄断地位。
同时,华为鸿蒙系统、三星折叠屏生态等已逼近苹果生态体验,上演弯道超车。
AI能否成为新引擎
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态度呈现矛盾:一方面,其市盈率(28倍)仍高于微软(25倍)和谷歌(22倍),显示市场对“苹果神话”的残余信仰;另一方面,激进投资者已多次要求苹果提高股息而非继续囤积现金(当前储备达165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苹果市值建立在‘未来总会推出下一个iPhone’的假设上,但这一假设已15年未被验证。若AI和AR领域再无明显突破,苹果可能重蹈IBM从科技巨头向‘现金流机器’转型的覆辙。”
苹果目前将资源集中于生成式AI,试图将大模型能力融入Siri和操作系统。然而,其进展明显落后:
Siri作为最早的语音助手,曾是行业领先者,但随着生成式AI的崛起,暴露出苹果AI功能开发严重滞后的问题。今年,苹果多次推迟上线备受期待的Siri个性化AI功能,其业务负责人也被更换。
用户批评其“承诺多、兑现少”,甚至被年轻用户认为“与ChatGPT对话更自然”。
相较于谷歌Gemini和OpenAI的GPT-5,苹果自研模型Ajax仅达到2023年行业水平。计划中的AI专用的芯片或植入下一代iPhone,但消费者是否愿为“智能增强”买单仍是未知数。
库克在财报电话会上强调:“AI将重新定义苹果所有产品。”但市场更期待实际行动——毕竟,乔布斯的成功秘诀是从不空谈“重新定义”,而是直接扔出颠覆性产品。
结语
苹果的现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伟大创始人的遗产既是祝福,也是诅咒。乔布斯构建的生态系统足够庞大,足以让苹果在未来十年继续“躺赢”,但若无法打破“遗产依赖症”,这家公司可能从颠覆者沦为守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