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森美孚投身人工智能电力淘金热
2024-12-13 / 阅读约3分钟
来源:TechCrunch
埃克森美孚计划为数据中心建造一座1.5吉瓦的天然气发电厂,预计2027年近半新AI数据中心可能电力不足。该工厂将捕捉并储存90%以上的二氧化碳,不接入电网,预计5年内完工。但面临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和碳捕捉技术的挑战。

图片来源:Ron and Patty Thomas / Getty Images

人工智能正不断重塑电力与能源市场,连埃克森美孚这样的石油巨头也投身其中。

埃克森美孚本周宣布,计划为数据中心建造一座发电厂,这一举措反映了科技公司对未来十年电力需求的巨大预期。据估算,到2027年,近一半的新AI数据中心可能会面临电力短缺的问题。

虽然这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前已为自己的运营建造过发电厂,但这个新项目将首次为外部客户提供服务。计划中的发电厂将以天然气为燃料,发电量将超过1.5吉瓦。

令人意外的是,埃克森美孚表示,他们计划捕捉并储存该工厂产生的90%以上的二氧化碳。

该公司不打算将发电厂接入电网,从而避免了困扰许多新发电厂的互联积压问题。在周三发布的年度战略文件中,埃克森美孚将新项目描述为“一个可靠且完全独立的电力供应源,不依赖于电网基础设施”。文件中并未透露发电厂的具体位置。埃克森美孚在发布前未对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公司向《纽约时报》透露,该设施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完工。这比大多数核电站的建设周期要短,而核电站已经吸引了能源需求巨大的科技公司的关注。然而,这些核电站大多要到2030年代初才能投入使用。

但埃克森美孚面临着来自可再生能源的激烈竞争,后者已被证明部署迅速且价格不断下降。谷歌最近宣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包括合作伙伴)将达到200亿美元,计划于2026年开始向电网供电。微软则正在为一个价值50亿美元、容量为9吉瓦的可再生能源组合贡献力量,其中首个项目已完成投资,首个太阳能项目计划在未来六到九个月内上线。

对于埃克森美孚而言,情况更为复杂的是,碳捕捉和储存(CCS)大大增加了化石燃料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据全球碳捕捉与储存研究所称,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发电厂能够捕捉部分碳排放,且均不使用天然气。然而,随着《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政策(每捕获并储存一公吨碳可获得60至85美元的税收抵免),这一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尽管如此,该技术在商业规模上仍存在诸多待解问题。有些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而有些则远远未能达标。据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透露,加拿大一个长期运行的碳捕捉与储存设施曾承诺从一座小型燃煤电厂捕捉90%的二氧化碳,但在运营近十年后,其捕捉量仅略高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