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芯赛威首款SDC易重构™光学防抖芯片重磅落地,重新定义光学防抖驱动应用!
2.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排名:士兰微第六,比亚迪首进前十
3.机构:2024年SiC衬底市场营收下滑9% 天科合达、天岳先进位列第二、第三
4.东土科技联合成立新公司,业务涉及集成电路芯片
5.传丰田汽车欲收购哪吒汽车,加速电动化进程
6.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将在2025年底全面竣工验收投入试运行
1.广东芯赛威首款SDC易重构™光学防抖芯片重磅落地,重新定义光学防抖驱动应用!
图源:VEER图库
全球APOIS光学防抖芯片市场长期由海外企业的统占,由于传感器+SoC的复杂交叉领域和有限面积上增加功能的设计难度,其国产化率不足1%。由此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隐痛——手机、无人机、AR/VR等高端设备的“视觉稳定”命脉,长期依赖进口芯片。然而,这一格局正在被一家深耕半导体芯片领域16年的中国公司的新业务线打破。2025年4月,广东芯赛威科技有限公司(SiFirst/赛威)宣布业界首款SDC易重构™(Software Defined Controller)光学防抖驱动芯片SFM8801量产,标志着国产芯片首次在高端光学防抖领域打破国外垄断的局面。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4亿部。光学防抖(OIS)技术正从旗舰机“奢侈品”向全民普惠加速渗透。但传统的OIS方案因芯片成本高、系统复杂度大,导致带OIS功能的手机普及率不足20%,国产替代及降本需求迫在眉睫。芯赛威创始人兼CEO职春星博士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光学防抖芯片的技术门槛在于精密控制与系统集成,这正是中国半导体从‘替代’转向‘定义市场’的突破口。”
这一判断的背后,是芯赛威研发团队耗时两年多的硬核突破。通过广泛的客户痛点收集及前期市场调研,SFM8801芯片创造性地将“软件定义硬件”理念引入光学防抖领域:通过内置RISC-V处理器(MCU),将传统方案中分离的MCU、驱动、传感三大模块集成于单一芯片,不仅能提升系统响应速度,更凭借易重构™技术,让边缘端具有可调性和智能化,比传统APOIS芯片适配性更广,降低了马达对驱动芯片的选择性和依赖度,实现参数动态调整与马达款式灵活适应。这意味着,下游厂商无需为不同马达定制专用芯片,仅需通过软件调试即可适配不同马达场景的需求。该芯片同时与市场主流芯片管脚兼容,客户的方案切换成本近乎为零。
技术壁垒的构建绝非偶然。芯赛威的国际化研发团队汇聚了平均从业超15年的硕博人才,围绕防抖芯片设计已在中韩两国同步申请5项核心专利,覆盖芯片架构、控制算法及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公司产品市场总监陈进波透露:“SFM8801的PID控制算法是传统纯硬件方案难以达到的,我们甚至开放了底层算法接口,让手机、模组和马达客户能参与运动控制策略的优化,形成技术生态的‘滚雪球效应’。”
市场对这款“加量不加价”的芯片反应热烈。人类信息的摄入,70%来自于影像,手机的眼睛(摄像头)的性能和可靠性成为了手机终端的关键。目前,SFM8801已通过马达模组测试,预计2025年内实现上机量产;同时与国内头部马达模组厂商启动战略联合研发。更值得关注的是,芯赛威正以SFM8801为支点,完成防抖成像马达驱动芯片完整产品布局,构建“芯片-模组-算法”垂直生态,并将进一步推出模组&马达整体解决方案及TMR集成式芯片。凭借核心技术升级与算法硬件协同,可将马达控制精度再提升一个量级,目标是3年内在全球影像防抖芯片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芯赛威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推出一款光学防抖领域的明星产品,更在于为股东构建了可持续增长的底层引擎。凭借2024年初A轮融资格力产投、石雀资本等产业与市场资本的加持,公司已形成“高端人才+硬核专利+生态协同”的稀缺闭环。其电源管理芯片业务通过稳定的市场渠道和运营能力,为光学防抖新赛道提供现金流支撑;而SFM8801的试产则标志着第二增长曲线正式成型。这种双引擎发展模式,正推动芯赛威这匹智能影像黑马以技术战略框架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未来几年营收有望实现成倍增长。
SDC易重构™是芯赛威在全球范围首家推出的技术,新鲜的理念,需要在客户端逐渐建立认知,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也需要逐步酝酿,继而才能产生新的更好的方案。芯赛威开发出这一新的可访问的平台,将助力新型、异形的马达设计,实现马达核心控制三要素:速度、精度、稳定性的飞跃。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从‘替代者’向‘规则制定者’进化。”职春星博士如此定义芯赛威的使命。随着SFM8801撬动千亿级智能影像市场,这家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企业,正在证明:高端芯片的突围,需要的不仅是政策与资本,更是在技术积累基础上,具有敢于定义技术路线的勇气,与构建产业生态的远见。
2.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排名:士兰微第六,比亚迪首进前十
根据英飞凌5月8日发布的Q2财报,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再次发生变化,其中总规模缩至323亿美元,来自中国的士兰微以3.3%的市场份额升至第六,比亚迪以3.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七,后者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英飞凌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占率仍位居全球第一,不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市占率为17.7%),排名第二的安森美也有0.5个百分点降幅(市占率为8.7%),排名第三的意法半导体市占率降幅为1个百分点(市占率为7%)。
排名第四的是三菱电机(市占率为4.7%),排名第五的是富士电机(市占率为3.9%),威世半导体(市占率为2.7%)、东芝(市占率为2.7%)、NXP(市占率为2.6%)分列第八、第九、第十。
根据英飞凌披露数据,Q2其营收为35.91亿欧元,利润为6.01亿欧元,利润率16.7%,其同时将Q4营收预期下调了10%,并预计全年业绩同比略有下降。
3.机构:2024年SiC衬底市场营收下滑9% 天科合达、天岳先进位列第二、第三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研究,2024年全球N-type(导电型)SiC衬底产业营收同比下降9%,降至10.4亿美元,这一变化主要受到汽车和工业需求减弱的影响。
TrendForce指出,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但长期来看,SiC衬底市场的增长趋势并未改变。预计随着成本的降低和半导体技术的进步,SiC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在供应商方面,Wolfspeed保持了其市场领先地位,2024年市占率达到33.7%。尽管面临运营挑战,Wolfspeed依然是SiC材料市场的关键供应商,并推动产业向8英寸衬底转型。中国厂商TanKeBlue(天科合达)和SICC(天岳先进)也表现出色,市占率分别达到17.3%和17.1%,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名。天科合达是中国本土功率电子市场最大的SiC衬底供应商,而天岳先进则在8英寸晶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Coherent(科希伦)市占率下滑至13.9%,位列第四。
从衬底尺寸来看,由于6英寸SiC衬底价格下降和8英寸技术难度较高,6英寸SiC衬底预计将继续主导市场。然而,8英寸衬底对于降低SiC成本和推动技术升级至关重要,预计到2030年,其出货份额将突破20%。
4.东土科技联合成立新公司,业务涉及集成电路芯片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科鸿创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平,注册资本3000万元。该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电子产品销售等领域,并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的研发与销售。
根据公开信息,上海科鸿创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还包括物联网技术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旨在通过多领域技术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其核心方向聚焦于工业智能化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强化在泛工业场景下的芯片应用能力。
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东土科技旗下北京光亚鸿道操作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持股。东土科技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核心企业,长期致力于工业网络通信及控制技术的研发,此次新公司的成立进一步扩展了其在芯片产业链的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东土科技近年来持续加码芯片领域,此前已通过参股神经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动工业网络芯片研发。神经元公司曾推出多款以太网芯片、AUTBUS总线芯片等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机器人等领域,此次新公司的成立或与其现有技术生态形成协同。
5.传丰田汽车欲收购哪吒汽车,加速电动化进程
5月11日,网易、新浪等多个平台传出消息称,丰田汽车欲收购哪吒汽车,后者或将复工复产,坐等官宣。但该消息的准确性如何,目前尚未有相关方回应。
作为曾经的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哪吒汽车已在低谷期徘徊较长一段时间,今年1-2月国内销量分别为159辆、377辆,相比高峰期的1.8万辆/月,形成鲜明反差,裁员、核心技术人员出走等不利情形也不利于这家新势力的未来发展。
于今年3月26日,哪吒汽车的债转股取得一定进展,经过三轮磋商,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同步引入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战略授信,并获得香港索罗科技5亿泰铢资金支持。
但遗憾的是,如上变革措施似乎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哪吒汽车仍维持原状,甚至于近期又遭大批员工讨薪。
丰田方面,曾经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在中国市场正面临战略收缩局面,不过随着其通过中国本土供应链进行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已让该公司在中国市场于2025年止住了跌势,创新成果也陆续得以释放。
今年3月6日,广汽丰田首款纯电SUV——铂智3X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0.98万至15.98万元,综合补贴权益后价格低至10.48万元。铂智3X的上市不仅为广汽丰田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标志着合资品牌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的全面觉醒。通过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的价格下探至14万级,铂智3X打破了合资品牌高价低配的固有形象,推动了智能纯电技术的普惠化。
产销量方面,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4 月产量为 46,988 辆,同比下降 7.84%;本年累计产量为 218,880 辆,同比增长 0.74%。4 月销量为 49,800 辆,同比增长 2.08%;本年累计销量为 211,400 辆,同比增长 3.2%。
基于两家公司情况,有分析称,丰田仍在积极推进电动化战略,若能收购哪吒,确实有助于推进丰田的全球化经验和供应链优势;但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收购或合作均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
6.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将在2025年底全面竣工验收投入试运行
近日,中国汽研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华东总部基地基建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设备采购率约90%、其中50%的设备已到货正进行安装调试,预计将在2025年底全面竣工验收投入试运行并陆续转固。
据介绍,华东总部基地项目围绕新能源汽车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电子通信与软件测试及特色零部件与材料测试构建了“四大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提升公司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低碳化的特色服务能力,为华东地区企业提供属地化一站式服务,开展标准规范制订、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以及第三方测试研发服务,成为华东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共性技术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中国汽研与关联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收购的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试验场”)目前正待通过经营者集中申报审查后完成正式交割。
据介绍,南方试验场目前尚处建设期,已全面进入路面摊铺阶段,主要开展建筑区收尾工作,项目整体完工率约80%。预计将于2025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方面,已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目前运行良好。氢能国检中心拥有氢能整车、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等多个试验室,建立了包含氢能整车、系统、零部件三个层级的测试体系,囊括性能、功能、控制等多个分支,可提供氢燃料电池整车、关键部件及氢气品质等的检测服务,检测范围覆盖氢能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