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伟达首款Arm PC芯片,据传跑分“非常糟糕”;
2.黄仁勋:DeepSeek点燃全球热情,但英伟达GPU需求依然“惊人”;
3.半导体出口16个月来首次下滑,韩国2月份出口增长乏力;
1.英伟达首款Arm PC芯片,据传跑分“非常糟糕”;
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将用于PC的Arm CPU投入生产。但据报道,现在看来,该芯片(或者至少是其某个版本)可能已通过Geekbench发现其运行速度非常缓慢。
Geekbench上的芯片注册为N1X,这与1月份的传言一致,即英伟达将在今年推出一款基于Arm的“高端”N1X芯片,并将于2026年推出更主流的N1版本。据称这两款芯片都将基于台积电的N3节点制造,并与联发科合作设计。
表面上看,新英伟达芯片的得分看起来非常糟糕,在Geekbench 6中仅获得1,169个单核分数。相比之下,苹果目前的M4芯片(也是基于Arm)的得分为3,831。其多核得分更是微不足道,仅为2,417分,而M4为15,044分。这还只是基本的M4芯片,配备M4 Max芯片的MacBook可以突破25,000分。
值得注意的是,Geekbench结果页面上的英伟达N1X列表表明其是一款四核CPU,而任何“高端”Nvidia Arm CPU都会有超过四个内核。
Geekbench上列出的英伟达N1X速度为3.2GHz,对于Arm CPU来说还算不错。但无法知道它是否真的以这个速度运行,或者该芯片在其他方面是否完全正常。
与此同时,英伟达与联发科的合作究竟会带来什么还不清楚。据信,联发科合作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可能是5G蜂窝网络支持,这对于新芯片的企业版而言可能至关重要。
然而,无论Geekbench中出现什么数据,它都极不可能代表任何接近最终版英伟达N1X芯片的产品。这也适用于芯片的时钟速度和固件等。
2.黄仁勋:DeepSeek点燃全球热情,但英伟达GPU需求依然“惊人”;
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公司在DeepSeek高效计算模型流行后,图形处理单元(GPU)的持续强劲需求表示信心,此前这家人工智能(AI)芯片设计公司在上一季度交付了超出预期的强劲业绩。
DeepSeek以远低于西方同行成本和计算资源开发大型语言模型,最初引发了对Nvidia GPU需求可能放缓的猜测。Nvidia上个月经历了近6000亿美元市值单日最大跌幅,随后次日开始反弹。
最近,黄仁勋在采访中表达了对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GPU)需求持续增长的信心。这一信心源自DeepSeek等公司推出的计算高效模型的兴起,这些模型以较低的成本和计算资源实现了与西方同类产品相当的性能。此前,市场曾因DeepSeek的快速崛起而担忧英伟达GPU的需求会放缓,但黄仁勋指出,推理模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规模定律,即更大的训练数据和模型参数能够增强模型的智能水平,这反而推动了对计算资源的更高需求。
尽管英伟达在去年12月经历了市值单日暴跌近6000亿美元的事件,但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93%,达到356亿美元。黄仁勋特别强调了英伟达最新GPU产品Blackwell的“非凡”需求,该产品专为大规模AI部署设计。此外,英伟达第四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78%,达到393亿美元,全年收入增长114%,达到1305亿美元。这表明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
在中国市场,尽管美国的出口限制限制了英伟达最先进产品的销售,但其GPU需求依然强劲。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在内的国内企业大幅增加了对英伟达H20 GPU的订单,这种GPU是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以符合美国出口管制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也在加速开发国产GPU解决方案,以应对DeepSeek等模型带来的新需求。
黄仁勋还提到,DeepSeek-R1开源的推理模型激发了全球AI开发者的热情,几乎所有AI开发者都在应用R1或类似的技术来提升模型性能。他强调,数据中心将把大部分资本支出用于加速计算和AI领域。这一趋势表明,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依然牢不可破。
Nvidia最新财报显示,截至1月26日的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8%至393亿美元。全年营收猛增114%至1305亿美元,巩固了Nvidia作为AI繁荣主要受益者的地位。2025财年,中国约占公司收入的13%,因美国限制向该国销售其最先进产品。
“DeepSeek-R1点燃了全球热情,”黄仁勋说。“更重要的是,它开源了一个世界级的推理AI模型。几乎每个AI开发者都在应用R1或类似R1的链式思维和强化学习技术来扩展其模型的性能。”
与此同时,中国的本土芯片开发商在DeepSeek的V3和R1模型发布后,加紧开发国产GPU解决方案。
据国家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本月初报道,至少有15家中国芯片制造商,包括百度支持的AI芯片公司昆仑芯,已修改其产品以更好地训练和运行DeepSeek模型。
由清华大学教授和学生支持、中国大型科技公司资助的计算基础设施平台提供商Infinigence AI表示,它正在努力打破大陆七大领先芯片开发商之间的壁垒:壁仞科技、海光信息技术、摩尔线程、MetaX、燧原科技、天数智芯和华为技术。
然而,Nvidia芯片在中国仍需求旺盛。
据外媒报道,国内公司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和字节跳动“显著增加”了Nvidia H20的订单——这是一种因美国出口管制而为中国定制的GPU,受DeepSeek低成本模型需求增长驱动。
3.半导体出口16个月来首次下滑,韩国2月份出口增长乏力;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韩国的出口额为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然而,如果考虑到今年2月的工作日比去年多,实际上,出口额有所下滑。影响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半导体出口在16个月后首次转为负增长。
据统计,去年2月,韩国的出口额为520.8亿美元,而今年2月的出口额为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从历史数据来看,今年2月的出口额仅次于2022年的541.6亿美元,位列第二。2月的贸易顺差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4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进口额增长幅度(0.2%)低于出口额。
半导体出口的下滑是导致整体出口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2月半导体出口额为96.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这是自2023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分析认为,半导体价格下跌是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通用半导体产品DDR4和NAND闪存的价格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25%和53.1%,严重影响了出口金额。尽管高端产品如DDR5和HBM表现良好,但整体出口仍受到拖累。
除半导体外,韩国15大出口主力产品中,有11个产品的出口额都有所下滑,其中,通用机械、石油产品、船舶和二次电池的下滑幅度最为明显。与此同时,无线通信设备、计算机、汽车和生物健康产品的出口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从地区来看,韩国对美国和中国的出口额基本持平,而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则有所下滑。相反,对东盟、中东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出口额则呈现出两位数的增长。
2月的进口额为483亿美元,其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额大幅下降,而半导体设备的进口额大幅增长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