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通信网络等技术呈井喷式发展。以此为基础,智能化程度更高、连接能力更强、性能更加卓越、融合程度更深的产品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超级终端产品。经广泛调研了解,结合使用场景、市场表现与技术发展趋势,记者列举如下具有代表性的终端产品,为培育具有爆发潜能的下一代超级终端标志性产品提供参考。
真正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的MR头显
作为一款革命性的空间计算设备,苹果Vision Pro能够将数字内容无缝地融入现实世界,使用户能够通过眼睛、手和语音与数字内容进行交互。其突破性的交互方式创新,定义了新的智能终端交互范式,被行业认为是一款划时代的超级终端产品。
苹果Vision Pro拥有超高分辨率显示系统、先进的空间音频系统、高效的眼动追踪系统和独特的双芯片设计,结合先进的空间计算、眼动追踪等技术,使其能够脱离手柄、光标等常规辅助定位产品,实现直接用手、眼操控。在工业设计方面,Vision Pro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模块化设计,确保了舒适性和可定制性。在安全功能方面,它还具备如Optic ID虹膜识别等技术,以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此外,其搭载的操作系统visionOS作为全球首个空间操作系统,能够让应用程序能够超越传统显示屏的界限,以全新的三维界面呈现。
苹果Vision Pro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工作、娱乐和社交等多样化的场合。例如,用户可以在任何空间内享受私人影院般的观影体验,通过FaceTime进行仿佛与对方共处一室的视频通话,或者使用3D相机拍摄和重温实景视频。
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标志着空间计算技术新时代的开端,为今年来略受冷遇的元宇宙产业注入了新活力。Vision Pro不仅有望带动更多元宇宙入口型超级终端产业发展,更可以带动产业生态发展,作为下一代超级终端的代表性产品,为元宇宙、空间计算等产业打开新局面。
面向工业生产等多样化场景的空间计算平台
除工作、娱乐场景外,超级终端在工业等生产领域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燧光Rhino X2就是典型案例之一。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空间计算交互终端之一,燧光Rhino X2实现了环境、物体与人虚实融合的闭环,突破性地让混合现实头显在工业实训、工业教学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为实现更加精确的环境虚实融合,Rhino X2搭载了7个视觉传感器,并可在暗光、遮挡等复杂环境下,启用红外跟踪摄像头,保证精准定位;同时,该设备MR光学看穿水平视场角高达99度,可用算力达1.2Tflop,为使用者提供清晰、逼真的视觉体验。此外,其7nm计算平台、FPGA硬件加速协处理器双芯片,将保证应用流畅运行与跟踪定位的准确性。
软件方面,Rhino X2自研的X-tag空间定位算法可实现在低功耗、低算力、低带宽的条件下,位置误差≤1毫米,动态旋转误差≤0.1度;其异构时间戳同步技术,可将追踪响应时间控制在微秒级。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燧光自研的综合沉浸系统,可实现位姿准确的痛觉反馈,高精度还原高危、高专业度实验实训体验。
在工业场景,尤其是高精度作业场景下,Rhino X2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和错误率,并显著降低相关技术工作的从业难度。相较于日常用途的头显类超级终端,以Rhino X2为代表的超级终端使用、制造门槛更高,但专业度高、行业需求迫切,可被看作是具备引领性的下一代超级终端产品。
能够实时反馈人物动作的动作捕捉摄像机
除头显类超级终端产品外,如动作捕捉摄像机等辅助生产空间计算相关内容的终端设备与技术也备受行业重视。利亚德OptiTrack光学识别系统是全球范围成熟领先的空间计算产品技术,当前已广泛应用于影视拍摄、无人驾驶、机器人具身智能、数字人交互、文旅展陈等众多行业。
通过40余个标记点与150台动作捕捉摄像机的配合,OptiTrack光学识别系统动作捕捉精度可达到误差小于0.1mm,旋转误差小于0.5度,延时最低仅为2.8ms。该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LED灯向摄影棚内发射红外线,并接收标记点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信号,通过记录标记点的位置移动,实时将演员动作映射到3D模型上。
OptiTrack动捕设备的最新产品为Primex120、Primex120W、Slimx120三款摄像机,分辨率高达1200万像素。此外,这三款产品的捕捉距离由45m提升至91m,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调试校准时间可比原先缩短一半,大幅提升拍摄质量与拍摄效率。
OptiTrack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精度的动作捕捉能力,能够将真实世界中的动作实时映射到虚拟模型上,从而为动画制作、游戏开发、运动分析等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此外,该系统的实时性也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种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如无人机导航和机器人控制。
这一系统的广泛应用,不仅拓展了空间计算的新场景、新应用,还同时为工业等其他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路径与应用方向。
真正走进产线的人形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逐渐向行业应用拓展,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制造业应用成为了新的焦点课题,人形机器人也被认为是最典型的下一代超级终端之一。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推出的Walker S工业版人形机器人,面向汽车、3C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将具身智能引入产线和工厂,开拓性地实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场景中的“实训”。
该人形机器人搭载了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以及多维力觉、多目立体视觉、全向听觉和惯性、测距等全方位的感知系统,拥有全面升级的视觉定位导航、手眼协调操作、步态控制、多模态路径规划垂域模型等技术,机器人的自主运动及决策能力大幅提高,可在工厂流水线实现精准安全同步的作业。
此前,该产品便已能完成如车门锁质检、后车灯盖板质检、安全带检测、高精度柔顺贴车标等工作,这也是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流水线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近日,Walker S结合最新AI技术应用进行全面优化,实现在更为复杂的检测、装配、物流等场景中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机械性操作被机器人取代已成大势所趋。在优势的数据训练和不断更新的迭代技术之下,人形机器人必将成为工业制造业生产中解放人类劳动力的一大“利器”,有望作为下一代超级终端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新型工业化进程添砖加瓦。
中国首款能够直连卫星宽带的民用级上网设备
在商业航天领域,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卫星资源、建设空天一体化的通信网络,是业界亟需攻克的新难题。作为卫星网络传输、接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终端设备之一,卫星上网机被认为是下一代超级终端在商业航天领域一个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网翎OneLinQ推出的卫星上网机,作为国内首款真正在产品体验和价格上均实现了民用化的卫星宽带上网设备,“轻量化”和“易用性”是其最显著的产品特点。
据了解,当前卫星上网终端普遍重达15公斤以上,售价则高达20万元以上。而网翎OneLinQ卫星终端产品将传统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上的基带、功放、天线等部件集成到了一块重量为4.5公斤、约等于音箱大小的平板天线上,实现了产品体积的大幅压缩;同时,其价格大幅下降,仅为传统卫星天线的十分之一。此外,该产品还降低了对设备的操作与开通门槛,并实现OTA在线升级,在兼顾网络性能的同时,使其的使用门槛大幅降低,易用性真正达到民用水准。
该终端设备所连接的卫星为亚太6D高通量卫星,最高支持上行20Mbps/下行100Mbps带宽;产品采用的独立WI-FI放大器,最大功率可达100mw,户外覆盖半径可达50m。
该设备的发行,让卫星宽带上网机的民用化进程更进一步,对空天一体化、商业航天等相关行业均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真正有望实现“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
作为超级终端最具代表性的未来下一代产品之一,智能网联汽车正不断向更智能、更融合、更“贴心”的方向发展。而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支撑技术,百度旗下的Apollo自动驾驶系统正不断赋能智能座舱产品,推动其向更加完善的下一代超级终端产品演进。
百度自动驾驶平台Apollo是当前技术水平较高的自动驾驶系统,当前,已形成“驾、舱、图”全栈汽车智能化产品矩阵,并在福特、林肯、凯迪拉克、别克、丰田、皇冠、现代、起亚、吉利、极氪、比亚迪等31个汽车品牌的211个车型上实现量产,累计搭载超900万辆。值得一提的是,搭载百度Apollo系统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已经在武汉等11个城市全面开展试行业务,实现无人驾驶“初体验”的同时,也反向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开拓无人驾驶产业“新蓝海”。
大模型方面,面向L4级自动驾驶,百度发布了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结合硬件产品与安全架构,通过多重安全冗余与管理策略,确保了车辆的稳定与可靠,其性能超越人类驾驶员十倍以上,能够成功覆盖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聚焦产品,百度还同时推出了其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RT6(颐驰06),在提高智驾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与售价,开启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平民化时代。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头部技术提供者,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平台无疑已经成为智能驾驶的“风向标”之一。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新兴电车企业都在投注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未来,智能座驾有望成为除办公、家居外的“第三空间”,真正发挥出作为下一代超级终端的技术与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