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速事故后, 工信部 装备工业一司,组织了一个关于智驾的会议,从宣传、使用和部署层面,都做出限制。
宣传层面,包括禁用 「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智能驾驶」等表述,建议使用「组合辅助驾驶」。
受此影响,上海车展前大量车企紧急修改物料,「智驾 」出现频率大幅降低。
五一假期,大家又发现小米新车订购界面,悄悄将「智驾」改为「辅助驾驶」。
其中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 「小米智驾Pro 」更名为 「小米辅助驾驶Pro 」。
Pro和Max版本搭载的Xiaomi HAD,由 「小米智驾Max 」更名为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
同样默默修改 「智驾」相关表述的车企,还有 蔚来、 理想、零跑...
蔚来ET9:智能辅助驾驶
理想L9:理想辅助驾驶、理想高级辅助驾驶
零跑C10:可实现25项辅助驾驶功能
有趣的是,极氪和小鹏官网的表述有点割裂,一些车型改了一些车型没改。
极氪007GT:先进的智能辅助驾驶
极氪001:浩瀚智驾2.0
小鹏这边,P7+和M03已经用上「AI智能辅助驾驶」。
但G6、G9等车型,还在用「图灵AI智驾」。
同样仍在使用「智驾」的车企,还有比亚迪、鸿蒙智行、岚图、阿维塔、深蓝和传祺。
比亚迪汉L: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
腾势N9: 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全国都能开·有路都好开·越开越好开
同时,「海鸥智驾版」「海豚智驾版」等各种智驾版车型名称,也依然在使用。
问界M8: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实现车位到车位出行。
「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旁有一个标记,点击会跳转到网页底部的小字部分,强调「该 系统仅为辅助驾驶设计,并非自动驾驶」。
问界、享界和智界的其他车型,同样是用「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一表述。
尊界S800,更是用上「L3级智能驾驶架构设计」。
而在岚图、阿维塔、深蓝以及传祺的官网中,都有出现「 华为乾崑智驾」的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4月27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倡议第二条为「营销透明」,倡议全行业实事求是地宣传,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让用户清晰地知道和理解各自车型的真实能力。
结尾则是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汽、阿维塔、深蓝、广汽、岚图和奥迪等11家车企高管的署名。
4月30日,余承东发了条科普视频,内容为一台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的汽车,是如何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
视频中,余承东一反常态地并未说「智驾 」二字,而是用「智能辅助驾驶」。
不知道比亚迪、鸿蒙智行等车企的官网,后续是否会修改「智驾」等表述。
除了线上有变化,「智驾」在线下也逐渐淡出车企产品宣传的核心话术。
据新消费日报,五一假期,多数车企门店销售人员,对「智驾」的宣传都变得很谨慎,更多地介绍空间、座舱舒适度和娱乐系统等配置。
只有在你主动提问后,才会就辅助驾驶展开相关说明,且不再强调城市NOA覆盖范围。
只有问界的销售,会完整介绍其智能驾驶功能。
总体来说,在工信部的会议后,智驾行业开始从营销噱头向技术务实转型。
在L3真正到来之前,所有的智驾都是「辅助驾驶」。而L3也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不过智驾并非洪水猛兽,只要保持正常驾驶姿势,握紧方向盘、直视前方不走神,智驾会让驾驶更安全。